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3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9 毫秒
31.
为了解临床常用抗生素对鸡源大肠杆菌的耐药性及乳杆菌对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抑制性,试验采用SS培养基培养、显微镜检测、PCR扩增和生化试验对菌株进行分离鉴定,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鸡源大肠杆菌对8种抗生素的敏感性。随机选取12株鸡源大肠杆菌和1株乳杆菌采用体外液体培养的方法分成5组,即乳杆菌和大肠杆菌同时混合培养组、先定植大肠杆菌组、先定植乳杆菌组、大肠杆菌对照组、乳杆菌对照组,进行乳杆菌和大肠杆菌的竞争抑制试验。结果表明:初步筛选得到34株与大肠杆菌菌株特征相似的菌株;PCR扩增得到的目的条带为293 bp,与预期大小相符;分离得到的菌株能分解麦芽糖、蔗糖、乳糖、葡萄糖、阿拉伯糖、甘露醇、山梨醇,硝酸盐还原试验呈阳性,枸橼酸盐和V-P试验呈阴性,符合大肠杆菌的生化特征;分离菌对头孢氨苄、泰乐霉素的耐药率达到65%以上,对恩诺沙星、多西环素的耐药率达到50%,对安普霉素、替米考星、新霉素、黏杆菌素较为敏感,总耐药率在15%以下;24小时时乳杆菌和大肠杆菌同时混合培养抑制大肠杆菌的效果要优于先定植乳杆菌情况,36小时时先定植乳杆菌抑制大肠杆菌的效果要优于乳杆菌和大肠杆菌同时混合培养情况,48小时时先定植乳杆菌抑制大肠杆菌的效果最佳。说明分离的大肠杆菌菌株对8种常用抗生素普遍存在耐药性,乳杆菌在体外能抑制鸡源大肠杆菌的生长,且先定植乳杆菌抑制大肠杆菌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2.
过去人们一直认为,动物采食的蛋白质经消化道内蛋白酶和肽酶的作用降解为游离氨基酸才能被吸收利用。有试验发现,使用纯氨基酸日粮或低蛋白平衡氨基酸日粮,动物并不能达到最佳生产性能。研究表明,降解产生的肽也能被吸收,与游离氨基酸相比,肽的吸收具有速度快、耗能低、吸收率高等优势[1]。二者在体内具有相互独立的吸收机制,互不干扰,这  相似文献   
33.
通过药敏试验研究嗜酸乳杆菌SR-1代谢产物对66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平板抑菌试验研究嗜酸乳杆菌SR-1代谢产物对35种常见病原菌抑菌作用;与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混合培养,确定其对致病菌的颉颃作用。结果表明:嗜酸乳杆菌SR-1代谢产物对15种常见的抗生素有耐药性;pH值为3.0时,其有广谱的抗菌活性,对35种常见革兰阳性和革兰阴性致病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对肠道内益生菌无抑制作用;在与致病菌混合培养40h内可以彻底清除金黄色葡萄球菌,48h内可以完全消灭大肠杆菌。体外抑菌试验结果表明嗜酸乳杆菌SR-1代谢产物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34.
<正>研究开发新型抗生素替代产品以减少抗生素的使用是一条可行之路。抗生素替代产品按作用方式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具有杀灭病菌作用、可直接替代抗生素的产品,如抗菌肽、细菌素、溶菌酶以及一些中药制剂等;一类是通过提高机体免疫力或破坏病  相似文献   
35.
为获得银杏叶饲料纤维素酶高产菌株,对从古银杏土壤中分离出的40株真菌进行发酵试验,结果表明:在供试各类真菌中,曲霉菌产生的纤维素酶分解银杏叶中的纤维素能力最强,其次是青霉,再其次是毛霉和木霉。若用于真菌发酵产纤维素酶的生产中,曲霉和青霉是比较优良的菌种,其中编号为YX201040C的黑曲霉和编号为YX2010216的焦曲霉最为合适。  相似文献   
36.
采用微生物分离技术从土壤中筛选出一株益生菌Lxiao,通过菌落和细胞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将Lxiao鉴定为双酶梭菌(Clostridium bifermentans)。在大分子水解试验中,双酶梭菌能够水解蛋白质。在药敏试验中,Lxiao对头孢他啶、链霉素和黏杆菌素具有耐受性。在人工胃液和人工肠液的耐受试验中,Lxiao在3 h后存活率分别为74.6%和78.2%。在胆盐耐受试验中,双酶梭菌能够在胆盐浓度为0.4%的培养基上生长。该研究可为双酶梭菌的生产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7.
为探究酶菌混合制剂对蛋鸡生产性能及蛋品质的影响,以52周龄海兰褐蛋鸡为研究对象设置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根据酶菌混合制剂添加量的不同分为高、中、低三组,依次添加750 g/t、500 g/t、250 g/t的酶菌混合制剂,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检测各组蛋鸡粪便酸溶蛋白、产蛋数、蛋重、哈氏单位、蛋壳强度、破软蛋率及耗料量等指标。结果显示:(1)试验组蛋鸡自饲喂第3天开始粪便酸溶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低剂量组自饲喂第5天起粪便酸溶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试验组产蛋率、蛋重、料蛋比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3)试验组哈氏单位、蛋壳强度、破软蛋率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果表明,酶与益生菌联合应用可有效降低蛋鸡粪便酸溶蛋白含量,提高蛋鸡生产性能,并能改善蛋品质。  相似文献   
38.
马大川  武杰  李娟  单春乔 《中国畜牧兽医》2020,47(12):3917-3925
本试验旨在研究复合酶及复合酶菌制剂对奶牛日粮体外降解率及不同阶段奶牛产奶性能的影响。在体外试验中,分别以基础日粮(Ⅰ组)及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复合酶制剂(Ⅱ组)、复合酶菌制剂(Ⅲ组)的日粮作为发酵底物,体外培养72 h,测定不同时间点(6、12、24、36、48、72 h)日粮干物质降解率(DMD)和粗蛋白质降解率(CPD)。在饲养试验中,分别选取体重、胎次、体况相近的泌乳前期(30 d±5 d)、泌乳中期(100 d±5 d)和泌乳后期(250 d±5 d)奶牛各24头,平均分成3组,其中对照组(Ⅰ组)奶牛饲喂全混合日粮(TMR),复合酶制剂组(Ⅱ组)和复合酶菌制剂组(Ⅲ组)奶牛在TMR中分别添加1 kg/t的复合酶制剂和复合酶菌制剂。每期试验持续74 d,其中预试期14 d,正试期60 d,每天记录产奶量。结果显示:①体外试验中,Ⅱ、Ⅲ组的DMD、CPD均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在各个时间点,Ⅲ组的DMD、CPD均高于Ⅱ组,其中DMD在6、72 h时差异显著(P<0.05),CPD在36、72 h时差异显著(P<0.05),在其他时间点差异均不显著(P>0.05)。②在泌乳前期,Ⅱ、Ⅲ组的平均日产奶量与Ⅰ组相比分别提高了3.68%和4.10%,差异显著(P<0.05),Ⅱ、Ⅲ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泌乳中期,Ⅱ、Ⅲ组的平均日产奶量与Ⅰ组相比分别提高了7.53%和10.66%,差异显著(P<0.05),Ⅱ、Ⅲ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泌乳后期,Ⅱ、Ⅲ组的平均日产奶量与Ⅰ组相比分别提高了7.06%和5.16%,差异显著(P<0.05),Ⅱ组、Ⅲ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复合酶与复合酶菌制剂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日粮体外DMD和CPD以及奶牛在不同时期的产奶量,其中,复合酶制剂对提高泌乳后期奶牛产奶量效果更好,复合酶菌制剂对提高泌乳中期奶牛产奶量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39.
益生菌制剂不仅能够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产后炎症、环境应激、饲料转换等带来的机体损伤,上述情况常伴随着产奶量下降、免疫机能降低等不良影响。该文综述了益生菌制剂在奶牛子宫内膜炎、热应激、能量负平衡和瘤胃酸中毒中的应用,为益生菌制剂在奶牛生产中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0.
转移因子(TF)是白细胞中有免疫活性的T淋巴细胞释放的一类低分子肽与核苷酸复合物,具有分子质量小、无热源、无免疫原性、无毒副作用、不引起过敏反应、不产生对抗抗体且可超越种系界限应用等优点.可利用动物的脾脏、淋巴细胞或外周血白细胞透析液制备转移因子,具有来源广、容易获取的特点.试验首次采用淋巴细胞体外培养技术制备非特异性转移因子,不但降低了生产成本,为产业化的原料来源提供了有力保证,也避免了传染病的水平传播.同时,通过研究非特异性转移因子对犬淋巴细胞转化、增殖的影响为犬病毒病的防治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及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