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学   11篇
  11篇
综合类   80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69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在致癌物质解毒及基因诱变等的过程中都发挥非常的重要的作用,因此可能影响公牛个体的精液品质。本实验选用长春中信集团种公牛繁殖中心的33头种公牛,通过PCR-SSCP技术,检测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7个外显子扩增位点中是否存在突变;并对多态片段进行了测序,以确定突变的碱基类型和突变位点变异的位置;同时结合精液品质测定记录,对长春中信集团种公牛繁殖中心公牛的精液品质进行了相关分析。根据PCR-SSCP检测及测序结果得知:在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外显子中,第5外显子的56bp位存在C→T的突变,但是由于该处的碱基位于密码子第2位,氨基酸由脯氨酸突变为亮氨酸。分析了33头种公牛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的遗传多态性与精液品质的相关关系,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的第5外显子AA型的鲜精活力、冻精活力、冻精活精子比率要显著高于AB型以及BB型。  相似文献   
42.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雄激素受体基因(Androgen receptor gene,AR)在草原红牛公牛和母牛多种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该基因在草原红牛公牛和母牛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结果表明,AR基因在所检测的公牛和母牛的心、肝、脾、肺、肾、肠、胃及睾丸(卵巢)等8种组织中均有表达,且肝脏中的表达量高于其他组织;草原红牛公牛和母牛相同组织闻比较结果显示:AR基因在草原红牛公牛肝脏中表达量与母牛相比较差异不显著,其他不同组织间表达量均有显著差异(P<0.05),且公牛各组织中的表达量均高于母牛.本试验为深入研究AR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及了解该基因对不同性别个体肉质性状的形成的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3.
采用PCR-SSCP方法对种公牛群体的催乳素受体基因(PRLR)所有外显子及5′UTR多态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外显子1及外显子8分别检测到了2种等位基因A、B和C、D,其中A、C为群体中优势基因,其他外显子及5′UTR没有遗传多态性;相关性分析表明,第1外显子位点AA型鲜精顶体完整率显著高于AB型(P=0.012),第8外显子位点CD型冻精活力显著高于CC型和DD型(P=0.004)。初步推断PRLR为影响种公牛繁殖性状的一个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44.
采用PCR-SSCP方法对种公牛群体雄激素受体(AR)基因5′非翻译区(5′UTR)多态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AR基因5′UTR含有多态性位点;测序结果显示5′UTR的-1575处存在T→G碱基突变;用最小二乘方法对该基因型与生产性状相关分析显示遗传多态性与精子密度性状呈显著相关,AA型显著高于AB型(P=0.025),对其他性状的影响差异不显著。试验为研究种公牛体内AR基因的生物学作用奠定了基础,为肉用种公牛的早期选种选育提供了候选基因和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45.
本研究旨在优化线虫fat-1基因,使其在牛肌肉组织中高效表达,为进一步生产fat-1转基因肉牛提供目的基因。试验在不改变fat-1基因编码氨基酸序列的基础上,参考了11个牛肌肉蛋白相关基因的密码子使用频率,对fat-1基因进行了密码子优化。结果发现,共改变了65个碱基,涉及65个密码子、7个氨基酸,约占fat-1基因总碱基数的5.38%,G+C含量从45.08%上升到50.04%,且分布均匀利于基因的表达。结构预测结果显示,该优化后的基因能够在牛肌肉中高效表达。  相似文献   
46.
钙激活中性蛋白酶(CAPN3)参与哺乳动物体内多种重要的生理生化过程,但是有关它的确切生理功能和作用机制研究较少。本研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CAPN3基因在草原红牛多种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差异情况。试验结果表明,CAPN3基因在所检测草原红牛的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十二指肠、瘤胃和背最长肌8种组织中均有表达,且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有所不同。草原红牛脾脏中的CAPN3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织,十二指肠和瘤胃中的CAPN3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心脏、肝脏、肺脏、肾脏和背最长肌。本试验为肉牛肉质性状的改良提供了分子遗传学依据,并为深入研究草原红牛体内CAPN3基因的生物学作用及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7.
以西门塔尔和夏洛莱种公牛为对象,采用PCR-SSCP技术检测了促卵泡素受体(FSHR)基因第4外显子在西门塔尔、夏洛莱种公牛45个个体中的遗传多态性,结果发现多态性,旨在为研究该基因多态性与西门塔尔和夏洛莱种公牛繁殖性状的相关性提供理论依据,为筛选繁殖性状分子标记奠定基础.结果表明,牛FSHR基因第4外显子存在2个等位基因A和B,3种基因型分别为AA型、AB型和BB型.对多态片段的测序分析表明,FSHR基因第4外显子第38位碱基处发生碱基C→G的颠换,使得FSHR基因编码的受体胞外域部分出现一个脯氨酸到丙氨酸的变化,结合FSHR蛋白空间结构分析发现该氨基酸变化不直接影响FSHR与FSH的结合及FSHR转导信号能力.此外,据牛、绵羊、猪、马、人和大鼠FSHR基因第4外显子序列同源性比较表明:牛与绵羊该部分序列的同源最高为100%,与大鼠同源性最低为83%.  相似文献   
48.
肌注重组猪生长激素在血液和组织中的残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6头体重为50 kg左右的去势公猪长大(长白×大约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8头.试验组连续4周肌肉注射重组猪生长激素,剂量为每天4mg/头,对照组肌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连续注射四周后,分别在停止注射12h、第2天、第3天、第5天、第7天按15min间隔,连续4h采集血液样品;第5周屠宰取肝脏、背最长肌、半腱肌样品冷冻保存.结果表明猪肌肉注射重组猪生长激素21d后与对照组相比平均体重增加3.6kg;停止肌肉注射重组猪生长激素12h时,猪血清中生长激素(GH)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停止注射2d时试验组血清中GH水平显著增加,停止注射重组猪生长激素3,5,7d后血清中GH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猪停止注射重组猪生长激素7d时,试验组肝脏中GH水平和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同时试验组和对照组背最长肌和半腱肌中GH水平也无明显差异.由此可知猪连续肌肉注射重组生长激素28d,停止注射7d时,肝脏和肌肉组织中生长激素水平未见明显增加,可以推断肝脏和肌肉组织中重组生长激素无残留.  相似文献   
49.
伏马毒素(Fumonisins)是谷物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真菌毒素,可降低生产性能、损伤免疫系统、干扰鞘酯代谢,对人和动物健康构成严重威胁。通过概述伏马毒素的分子结构、物理特性,分析污染状况及居民膳食暴露情况,着重对其神经毒性、免疫毒性、组织器官毒性和细胞毒性,以及对人类的潜在危害进行综述,以期为伏马毒素毒性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0.
线粒体甘油-3-磷酸酰基转移酶基因(Mitochondrial glycerol-3-phosphate acyltransferase,GPAM)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催化三酰基甘油和磷脂生物合成过程,从而促进动物机体甘油三酯的生成,并通过中心和外周调节作用,对哺乳动物脂肪沉积、能量消耗、胴体重以及整体的代谢进行调控。设计特定引物对牛GPAM基因编码区进行PCR扩增并进行了克隆及测序,并假定牛GPAM基因编码序列发生E1-76-CT点突变,通过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牛GPAM基因突变前后编码产物的理化性质、结构与功能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生物信息学对比分析得出,牛GPAM基因单碱基的改变可以影响到氨基酸的编码,在一级结构、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