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8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2篇
综合类   47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24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8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猪圆环病毒2型CaP蛋白的表达及在ELISA中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旨在建立以PCV2 Cap蛋白为包被抗原的间接ELISA检测方法,构建猪圆环病毒2型(PCV2)ORF2基因原核表达质粒pET32a-ORF2并转化至Rosetta菌,在1.0 mmol·L-1 IPTG和37℃条件下诱导下,Cap蛋白获得高效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证实其具有免疫反应活性,以纯化的蛋白为抗原建立了检测猪圆环病毒2型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结果表明抗原最适包被浓度为2.16μg·mL-1;血清最佳稀释度为1:40;抗原最佳包被条件为4℃过夜;最佳封闭条件为1%BSA 37℃1 h;血清反应时间为37℃30 min;酶标二抗最适作用时间为37℃45 min;底物最佳反应条件为37℃显色15 min.用该方法对四川省184份猪血清样品进行检测,总阳性率为80.98%(149/184),与商品化的PCV2 ELISA试剂盒得到的结果基本一致.本试验成功建立了PCv2血清抗体间接ELISA方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用于大规模的血清学检测.  相似文献   
92.
携带猪乙型脑炎DNA疫苗减毒沙门菌的构建及其免疫原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乙型脑炎病毒E蛋白主要抗原片段基因串联,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I-EAB.将重组质粒pCI-EAB转染Vero细胞,表达产物通过RT-PCR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可检测出目的基因的转录与表达.质粒pCI-EAB电转化入减毒猪霍乱沙门菌,观察重组菌的安全性、体内外的稳定性与免疫原性.动物试验表明,重组菌是相对安全和稳定的;重组菌S.C500/pCI-EAB体外培养时,D600值在0.8左右质粒是比较稳定的;以1×108CFU剂量的重组菌S.C500/pCI-EAB口服免疫小鼠,在二免后1周和三免后1周,重组菌抗体水平与S.C500/pCI-neo空载体组差异显著(P<0.01);脾脏淋巴细胞增殖情况显示,重组菌对ConA有显著的反应性,且与对照组差异明显,同时CD3+、CD4+和CD8+T细胞的数量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上述结果初步表明,以减毒沙门菌为载体的猪乙型脑炎DNA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免疫原性,为猪乙型脑炎口服活菌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3.
利用PCR技术从猪细小病毒(PPV)SC1株基因组中扩增VP2全基因,并将其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PI-2.EG-FP中,构建转移载体pPI-2.EGFP.VP2。采用脂质体介导法将猪伪狂犬病病毒(PRV)SA215株DNA与pPI-2.EGFP.VP2DNA共转染Vero细胞,待出现细胞病变后收集病毒液。经空斑纯化,并同时采用检测PPV VP2基因的PCR方法筛选获得重组病毒PRV SA215/VP2株。以兔抗VP2的多克隆抗体建立的免疫荧光技术可检测到Vero细胞发出的特异性荧光,表明PPV VP2成功插入到PRV SA215基因组中,并获得表达。进一步电镜观察表明,感染PRV SA215/VP2的Vero细胞中可同时观察到PRV与PPV 2种类病毒样颗粒。结果表明,成功实现了利用PRV载体表达PPV VP2蛋白病毒样颗粒,为进一步研制PPV病毒样颗粒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4.
参照GenBank公布的仅有的日本株猪细胞巨化病毒较大衣壳蛋白(MCP)基因序列(登录号:AB051069)设计2对引物,采用分步克隆的方法,将PCMVMCP全序列克隆入pMD19-T载体进行测序,成功获得了pMD-MCP重组质粒,将所得序列录入到GenBank中(登录号:HQ025802)。测序结果表明,该MCP基因全长4017bp,共编码1338个氨基酸;与NCBI上公布的仅有的日本毒株MCP基因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6.8%,氨基酸同源性为94.1%;进化分析显示:PCMVMCP基因与人疱疹病毒6型或7型的MCP基因亲缘关系较近;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蛋白质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发现该蛋白含有59个潜在的磷酸化位点,潜在功能强大;亚细胞定位预测结果表明该蛋白主要存在于线粒体中和细胞质中并各占39.1%和26.1%,内质网占17.4%,高尔基体占8.7%,空泡和细胞核均占4.3%,表明PCMVMCP蛋白属于胞质蛋白,抗原区位集中于胞膜,有向胞质移动的趋势;另该成熟蛋白存在18个主要的抗原位点,将肽链经亲水性与抗原表位的共同分析,发现其肽链的c端极有可能分布有抗原决定簇。  相似文献   
95.
春季由于气候原因。细菌和病毒等开始大量滋生,由此引起各种动物的呼吸系统、胃肠道、神经系统和皮肤系统等疾病,为养殖业带来巨大损失。对春季高发疾病主要病因和保健或防控措施作一归纳,为养殖户在春季动物养殖过程中如何更健康地饲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6.
猪场疫病的实验室监测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养猪行情时好时坏,其中影响养猪效益的主要原因仍是猪病。在养猪业走向规模化的进程中,猪病也表现出多元化、复杂化的动态发展趋势,非典型疫病越来越多,为确诊带来了很大困难。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各种快速准确的监测技术在猪病防治中  相似文献   
97.
马磊  冯迎春  杨胜  颜其贵 《猪业科学》2011,28(10):90-92
2010年10月,四川某特种野猪养殖场发生了一起以体温升高、呼吸困难、母猪繁殖障碍为特征的疫病。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尸体剖检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蓝耳病和猪巴氏杆菌病混合感染。根据诊断结果进行了积极的防治,取得较好效果,降低了本次疾病造成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98.
“兔瘟”、巴氏杆菌病二联苗的免疫期,“兔瘟”达10个月以上,巴氏杆菌病达半年,安全性良好;40日龄皮下注射2ml,10天后产生坚强免疫力;二联苗12℃保存期为10个月。  相似文献   
99.
规模化猪场仔猪黄白痢的综合防治措施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作者在对乐山,新津、邛崃市县几个规模化猪场进行致病性大肠杆菌菌株的分离鉴定基础上,研制了针对性很强的灭活疫苗和生物制剂,提出了一套完善的综合防制措施,经临床应用证明可以很好控制仔猪黄白痢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0.
猫的子宫脱出较大、中动物而言较为少见。收治一例子宫全脱出的猫,通过手术治疗处理,已愈。现报导如下: 1 病史:畜主魏××养的一只波斯猫,3岁,体重3千克,营养中等偏下。主述该猫于5月10日晚8时左右娩出三只仔猫后,仍不时地回头顾腹,弓背,努责不安。触诊其后腹部仍有一肉球样内容物,并于当晚12时许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