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8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29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分离自西藏米林县、波密县的野生灵芝菌株,采用脱袋全埋式覆土栽培方法,自动间歇喷雾增湿、蕾期加强通风等技术措施,在西藏拉萨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园区高效日光温室驯化栽培成功。  相似文献   
2.
于春季进行了树参裸根苗移植试验,采用阔叶林下+留全叶﹑阔叶林下+不留叶﹑林缘空地+留全叶﹑林缘空地+不留叶4种处理措施进行了移植后的成活率﹑新芽萌发时间试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对树参裸根苗移植后的成活率及新芽萌发时间均有显著影响,处理1(阔叶林下+留全叶)的成活率高达98.7%,新芽萌发时间最短,平均值为14.5d;处理4(林缘空地+不留叶)的成活率为83.5%,新芽萌发时间平均值为27.6d。  相似文献   
3.
"藏平1号"是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蔬菜研究所食用菌课题组,于2008年采集分离得到的本地野生平菇品种,经过菌种分离培养、品比试验、中试、区试和生产示范,定为适合我区栽培的高产优质抗病优良平菇品种,该品种与生产上普遍栽培的品种P802相比,其菌丝表现出强有力的活力,该品种是丛生菇,色灰白,大朵叠生,韧性好。具有品质优良、丰产性好、菌丝生长快等优点,在2008年小试的基础上,2009年通过本地平菇种植户进行了生产性试验,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为扩大我区生产该品种,现将我课题组整合的藏平1号的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在福建三明市梅列区陈大镇棕南进行山乌桕等24个乡土阔叶树种山地造林对比试验,4年生结果显示,24个树种间的造林成活率、树高、胸径、冠幅生长量均存在极显著差异,表明山地造林成功的关键技术之一是树种选择。24种乡土阔叶树种的高生长与胸径(地径)生长均表现出极显著的正相关(P〈0.0001)。根据各树种的造林成活率与生长量的综合表现,山乌桕、枫香、山杜英、拟赤杨、石栎、木荷、杨梅在山地造林表现较优,可作为当地营造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等生态公益林的首选树种。  相似文献   
5.
对引自内地的3个北冬虫夏草菌株进行菌种、培养基筛选和栽培试验。结果表明,西藏拉萨的气候条件完全适合北冬虫夏草人工栽培。引自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的菌株Ⅱ和广东省昆虫研究所的菌株Ⅲ菌丝体致密粗壮,在大米、麦粒培养基上均能出草,但仍需对培养基作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6.
谢荣 《福建茶叶》2009,32(1):33-34
闽北水仙与武夷岩水仙同属福建乌龙茶——闽北乌龙茶类。因做青时发酵程度较重,揉捻时无包揉工序,因而条索壮结弯曲,干茶色泽较乌润,香气为熟香型,汤色橙黄明亮,叶底三红七绿红镶边明显。  相似文献   
7.
以引进西藏的6株蛹虫草为试材,对比研究了其菌丝生长速率、出草产出及长势,筛选优良的蛹虫草菌株,并通过正交实验筛选对蛹虫草大米培养基营养成分的最优水平组合。结果表明:蛹虫草"TAAAS1"的菌丝生长速率虽不是最快的,但出草整齐均匀,出草产出高于其它菌株,表明"TAAAS1"菌株是适宜在高寒地区栽培生产的好品种;蛹虫草大米培养基的最优水平组合为蛹粉4g/L,葡萄糖20g/L,硫酸镁2g/L,磷酸二氢钾1.5g/L。  相似文献   
8.
植物苦楝子有杀虫作用,采用水提取液和乙醇提取液的方法,配制成不同浓度的苦楝子溶液作浸杀钉螺试验,观察钉螺死亡率及苦楝子对钉螺软组织中总蛋白量和糖原含量的影响,并检测苦楝子提取液对鱼类的毒害作用。结果表明苦楝子有较强的杀螺作用,而且对鱼类的毒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川西北高寒牧区犏牛生产杂交模式主要包括种间二元杂交、种间三元杂交以及母犏牛持续利用杂交模式.  相似文献   
10.
随着食用茵生产的发展,食用茵制种方法在传统固体制作的基础上在不断的改进和提高,其中液体菌种的制作便是其中之一。液体菌种具有茵丝纯度高、活力强、繁殖快、接种到培养料内流动性好、萌发点多,发茵迅速、周期短、茵龄一致等特点。2008年对已经用面体种在我所栽培成功的12个菌种进行了液体菌种在摇床上培养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