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84篇
  免费   784篇
  国内免费   1205篇
林业   745篇
农学   697篇
基础科学   506篇
  1137篇
综合类   5557篇
农作物   841篇
水产渔业   406篇
畜牧兽医   2032篇
园艺   836篇
植物保护   616篇
  2024年   79篇
  2023年   255篇
  2022年   597篇
  2021年   580篇
  2020年   539篇
  2019年   473篇
  2018年   429篇
  2017年   617篇
  2016年   387篇
  2015年   566篇
  2014年   582篇
  2013年   727篇
  2012年   1000篇
  2011年   981篇
  2010年   904篇
  2009年   770篇
  2008年   842篇
  2007年   800篇
  2006年   596篇
  2005年   492篇
  2004年   296篇
  2003年   191篇
  2002年   197篇
  2001年   187篇
  2000年   154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4篇
  1962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采用ABAQUS方法建立了三维足尺寸钢筋混凝土T型梁桥以及沥青混凝土铺装层实体模型,分析不同荷载工况下铺装层内部以及层间胶结界面的纵、横向切应力变化规律,确定了最不利荷载的位置为横桥向工况二、纵桥向位于L/8的荷位,结果可作为桥面铺装体系力学行为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2.
研究了噻苯隆(TDZ)在红掌外植体诱导及增殖继代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在外植体诱导阶段,添加0.1mg·L-1的TDZ,可以缩短诱导时间,提高诱导率。TDZ浓度大于0.1mg·L-1会导致愈伤组织和分化芽的畸形发展,而且会影响红掌组培苗移栽之后的长势。在愈伤增殖阶段,TDZ的使用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3.
本研究旨在探讨牦牛不同部位皮肤内血管和神经的分布情况,及检测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不同部位皮肤上的定位及相对表达量,探究牦牛皮肤对高原低氧环境的适应机制。采用HE、Masson’s三色和Verhoeff VG染色法,对成年牦牛皮肤内血管和神经结构进行观察与分析;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对HIF-1α的mRNA和蛋白在成年牦牛皮肤组织中表达与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颈部血管与神经密度最高,前臂部和小腿部次之,跖部最低,部位间差异显著(P<0.05)。HIF-1α主要表达在表皮层、毛囊的上皮根鞘、皮脂腺、汗腺、血管、神经;颈部、前臂部和小腿部强阳性表达,跖部阳性表达。HIF-1α mRNA的相对表达量跖部明显低于其他部位(P<0.05),其他三个部位两两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HIF-1α蛋白相对表达量颈部最高,跖部最低,差异显著(P<0.05)。研究结果提示,成年牦牛不同部位皮肤内不同血管和神经形态结构相似,密度从颈部到前肢再到后肢差异显著。HIF-1α的差异性表达进一步说明皮肤在牦牛适应低氧环境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24.
旨在提出一种新型基因组关系矩阵并验证其在多品种联合群体中的模拟应用效果。本研究利用QMsim软件模拟牛的表型数据和基因型数据;利用Gmatrix软件构建常规G阵;利用R语言构建新型G阵,新型G阵在常规G阵的基础上,将多品种联合群体的非哈代-温伯格平衡位点考虑在内;利用DMU软件使用“一步”法模型计算基因组估计育种值(estimated genomic breeding value,GEBV);比较不同情况下使用两种G阵的GEBV预测准确性。结果表明,在不同遗传力及QTL数下,不对新型G阵使用A22阵加权就能达到常规G阵使用A22阵加权时的GEBV预测准确性。在系谱部分缺失时,新型G阵不加权较常规G阵加权时GEBV预测准确性高。证明,在系谱有部分缺失时,新型G阵对多品种GEBV的预测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25.
测定黄连与黄连须、黄连茎叶主要生物碱含量并建立高效液相(HPLC)指纹图谱,分析其抗氧化活性的谱效关系。采用HPLC分析比较黄连及黄连须、黄连茎叶中小檗碱、表小檗碱、药根碱、黄连碱、巴马汀含量差异并建立指纹图谱,通过羟自由基(·OH)、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2,2-联氮基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ABTS)自由基体外清除试验与总还原力试验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活性差异,应用Pearson相关系数法分析HPLC指纹图谱与抗氧化活性的谱效关系。结果发现小檗碱、巴马汀含量为黄连>黄连茎叶>黄连须;药根碱、黄连碱和表小檗碱含量为黄连>黄连须>黄连茎叶;总还原力为黄连>黄连茎叶>黄连须,·OH、DPPH、ABTS·+自由基清除力为黄连茎叶>黄连>黄连须;总还原力与各峰均有较强相关性,·OH、DPPH、ABTS·+自由基清除力与4号峰相关性较强。说明黄连茎叶体外抗氧化活性较强,黄连须与黄连茎叶均有一定药用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26.
为研究花椰菜尾菜发酵饲料对保育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小肠组织形态及经济效益的影响。选取42头体重相近(11.40±1.36) kg、体况良好的40日龄保育猪,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7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由80%基础饲粮和20%花椰菜尾菜发酵饲料组成的试验饲粮。试验共30 d,其中预试期8 d,正试期22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试验组保育猪的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分别显著提高了16.50%和18.68%(P<0.05),腹泻率显著降低了74.35%(P<0.05)。2)试验组保育猪十二指肠、空肠、盲肠、结肠和直肠食糜pH值分别显著降低了19.16%、11.59%、14.09%、15.95%和11.23%(P<0.05)。3)试验组血清尿素氮、白蛋白、免疫球蛋白M的含量显著升高了69.84%、5.22%、100%(P<0.05),血清总胆固醇、谷丙转氨酶的含量分别显著降低了29.43%、60.51%(P<0.05)。4)试验组保育猪的空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和回肠绒毛高度分别显著升高了13.64%和11.49%(P<0.05),空肠隐窝深度显著降低了9.56%(P<0.05)。5)试验组每头猪的增重收益、毛利润分别显著提高了30.84%和44.48%(P<0.05),饲料成本显著降低了21.58%(P<0.05)。综上所述,饲喂花椰菜尾菜发酵饲料能够降低保育猪的腹泻率,提高保育猪的生长性能,增强其免疫性能,促进肠道发育,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7.
任军  石遥  刘方  田蓉  刘兴 《草业学报》2021,30(8):86-97
为明确锰矿废渣堆场重金属污染及优势草本植物重金属吸收特征,对贵州省典型锰矿废渣堆场的重金属污染风险进行了评价,并调查研究了锰矿废渣堆场草本植物的类群及重金属吸收特征。共采集优势草本植物18种,隶属11科18属,菊科和禾本科为优势科。对18种草本植物体地上部、地下部及其生长基质中Cr、Ni、Cu、Zn、Cd、Pb和Mn 7种重金属元素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锰矿废渣堆场重金属污染空间变异较大,Mn污染最严重,其次是Cd,属于Mn、Cd复合型污染。计算了草本植物对7种重金属元素的富集系数、转运系数,并对18种草本植物进行了聚类分析,综合分析了草本植物重金属吸收特征,结果显示,看麦娘对Cd富集系数达22.49,对Cd有较强的富集能力;五节芒、商陆对Cr、Ni具有较强的富集能力和转运能力;风毛菊和夏枯草对锰矿废渣区多种重金属均表现出较强的富集能力和转运能力。研究结果表明,锰矿废渣堆场主要为Mn和Cd污染,矿区本土自然生长的优势草本植物可作为生态修复的首选植物。  相似文献   
128.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乳酸锌对断奶肉兔生长性能、肠道发育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28日龄同期断奶新西兰兔420只,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饲粮中添加硫酸锌形式的锌0 mg/kg)、硫酸锌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硫酸锌形式的锌80 mg/kg)以及3个乳酸锌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乳酸锌形式的锌20、40、80 mg/kg),每组14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公母各占1/2)。预试期7 d,正试期42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40和80 mg/kg乳酸锌可以显著提高断奶肉兔的试验末重和平均日增重(P<0.05),显著降低料重比、腹泻率和死亡率(P<0.05),但对平均日采食量无显著影响(P>0.05);40 mg/kg乳酸锌组肉兔的试验末重、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与硫酸锌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腹泻率和死亡率较低。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40和80 mg/kg乳酸锌可以显著提高断奶肉兔小肠绒毛高度和绒毛高度/隐窝深度(P<0.05),显著降低十二指肠隐窝深度(P<0.05);80 mg/kg乳酸锌组肉兔十二指肠绒毛高度显著高于同水平硫酸锌组(P<0.05)。3)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40和80 mg/kg乳酸锌可以显著提高断奶肉兔血清抗氧化酶活性及生长激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含量(P<0.05);40 mg/kg乳酸锌组肉兔血清生化指标与硫酸锌组差异不显著(P>0.05),80 mg/kg乳酸锌组在提高肉兔血清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生长激素含量方面优于同水平硫酸锌组。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乳酸锌可以促进肉兔生长、降低腹泻率和死亡率、改善血清生化指标和肠道发育;乳酸锌的添加效果显著优于相同水平的硫酸锌,养兔生产中乳酸锌适宜添加水平为40 mg/kg。  相似文献   
129.
本研究旨在分析miR-199a-5p对猪肌内脂肪细胞脂质生成的影响及作用机制。采集淮南猪不同育肥时期(育肥前期、中期和后期)的背最长肌和皮下脂肪组织,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其表达变化趋势;合成miR-199a-5p的mimics,转染猪原代肌内脂肪细胞,诱导分化后通过油红O染色观察过表达miR-199a-5p对脂质生成的影响;结合之前筛选到的脂肪型和瘦肉型猪差异表达mRNAs、lncRNAs和circRNAs,使用miRanda软件筛选miR-199a-5p的靶分子,并用GO和KEGG富集分析法对这些mRNAs、lncRNAs的共表达基因和circRNAs的来源基因进行功能分析。结果显示,随着育肥进程,miR-199a-5p在背最长肌中表达量持续上调,而在皮下脂肪组织中表达量先下调后上调;过表达miR-199a-5p可抑制肌内脂肪细胞的脂质生成。共筛选到9个mRNAs、5个lncRNAs和1258个circRNAs包含miR-199a-5p结合位点,GO分析主要富集于内质网和肌动蛋白结合,KEGG分析发现主要富集于糖、脂质和蛋白质代谢。提示miR-199a-5p可能通过与lncRNAs和circRNAs互作间接调控靶基因,参与调控肌肉发育、脂质生成和代谢,可作为影响肉质性状的候选miRNA。  相似文献   
130.
我国当前处于社会转型期,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的深度调整。基于文化经济学相关理论,以黑龙江省肇东市为例,利用经济学模型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对策建议。从宏观方面,运用态势分析(SWOT)等方法,阐释文化经济发生的动力与意义需求如何产生,并为文化与经济的交互作用奠定基础,研究社会转型时期如何科学传承与发展我国乳业文化;微观方面,对不同区域文化、不同代际文化对乳业发展影响进行比较,面对我国乳业缺乏国际竞争力,市场信心不足的现状,探寻文化性因素对乳业发展的影响效应,找出对我国乳业发展具有显著影响的文化性因素,为提升乳业生产效率,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找到文化因素的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