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76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日粮淀粉来源对生长猪门静脉养分及能量净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不同淀粉来源对生长猪门静脉养分及能量净吸收量的影响,试验选择杜×长×大三元杂种公猪4头,在门静脉、肠系膜静脉和颈动脉安装插管,进行4×4拉丁方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猪每采食100 g日粮8 h后门静脉净吸收的葡萄糖和氨基酸总量以玉米组最高,分别为27.52和8.89 g,显著高于抗性淀粉组(P<0.05).抗性淀粉、玉米、糙米和糯米组的门静脉总吸收能量分别为676.61、883.32、806.16和812.43 J,其中以玉米组最高,抗性淀粉组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在门静脉总吸收的能量中,抗性淀粉组以葡萄糖形式吸收的能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而以VFA形式吸收的能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4种日粮均为以乳酸形式吸收的能量较低,占吸收总能量的3.22%~5.41%.玉米组门静脉总吸收的能量占摄入总能和消化能的比值分别为51.59%和55.55%,显著高于抗性淀粉组(P<0.05).由试验结果得出,不同淀粉来源在猪消化道中吸收的形式存在差异,而且提供能量的效率也不相同,主要以葡萄糖形式供能的淀粉源,能量利用效率较高;而主要以VFA或乳酸形式供能的淀粉源,能量利用效率较低.  相似文献   
32.
本研究旨在考察在添加复合非淀粉多糖酶的蛋鸡日粮中补充α-半乳糖苷酶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择25周龄健康海兰灰粉蛋鸡5000羽,按单因素设计随机分成2个处理,每处理5个重复,每重复500羽.对照组饲喂添加复合非淀粉多糖酶的蛋鸡日粮,试验组日粮在对照组日粮中再添加5U/kgα-半乳糖苷酶.结果表明:在整个试验期内蛋鸡日粮中补充α-半乳糖苷酶制剂产品,通过配方调整可降低蛋鸡饲料成本42元/t,提高蛋鸡的产蛋率1.24%、增加蛋重0.77%、降低料蛋比0.97%、并使每kg蛋的生产成本降低0.13元,同时能显著降低脏蛋率(P<0.05).表明在复合非淀粉多糖酶基础上补充α-半乳糖苷酶能进一步提升复合非淀粉多糖酶产品功能,提高蛋鸡生产性能,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3.
不同淀粉来源对生长猪氮代谢及血液部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旨在研究日粮淀粉来源对生长猪氮代谢和血液中部分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择17头体重(21.09±0.72)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阉公猪,以玉米、早籼稻糙米、糯米和抗性淀粉作为淀粉来源,配合4个等氮、等能、等淀粉试验日粮和1个无氮日粮,进行1个按5×5拉丁方设计的氮代谢试验和1个为期8 d的单因子饲养试验.结果表明,抗性淀粉组蛋白质表观和真消化率均最低,表观消化率分别比玉米组、糯米组、糙米组低9.28%、11.31%和11.05%(P<0.05),真消化率分别低8.79%、10.80%和10.50%(P<0.05);蛋白质沉积率以玉米组最高,分别比抗性淀粉、糯米和糙米日粮组高25.98%(P<0.05)、1.32%(P>0.05)和1.37%(P>0.05).血液生化指标分析结果显示,抗性淀粉组试验猪的血液中葡萄糖、胰岛素浓度及胰岛素/血糖变化比较平稳,其他各组采食后升高幅度较大,1 h后达到高峰;其中糯米组采食后1 h血液中葡萄糖、胰岛素含量及胰岛素/血糖最高,分别为1.21 mg/mL、52.35μU/mL和43.27μU/mg,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由结果可知,日粮淀粉来源影响生长猪氮代谢和血液部分生化指标,抗性淀粉组的血糖和胰岛素变化幅度较小,蛋白质的沉积率也较低.  相似文献   
34.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不同水平葡萄糖氧化酶(GOD)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抗氧化功能及养分消化率的影响。试验选取28日龄断奶仔猪150头[平均体重(8.41±0.06)kg],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公母各占1/2。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Ⅰ组~Ⅳ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20、180、240和300 U/kg葡萄糖氧化酶的试验饲粮。试验期30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添加葡萄糖氧化酶对仔猪末重、平均日增重(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及料重比(F/G)无显著影响(P0.05),试验Ⅱ组腹泻率显著降低(P0.05)。2)试验Ⅳ组仔猪血清白蛋白(ALB)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Ⅲ组和Ⅳ组血清尿素氮(UN)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试验Ⅱ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高于试验Ⅲ组和Ⅳ组(P0.05),试验Ⅱ组和Ⅲ组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显著性低于对照组和试验Ⅳ组(P0.05)。4)试验Ⅱ组仔猪干物质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Ⅰ组(P0.05),试验Ⅰ组、Ⅱ组和Ⅲ组仔猪粗蛋白质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Ⅱ组和Ⅲ组仔猪总能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上,断奶仔猪饲粮中添加葡萄糖氧化酶可改善仔猪血清抗氧化功能,降低腹泻率,促进机体对蛋白质、糖和脂质代谢与消化吸收,从而提高生长性能,建议添加量为180 U/kg。  相似文献   
35.
为研究小麦型日粮中添加不同来源木聚糖酶对黄羽肉鸡屠宰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选择22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黄羽肉鸡375羽,随机分成3个处理,每处理5个重复,每重复25羽。对照组饲喂小麦型基础日粮,试验Ⅰ、Ⅱ组分别饲喂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50 mL/t真菌性和细菌性木聚糖酶的试验日粮。试验期为28 d。结果表明,小麦型日粮中分别添加250mL/t真菌性和细菌性木聚糖酶显著提高了黄羽肉鸡腹脂率(P〈0.01),而对全净膛率、胸肌率和腿肌率没有影响(P〉0.05);显著提高了黄羽肉鸡法氏囊指数(P〈0.01)以及血清中T3(P〉0.05)、T4、IgA(P〈0.01)和IgM(P〈0.01)水平,且均表现出试验Ⅱ组〉试验Ⅰ组〉对照组的规律,但脾脏指数却相反。结果提示,两种来源木聚糖酶可提高黄羽肉鸡腹脂率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且细菌性木聚糖酶的提高幅度均高于真菌性木聚糖酶。  相似文献   
36.
试验针对两种酶谱不同的蛋禽用复合酶(FE808-E和改进的FE808-E),采用玉米-杂粕型日粮饲喂产蛋鸡。结果表明,试验组蛋鸡产蛋率和平均蛋重比对照组均有所提高,而平均采食量和软破蛋率却均有所降低,但各组间统计差异不显著(P0.05)。料蛋比以不加酶的对照组最高,分别比各试验组高2.40%(P0.05)、1.43%(P0.05)、2.90%(P0.05)和4.41%(P0.05)。加酶的试验1、2、3和4组蛋鸡对饲料干物质的消化率均略高于对照组,但各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而蛋白质的表观和真消化率也基本表现出与干物质消化率相似的规律。与对照组相比,添加FE808-E的试验1组和添加不同剂量改进FE808-E的试验2、3和4组分别提高了蛋鸡能量表观和真代谢率1.36、0.75、2.08和2.74个百分点,即分别提高日粮代谢能浓度0.18MJ/kg(43.04kcal/kg)、0.1MJ/kg(23.91kcal/kg)、0.28MJ/kg(66.95kcal/kg)和0.37MJ/kg(88.47kcal/kg)。产蛋鸡日粮中添加酶制剂对氨基酸的消化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总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各组间存在明显差异,加酶的各组均高于不加酶的对照组,分别提高1.93%(P0.05)、1.13%(P0.05)、2.24%(P0.05)和2.86%(P0.05)。就具体的单个氨基酸表观消化率而言,对照组各氨基酸均低于加酶的各试验组,其中苏氨酸、谷氨酸、缬氨酸、赖氨酸、精氨酸和脯氨酸对照组与试验3和试验4组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氨基酸真消化率(精氨酸除外)与表观消化率表现相同的规律。  相似文献   
37.
试验选择25周龄健康海兰灰粉蛋鸡5000只,按单因素设计随机分成2个处理,每处理5个重复,每重复500只。分别饲喂对照日粮和添加100ml/tα-半乳糖苷酶的试验日粮,目的是研究在添加FE808E蛋禽复合酶的蛋鸡日粮中补充α-半乳糖苷酶对蛋鸡产蛋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整个试验期内蛋鸡日粮中补充α-半乳糖苷酶,通过配方调整可降低蛋鸡饲料成本42元/t,提高蛋鸡的产蛋率1.24%、增加蛋重0.77%、降低料蛋比0.97%、并使每千克蛋的生产成本降低0.13元,同时能显著降低脏蛋率(P0.05)。表明在FE808E复合酶基础上补充α-半乳糖苷酶能进一步提升FE808E蛋禽复合酶产品的功能和提高蛋鸡生产性能及饲料转化率。  相似文献   
38.
试验选择1日龄健康黑羽番鸭1600羽(公母各半)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处理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100羽。对照组(Ⅰ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Ⅱ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FE806L,试验Ⅲ组日粮中添加含有α-半乳糖苷酶的YTB0001,试验Ⅳ组日粮在基础日粮基础上降低代谢能209kJ/kg,再添加YTB0001,目的是研究在复合酶中补充α-半乳糖苷酶对番鸭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降低代谢能浓度的情况下日粮添加FE806L和YTB0001均提高了番鸭1~21、22~42和1~65d平均日增重,但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加酶不同程度降低了番鸭的料重比,其中试验Ⅲ组各阶段料重比最低,分别比对照组和试验Ⅱ组低8.81%(P0.05)、5.03%(P0.05)、3.39%(P0.05)、4.08%(P0.05)和4.61%、2.07%、1.38%、2.08%(P0.05)。日粮代谢能降低209kJ/kg时,肉鸭的增重较对照组和试验Ⅱ组及试验Ⅲ组略有降低,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各阶段料重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但显著高于试验Ⅱ组(P0.05)及试验Ⅲ组(P0.05)。整个试验期内番鸭存活率以试验Ⅲ组最高,达98.53%,其次为试验Ⅱ组,最低为对照组,但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  相似文献   
39.
低胆固醇鸡蛋在保持鸡蛋原有营养成分的基础上降低了胆固醇含量,更有利于人们食用。文章综述了营养调控法生产低胆固醇鸡蛋的原理、类型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0.
将鲜饲用苎麻与全株饲用玉米按质量比分别为100:0(CON)、90:10(R10)、80:20(R20)和60:40 (R40)贮存45 d后,进行感官评价及青贮饲料品质分析,旨在考察调制青贮饲料时二者适宜的混合比例。结果表明:混合青贮随着苎麻比例的增加,气味打分下降,但是各处理的综合感官评价均为1级优等;苎麻添加组的pH值、粗蛋白质(CP)及粗灰分(Ash)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是显著降低了其总能值(GE)(P<0.05);R20和R40组的干物质采食量高于CON组,但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而且混合处理对相对饲用价值(RFV)、有机物质消化率(OMD)、总可吸收营养物质(TDN)及净能(NE1)等也无显著影响(P>0.05)。在本试验条件下,建议鲜饲用苎麻与全株玉米混合青贮时适宜占比为20%~4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