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2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39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41篇
园艺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32.
本文在主产区随机抽取40只试验羊,进行阿旺绵羊生产性能的调查。结果表明:成年公母羊的体重分别达到68.25kg和57.86kg,周岁公母羊的体重分别达到51.50kg和50.70kg;成年公母羊年产毛量平均为2.90kg和1.80kg,周岁公母羊年产毛量平均为0.50kg和0.51kg;成年羊屠宰率达到50.52%,净肉率为42.31%;受胎率为89.83%,产羔率为93.93%,成活率为85.43%。对阿旺绵羊品种(类群)的各项性能作出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33.
在日喀则市康马县选择200只育成羯羊采取放牧+补饲的方式进行90天育肥试验,选择农户饲养的岗巴羊30只育成羯羊开展了岗巴绵羊育肥效果研究,其目的是为实际生产提供技术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岗巴羊成年羊育肥期每只羊平均增重15.31kg,日增重170g。可见,育肥是增加养羊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而且岗巴羊有很好的育肥效果。  相似文献   
34.
本文通过对西藏牦牛生产系统的研究和总结,阐述了西藏牦牛生产和发展的现状,分析了牦牛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主要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技术措施以及西藏牦牛产业发展的初步的思路,为今后牦牛的科研和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5.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的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分别对西藏林芝地区玉米地膜与露地栽培主要性状与产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分析结果表明,两种种植方式都表现为果穗粒重对产量影响最大。在玉米地膜栽培条件下,果穗重、单株绿叶面积对其产量影响较大,株高、秃顶长对其产量影响较小;在玉米露天栽培条件下,百粒重、果穗重对其产量影响较大,秃顶长、单株绿叶面积对其产量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36.
以现有条件下多年栽培示范蛹虫草为基础,总结归纳出适合高原地区气候条件的蛹虫草栽培关键技术,为高原地区蛹虫草人工栽培及技术推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7.
本研究采用非靶标代谢组学研究方法分别对乏情期和发情期产双羔和产单羔象雄半细毛羊血浆中代谢物的表达模式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正离子模式下乏情期有72种代谢物在产双羔绵羊中出现了差异表达,发情期则有41种代谢物出现了差异表达,负离子模式下,则分别发现了44种和28种含量差异代谢物。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和聚类分析显示,无论是在乏情期还是发情期,产双羔母羊的血浆中代谢物的含量呈现出有别于产单羔羊的模式。KEGG富集分析显示,产双羔母羊特异表达的代谢物主要与氨基酸及脂类代谢途径相关。同时,研究还发现单磷酸尿苷、二氢叶酸、β-雌二醇、前列腺素、雌马酚等代谢物的含量在产双羔羊血浆中出现了明显的特异表达,其可作为产双羔羊候选标志物进一步研究。本研究结果表明产双羔象雄半细毛羊血浆中存在着特异的代谢物表达模式,相关数据能够促进藏绵羊的产双羔性状研究和利用工作。  相似文献   
38.
39.
40.
本研究利用MHC基因区域两个遗传标记(BF1和BM1258)对西藏阿里地区改则县的本地牦牛(GZD,16头)和半野血牦牛(GZY,18头)进行遗传多样性评估。研究结果显示:BF1位点的期望杂合度(HE=0.71996)和多态信息含量(PIC=0.66063)以及等位基因数(NA=11)都要高于BM1258位点(HE=0.56773、PIC=0.45553、NA=6),但BF1位点的观测杂合度(HO=0.30331)小于BM1258位点(HO=0.66471)。就群体而言,GZD的期望杂合度为0.6727±0.0934(HE±SD)、观测杂合度为0.5563±0.0892(HO±SD)以及PIC为0.58534,都高于GZY。GZD的近交系数(FIS=0.178)小于GZY(FIS=0.337)。通过两个微卫星位点基因型共构建了17种单倍型,GZD中含有12种单倍型,GZY中存在11 种单倍型。在单倍型水平上,GZD的期望杂合度(HE)为0.8759,观测杂合度为0.8000±0.1033,多态信息含量为0.8323,也略高于GZY相关参数两个群体之间的遗传分化指数在两个水平均显示为差异不显著(FST=-0.01370(位点水平),FST=-0.00300(单倍型水平)。总体而言,该两个牦牛群体的MHC免疫区域遗传多样性丰富暗示其抗病性和适应性遗传基础优秀,其次来那个群体遗传差异不明显,加之半野血牦牛种群近交系数偏高,故建议对该两个群体采取混群合并保种,提高种畜利用率,防止近交系数持续增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