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6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9篇
综合类   51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7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1人工种草 1.1草种选择有灌溉条件的可选用白三叶草,无灌溉条件的可选择油菜或禾本科黑麦草。白三叶草产草量高,草层高度适中,一般为30cm,木质纤维少,耐阴性强,且可喂家畜,所以它是大部分果园理想的草种。  相似文献   
72.
建立天女木兰资源保护区的探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按照天女木兰的生长习性、生态环境、地理分布及资源蓄量、对通化地区的集安市、通化县、东昌区的老岭山脉及其支脉区域进行了实地调查,提出了建立天女木兰资源保护区的可行性,必要性和建议。  相似文献   
73.
采用室内模拟试验方法,研究了施药剂量、稀释倍数、施药次数、剂型、施药时期对三唑磷在水稻上原始沉积的影响,并通过套袋处理探讨了穗期施药对糙米中三唑磷最终残留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三唑磷的原始沉积量与施药剂量呈线性正相关关系,与稀释倍数呈线性负相关关系,线性方程分别为:y=0.883 1+0.352 7x( r=0.982 2)和y=110.21-0.200 5x(r=0.986 2),施药次数与三唑磷残留量呈正相关;于穗期施药后,未套袋处理糙米中三唑磷的残留量显著高于套袋处理。明确了田间施药过程中影响三唑磷在水稻上原始沉积量的主要因子为施药剂量、施药次数和稀释倍数,探明了套袋处理能有效降低糙米和谷壳中三唑磷的残留量,可为科学合理施药以有效降低农药残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4.
2012年5月,我市某乡一个养殖场的仔猪出现以高热、贫血、黄疸、皮肤颜色变化为主要特征的病例,仔猪感染后多为急性经过,发病后数日内死亡。发病猪先是耳部变为紫红色,然后全身潮红或紫红色,个别发病母猪体温升高到42℃,贫血、外阴水肿及产弱仔、死胎等繁殖障碍的症状。最初怀疑是猪瘟,后经过实验室诊断确诊为猪附红细胞体病。此病给该猪场造成比较大的经济损失,严重挫伤了其养猪的积极性,值得各养殖户重视及深思。现将整个发病诊治过程作如下报告。  相似文献   
75.
依据安全与经济相结合、全面与重要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可操作性)、先行与同步相结合原则,针对我国小麦生产设计了自给率、生产(播种面积)安全线、国家储备安全线、企业库存安全线、农户存粮安全线、市场价格振幅及区域平衡率等7个主要监测指标,据此,对当前小麦供需状况警情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近阶段确保小麦供需平衡的措施。  相似文献   
76.
采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技术建立了同时检测7种类型蔬菜中氟吡菌酰胺及其代谢物残留的分析方法。样品采用乙腈提取,无水硫酸镁和氯化钠盐析后,经分散固相萃取(PSA)净化,GC-MS/MS检测。结果表明:在0.01、0.1和1 mg/kg 3个添加水平下,氟吡菌酰胺及其代谢物2-(三氟甲基)苯甲酰胺(BZM)的平均回收率在80%~108%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在1.5%~8.4%之间。氟吡菌酰胺及其代谢物在7种蔬菜中的检出限(LOD)(S/N=3)分别为2.17~3.13 μg/kg和1.22~2.04 μg/kg,两者的定量限(LOQ)均为0.01 mg/kg。该方法操作简便、稳定和快速,可以满足大部分蔬菜中氟吡菌酰胺及其代谢物的定性与定量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77.
不同浓度多效唑对大棚马铃薯生长调控的效果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研究不同多效唑浓度对大棚马铃薯生长调控的影响,为大棚马铃薯生长调节剂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并为多效唑的合理施用浓度提供参考.试验设6个多效唑处理浓度,对大棚马铃薯现蕾期叶片进行喷施.喷后15 d测定株高、茎粗、分枝数,并测定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收获后测定单株结薯数、单薯重量、块茎产量及块茎中可溶性糖、淀粉和水分含量.结果表明,不同浓度多效唑处理后,马铃薯植株明显矮化、茎变粗,产量及品质明显提高;叶片光合速率、叶绿素、可溶性糖以及淀粉含量均升高,但水分含量有所降低.多效唑以200 mg/L处理浓度时,对大棚马铃薯的作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8.
重金属污染胁迫下接种AMF对玉米生长和镉铅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盆栽试验,以会泽铅锌矿区污染土壤为供试土壤,玉米为宿主植物,接种会泽铅锌矿周边农田土著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与优势种群摩西管柄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研究AMF对玉米生长、矿质营养、镉铅含量与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土著AMF和F.mosseae均显著增加玉米的株高和生物量,提高植株磷钾含量与氮、磷、钾吸收量;增加玉米根际土壤球囊霉素相关蛋白(Glomalin-related soil protein,GRSP)含量,降低土壤有效态镉、铅的含量与植株镉、铅的含量,但对玉米镉、铅累积量没有显著的影响。相关分析表明,土壤速效磷、钾含量与玉米磷、钾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玉米磷、钾含量又与植株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玉米根际土壤GRSP含量与有效态铅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根际有效态镉、铅的含量与植株镉、铅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可见,接种AMF改善宿主作物矿质营养,促进植株的生长;降低土壤镉铅有效态含量,从而减少作物体内镉铅的含量。结果可为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作物生产安全与农业安全利用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79.
为了研究蚕豆和续断菊根系对异质Cd胁迫的生态学响应,探讨间作体系影响Cd累积的根系可塑性机理,以蚕豆和Cd富集植物续断菊为试验材料,设置异质Cd胁迫根箱模拟试验,将根箱平均分为左、右两室,分别填充Cd处理(50 mg·kg-1)土壤和无Cd土壤,分别测定蚕豆和续断菊的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等形态指标,比较异质Cd胁迫对蚕豆和续断菊根系生长影响的差异。结果表明,异质Cd胁迫下,蚕豆的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表现为无Cd右室大于Cd胁迫左室,续断菊表现为Cd胁迫左室大于无Cd右室。蚕豆根系直径为0~0.5 mm、土壤深度为15~20 cm时,无Cd右室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是Cd胁迫左室的4.63、3.14倍和2.39倍;根系直径为0.5~1 mm和大于1 mm、土壤深度为30~35 cm时,无Cd右室根长分别是Cd胁迫左室的1.69倍和5.04倍,根表面积分别是Cd胁迫左室的1.78倍和5.05倍,根体积分别是Cd胁迫左室的1.85倍和33.00倍。续断菊根系直径为0~0.5 mm、土壤深度为0~5 cm时,Cd胁迫左室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是无Cd右室的1.66、1.36倍和1.57倍;根系直径为0.5~1 mm、土壤深度为35~40 cm时,Cd胁迫左室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是无Cd右室的2.86、2.16倍和2.81倍;根系直径大于1 mm、土壤深度为15~20 cm时,Cd胁迫左室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是无Cd右室的26.94、52.26倍和139.33倍。综上结果表明Cd胁迫抑制了蚕豆根系的生长,促进了续断菊根系的生长,这可能是蚕豆和续断菊间作模式修复Cd污染土壤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80.
混菌发酵对美乐低醇桃红葡萄酒香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美乐低醇桃红葡萄酒中挥发性香气化合物的含量,选用2株非酿酒酵母Mstschnikowia pulcherrima和Pure Torulaspora delbrueckii分别与酿酒酵母混菌发酵,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不同发酵阶段葡萄酒样的香气化合物。结果表明,与PL-Sc相比,Met-Sc组中挥发性香气化合物的含量较高,尤其是酯类、高级醇和萜烯类。通过微酿试验验证了混菌发酵后Met-Sc组的香气品质,此外该组酒样的花香、果香和香气浓郁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具有强烈花香、果香的同时其酒体香气复杂性和层次感有所增强。综合分析,Mstschnikowia pulcherrima-S.cerevisia(ES488)混菌发酵可明显提高了美乐低醇桃红葡萄酒香气品质,这为生产高品质低醇葡萄酒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