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6篇
综合类   18篇
畜牧兽医   16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9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01.
鸡新城疫克隆C30活疫苗 该疫苗是采用鸡新城疫克隆C30毒株,接种无特定病原体鸡胚繁殖后,加适宜稳定剂,经冷冻真空干燥制成。 疫苗性状:该疫苗为乳白色疏松团块,稀释后即溶解成均匀的悬浮液。  相似文献   
102.
猪瘟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猪瘟(Hog cholera or Classical Swine fever,CSF)是由猪瘟病毒(Hog cholera virus or 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CSFV)引起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流行广泛,发病率高,死亡率高。1984年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A类传染病,我国也将此病列为一类动物疫病。  相似文献   
103.
鹦鹉喙羽病病毒(Beak and Feather disease virus,BFDV),鸽子圆环病毒(Pigeon circovirus,PiCV),鹅圆环病毒(Goose circovirus GoCV)猪圈环病毒(Porcine circovirus type,2,PCV-2)共同组成了圆环病毒科(Circovirdae),均属圆环病毒属(Circovirus)成员。由BFDV、PiCV和GoCV引起的相关疾病与PCV-2引起的仔猪断乳衰竭综合征(Postweaning multisystemic wasting syndrome,PMWS)在临床病理特征上是相同的。巨噬细胞的细胞质内葡萄簇样包涵物及淋巴细胞的减少是最常见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在每一个病例中,对以T、B淋巴细胞减少,其健康状况不佳的动物易受二次感染,这些动物正处在免疫的抑制状态。尽管对禽病相对研究得较少,但在PMWS的研究方法可直接的应用于对本病的诊断,流行病学调查、发病机理及疾病控制研究等领域。鸡贫血病毒(Chicken anaemia virus,CAV)能引起与本病相似的相关疾病,它作为环病毒属(Gyrovirus)唯一的成员,在分类学上有所不同,主要由于它所引起的疾病在组织病理学上与其他圆环病毒相关的疾病有所区别。最显著的是,鸡贫血病毒(CAV)的靶细胞已确认为成血细胞及T淋巴细胞的前体细胞,伴随着T淋巴细胞的减少,这种减少发生在被病毒直接感染的细胞内。但是,鸡贫血病毒(CAV)是研究圆环病毒交互感染的最佳病毒,并为病毒所诱导的免疫抑制及病毒与病毒之间的交互感染提供了很好的例证。所以,CAV所诱导的疾病的研究可提供间接的有价值的应用内容。  相似文献   
104.
鹅副粘病毒病是近年来新发现的由鹅源禽Ⅰ型副粘病毒(Avian Paramyxovirus-1,APMV—D引起的鹅的一种烈性传染病。1997年最先发生于我国华南地区,而后江苏、浙江、辽宁、吉林等地也陆续发生,现已在全国范围内流行。代表病毒株有江苏YG97、广东QY97—1、上海SF02、吉林NA-1、云南YNG-1、广西GXG17和辽宁DG01等,给养鹅业造成严重损失。自本病报道以来,许多学者围绕其生物学特性鉴定、  相似文献   
105.
以含长白猪IFN-λ基因的质粒载体为模板,用原核表达引物扩增了长白猪IFN-λ,基因,将其定向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28b的EcoRI和XhoI位点,构建了长白猪IFN-λ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pET28b-PoIFN-λ。经酶切、PCR鉴定,表明所构建的重组质粒为特异性长白猪IFN-λ,基因原核表达质粒。将该重组质粒转化大肠埃希氏菌BL21(DE3)细胞,阳性菌落筛选、SDS-PAGE分析以及Western-blotting分析表明,成功构建了表达重组猪IFN-λ的大肠埃希氏菌基因工程菌株。亚细胞定位分析表明,目的蛋白经原核表达后主要以不溶性包涵体形式存在,其他少量可溶性目的蛋白存在于细胞浆中。  相似文献   
106.
根据GenBank已发表的多株RHDV全基因组序列,设计3对扩增RHDVCD株的特异性引物,扩增了RHDV CD株包含全序列的3个片段,并分别克隆到pMD18-T载体上。根据引物上唯一的交叉酶切位点,把三个克隆片段同时克隆到pUC18载体上,获得了RHDV CD株全基因组克隆,测定了全基因组序列(GenBank accession number AY523410)。进行了CD株全序列与GenBank上已发布的其他6株全序列比较及基因进化树分析。发现除CD株外,其余6株(西班牙AST-89株、法国SD株、意大利BS89株、德国分离1株、德国分离2株、澳大利亚Czech V351株)之间的同源性均很高,在93.9%~100%之间,而CD株与其他6株之间的同源性均较低,在89.0%~89.6%之间。德国的2个分离株序列完全相同,应为同一毒株:进化树分析表明,此7株病毒可形成2个明显的分支,中国CD株形成一个分支,其余欧洲、澳大利亚分离株开成一个分支,具有明显地域差异特征.  相似文献   
107.
鸡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的血清型鉴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引起的鸡大肠杆菌病,在临床上表现力气囊炎、败血症、肠炎、关节炎、输卵管炎和肉芽肿等多种类型。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既可成为本病的原发性病原体,也可以在某种诱因条件下作为继发性病原体。特别是某些特定血清型大肠  相似文献   
108.
自1966年M ayr和M ahnel发现和证实猪细小病毒(Porcine parvovirus,PPV)存在及其致病性以来,国内外学者对其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其主要症状是引起怀孕母猪流产、死胎、胎儿木乃伊化等,该病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给养猪业造成了全球性的巨大的经济损失。在我国经产母猪及种公猪感染阳性率高达90%以上[1]。PPV的早期研究主要集中于病原学、理化性质和防制等方面,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国的研究者逐渐加强了关于PPV分子结构和基因组成等方面研究。迄今为止,基本研究清楚了PPV基因组的一级结构、转录图谱和翻译图谱。目前,国内外已经分离…  相似文献   
109.
新城疫病毒对鸭、鹅人工致病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城疫(ND)是对鸡危害最大的传染病之一,其对鸭、鹅的致病性如何?是否表现临床症状?以前的观点是鸭、鹅可以感染此病,但呈亚临床感染,无明显的临床症状。经人工致病试验证明,新城疫病毒对鸭、鹅均具有致病性,鸭、鹅感染新城疫病毒后,均表现临床症状并具有一定的死亡率,现报告如  相似文献   
110.
宠物用血液制品是由健康动物的血液或经特异免疫的动物血浆,经分离、提纯或由重组DNA技术制成的血浆蛋白成分,以及血液细胞有形成分的统称。文中对血液生物制品的概念及作用、宠物血液生物制品的种类及临床应用、宠物血液生物制品的制备技术及工艺进行论述,为我国宠物用血液生物制品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