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21篇
畜牧兽医   5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为了获得梅花鹿β-防御素-1(sika deer β-defensin-1,siBD-1)cDNA全序列,本试验以梅花鹿舌黏膜组织内提取的总RNA为模板,根据前期已获得的siBD-1 cDNA的已知部分序列设计引物,采用5'-RACE和3'-RACE技术分别扩增5'-和3'-末端序列,将此扩增产物克隆入pMD18-T载体,进行PCR、双酶切鉴定及序列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成功克隆出长度约为172和299 bp的siBD-1 cDNA 5'-和3'-末端序列,从而得到418 bp的siBD-1 cDNA全序列(GenBank登录号:HM588696.1),其中包含89 bp 5'-非翻译区(UTR)、192 bp的开放阅读框(ORF)、终止密码子TAA、118 bp的3'-UTR和Poly(A)16。同源性比对结果显示,siBD-1 cDNA与水牛的肠防御素(BEBD)同源性最高,为90.6%,与牛(EBD、LAP、TAP、BNBD-4)、山羊(GBD-1、GBD-2)、驯鹿(reBD-1)、绵羊(sBD-1、sBD-2)和骆驼(caBD-1)的防御素cDNA的同源性较高,分别为83.2%、83.1%、87.3%、87.0%、87.5%、87.5%、84.4%、79.9%、77.1%和70.5%;与马(hoBD-1)和猪(pBD-1)的同源性较低,为60.3%和72.4%;而与人(hBD-2)的同源性最低,为16.0%。siBD-1成熟肽由38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其中包含9个带正电荷的氨基酸残基。  相似文献   
12.
从梅花鹿的舌黏膜上皮组织中提取RNA,根据已获得的驯鹿β-防御素reBD-1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引物,采用RT-PCR技术进行梅花鹿β-防御素siBD-1基因的扩增,将获得的300bp的cDNA进行双向克隆及序列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所克隆出的cDNA为梅花鹿β-防御素siBD-1,该cDNA包含由192个碱基组成的开放读码框(ORF),编码64个氨基酸残基的前原防御素,该前原防御素含有β-防御素特征性结构即6个在特定位置上的保守半胱氨酸残基。siBD-1 cDNA的获得为以后更好地研究梅花鹿黏膜防御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旨在探究酿酒酵母细胞壁对原代培养绵羊瘤胃上皮细胞β-防御素-1(Sheep beta-defensin-1,SBD-1)表达的影响。本试验首先提取酿酒酵母细胞壁,并进行鉴定;再用酿酒酵母细胞壁(0、25、50、100、200、400μg·mL~(-1))刺激健康绵羊的原代瘤胃上皮细胞(0、2、4、8、12、24h)后,进行RT-qPCR和ELISA试验,确定诱导SBD-1表达的最佳浓度和时间。结果表明:1)本试验提取的酿酒酵母细胞壁成分较纯,可用于后续试验;2)体外培养绵羊瘤胃上皮细胞呈鹅卵石铺路状,符合试验要求;3)使用200μg·mL~(-1)的酿酒酵母细胞壁去刺激瘤胃上皮细胞12h,SBD-1mRNA和蛋白表达量最大,与其他组相比均差异极显著(P0.001)。综上表明,酿酒酵母细胞壁能够促进绵羊瘤胃上皮细胞SBD-1的表达,且酵母细胞壁最佳浓度和刺激时间分别为200μg·mL~(-1)和12h。  相似文献   
14.
杨银凤 《绿色科技》2014,(4):178+180-178,180
阐述了城乡一体化建设中林业的地位,提出了加快林业发展的途径,以期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5.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支原体目中的附红细胞体引起猪的一种以急性黄疸性贫血和发热为特征的传染病。又称为黄疸性贫血、红皮病。1972年在我省南部报道猪红皮病,后来被证实为猪附红细胞体病。随着我国规模化养猪业的发展,疾病的复杂程度加大,猪附红细胞体病也成为养猪生产中的突出问题,最近几年来,该病在我市常有发生,给我市的养猪业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成为养猪生产中的常发病和继发病。  相似文献   
16.
取梅花鹿的肾上腺,做常规石蜡切片,进行H.E染色、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肾上腺的组织结构分为被膜、皮质和髓质。被膜由不规则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其内分布有类似未分化的细胞,并偶见少量平滑肌纤维。皮质最厚,明显分为3个带,即球状带、束状带、网状带,其中束状带最厚,占皮质的绝大部分,髓质位于肾上腺中央部位,细胞排列成索状或团块状,髓质中央有一大的静脉,称为中央静脉。  相似文献   
17.
梅花鹿肝脏的形态及组织结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花鹿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具有极高的观赏和经济价值。用大体解剖与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等方法,对梅花鹿肝脏的形态及组织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梅花鹿的肝脏具有反刍动物的共同点,分叶不明显,但亦可分为右、中、左三叶,但无胆囊。其组织结构也和其他反刍动物相似,肝小叶间结缔组织不发达,分界不明显。被膜较薄,肝细胞体积较大,内皮连续、有基膜,内皮之间有枯否氏细胞,窦状隙中可见血细胞。门管区的小叶间静脉、小叶间动脉和小叶间胆管结构均清晰。  相似文献   
18.
杨银凤  冯敏 《农家致富》2005,(24):39-39
鸭病毒性肝炎主要侵害1-3周龄的雏鸭,其主要病变特征是肝脏肿大、出血、色泽淡红,呈红黄相间的花斑状。  相似文献   
19.
鸡胚胸腺和腔上囊的组织发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鸡胚的胸腺原基发生于第Ⅲ、Ⅳ咽囊上皮,在E4(E4指胚胎发育到第4天)到E5胸腺的上皮分化成索状,进入咽囊的间质内。从E9至E10胸腺呈长索状,环绕颈静脉分布,胸腺开始区分出皮质、髓质及大叶,E12出现胸腺小体原基。从E15至E16皮质和髓质界限明显。大约F20至E21髓质中出现典型的胸腺小体,皮质主要被中、小淋巴细胞填充。在E6到E8上囊原基泄殖背面上皮间的小空泡合并成大空泡形成。从E11到E12腔上囊出现8条-11条叶状皱襞,粘膜面出现淋巴上皮芽。大约在E16至E17初级小叶增到16条-20条,小叶内巴滤泡的髓质形成。在E18至E21滤泡髓质内的淋巴细胞向单层上皮外移动形成皮质。滤泡的粘膜面分化出吸收上皮,滤泡间者称分泌上皮。  相似文献   
20.
运用大体解剖的方法对驯鹿头骨进行了形态学观察,并将其与双峰驼牛、马的头骨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驯鹿的梨骨特别发达。泪骨,额骨和鼻骨之间围成一个狭长的筛鼻甲窦(部)。下凳骨比牛、马、驼窄而长,下颌角钝圆。泪骨的形态较特殊,颜而形成纵形深窝,泪孔有两个,位于眶缘上,并有尖状的泪突分开,眶缘与颧骨交界处有一个深切迹,无泪囊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