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50篇
  免费   97篇
  国内免费   149篇
林业   292篇
农学   179篇
基础科学   338篇
  262篇
综合类   1365篇
农作物   148篇
水产渔业   143篇
畜牧兽医   702篇
园艺   274篇
植物保护   193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84篇
  2022年   97篇
  2021年   87篇
  2020年   106篇
  2019年   157篇
  2018年   134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94篇
  2015年   100篇
  2014年   201篇
  2013年   149篇
  2012年   192篇
  2011年   177篇
  2010年   182篇
  2009年   153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158篇
  2006年   140篇
  2005年   133篇
  2004年   99篇
  2003年   119篇
  2002年   124篇
  2001年   131篇
  2000年   122篇
  1999年   90篇
  1998年   70篇
  1997年   70篇
  1996年   75篇
  1995年   68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48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8篇
  1965年   5篇
  1959年   5篇
  1958年   3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41.
20 0 1年 8月 ,张家港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从来自美国的木包装上截获了美雕齿小蠹 ,又名粗齿小蠹Ipscalligraphus(Germar)。经查阅资料整理 ,该虫的详细描述如下。1 形态特征鞘翅斜面六对齿为主要鉴定特征 (见图1 )。图 1 美雕齿小蠹 (仿Hopping)a  相似文献   
42.
进口辐射松原木截获长林小蠹的检疫鉴定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杨晓军  安榆林 《植物检疫》2002,16(5):288-289
20 0 1年 1 0月 ,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疫人员对来自新西兰的进口辐射松原木实施检疫时 ,发现原木树皮内有大量活幼虫 ,经江苏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植物检疫实验室室内饲养后鉴定为潜在危险性有害生物———长林小蠹Hylurgusligniperda (Fabricius)。此前 ,该虫在我国口岸被频频截获 ,是危害针叶树的重要害虫。本文详细描述了长林小蠹的形态特征、地理分布、寄主植物生物学特性及危害等 ,并对其检疫重要性进行了分析 ,供检疫鉴定时参考。1 形态特征成虫体圆筒形 ,黄褐色至黑色 ,触角和足淡褐色 (封底图 1 ) ,触角…  相似文献   
43.
樱桃矮化砧木--莱阳矮樱桃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莱阳矮樱桃茎尖为外殖体,进行了组培快繁技术研究,结果表明:莱阳矮樱桃外殖体萌发、分化、壮苗的基本培养基为MS,最佳分化培养基为MS+IAA0.2mg/L BA0.3mg/L,分化率为98%,最佳壮苗培养基为MS+IAA0.2mg/L GA0.5mg/L,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0.5mg/L,生根率为99%。移栽成活率达95%。壮苗和分化培养交替进行可提高分化率和有效芽数,迅速扩大繁殖规模。  相似文献   
44.
本试验分别剪取处于休眠和萌动两种状态的一年生和二年生北沙柳枝条,用^60Coγ射线照射,照射后分别在室内和室外接随机区组配置,室内水培、室外扦插繁殖,定期对花芽的发育,插条的成活率、田间成株率及萌芽生长进行观测和分析,研究γ射线对北沙柳的辐射效应。  相似文献   
45.
鸭疫里氏杆菌形态特征的电镜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自鸭传染性浆膜炎的病死鸭中分离鉴定的鸭疫里氏杆菌(RA)Ⅰ、Ⅱ型两个菌株,用负染法和超薄切片法制备样品,于透射电镜下进行观察。结果观察到约占1/3的RA具有特殊的形态结构:在细菌的顶端或侧面有1~2个与菌体相连的芽状赘生物,有的也能从菌体上脱落下来。它在超薄切片中的大小约为菌体的1/3~1/5,能观察到其内部也具有类似菌体内部的结构。且具有类似菌体的“细胞壁”,类似于核体部分的结构位于“细胞壁”的一侧。而用相同的方法制作的鸭大肠杆菌(E.cozi)对照样品,却见不到这种特殊的形态结构。说明这种形态特征可能是RA特有的。  相似文献   
46.
妊娠不同阶段母猪背膘厚度对产仔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旨在研究妊娠不同阶段母猪背膘厚度对产仔性能的影响。对正常妊娠的经产长大二元杂种母猪551头进行背膘测定,对不同妊娠阶段的母猪以不同标准按背膘厚度进行分组。结果表明:1)妊娠前期母猪体况显著影响产总仔数与产活仔数(P0.05),此阶段背膘厚为17~19 mm的母猪产总仔数与活仔数最高,显著高于14~16 mm背膘厚的母猪(P0.05),但与背膘厚14 mm和大于19 mm的母猪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2)妊娠中期母猪体况显著影响产活仔数与健仔数(P0.05),此阶段背膘厚为15~19 mm的母猪产活仔数与健仔数显著高于背膘厚15 mm的母猪(P0.05),较背膘厚19 mm的母猪产活仔数与健仔数有提高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3)妊娠后期母猪体况显著影响产活仔数与健仔数(P0.05),背膘厚为17~21 mm的母猪产活仔数与健仔数显著高于背膘厚17 mm的母猪(P0.05),但与背膘厚21 mm的母猪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4)分娩时母猪体况显著影响产总仔数与健仔数(P0.05),背膘厚17 mm组与背膘厚17~21 mm组母猪产总仔数显著高于背膘厚21 mm的母猪(P0.05),背膘厚17~21 mm组母猪产健仔数较背膘厚21 mm组高1.06头,且差异显著(P0.05)。综上所述,母猪在妊娠不同阶段的体况对产仔性能的影响不完全一致,在不同阶段按不同标准对母猪体况进行评判以调节饲喂水平有利于母猪繁殖性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47.
试验旨在探讨解耦联蛋白1(UCP1)基因核苷酸变异对绵羊生长性状的性别差异和胴体性状的影响,以期能够筛选出可以提升绵羊生长及胴体性状的核苷酸变异,为提高绵羊相关重要经济性状的分子遗传标记提供材料。以9个绵羊品种为研究对象,用PCR-SSCP方法检测不同性别绵羊中UCP1基因内含子5区和外显子6区变异。利用Minitab 16.0软件中一般线性模型分析内含子5区等位基因与不同性别绵羊生长性状、公羔胴体性状的关联性。结果显示,绵羊UCP1基因内含子5区和外显子6区共检测到8个核苷酸变异,其中位点c.910 G/A突变导致p.Ala304Thr氨基酸变异。生长性状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内含子5区等位基因对绵羊生长性状的影响存在性别特异性,母羔中携带等位基因A1的群体较缺失群体具有较低的初生重(P<0.05),公羔中携带等位基因C1的群体较缺失群体具有较高的断尾重(P<0.05),未发现其他等位基因与羔羊的生长性状存在性别特异性。胴体性状关联分析结果表明,携带等位基因A1的群体具有较低后腿瘦肉量、腰部瘦肉量和较高的肩部瘦肉比例(P<0.05),携带等位基因C1的群体具有较低的后腿瘦肉比例(P<0.05),其他胴体性状均没有发现与等位基因存在显著相关,基因型分析结果与等位基因分析结果一致。结果提示,UCP1基因对绵羊的生长性状影响具有性别特异性,且携带等位基因A1的公羔群体具有较低的胴体生产性状,为提高公羔胴体生产性能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8.
2020年5月4日在江苏盐城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20°47′—120°53′E,32°59′—33°03′N)记录到3只彩鹮。栖息地为一处浅滩水塘,3只彩鹮于水中觅食。以往曾宣布彩鹮在国内绝迹,本次记录填补了彩鹮在本地区的分布空白,证实了彩鹮在江苏省仍有分布。这一纪录或许说明本地区栖息地得到了有效的改善。  相似文献   
49.
50.
粪肠球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养殖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是乳酸菌的一类,属于链球菌科(Streptococcaceae)肠球菌属(Enterococcus),细胞呈球形,链状排列,无芽孢,兼性厌氧,为革兰氏阳性菌,是人类和动物肠道中重要菌群之一。粪肠球菌能够调节动物肠道菌群平衡,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肠道上皮细胞生长与修复,提高饲料转化率,促进动物体生长。该菌容易在动物肠道中定植并发挥作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