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7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27篇
  5篇
综合类   17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61.
飞船遨游太空,航天员始终要在封闭狭小的环境里经受超重、失重相互交替的折磨,要承受噪声、振动、低压、缺氧等许多飞行动力学因素和环境因素的作用,同时还要完成飞船上各种操作任务和大量科学试验任务。如果不训练,人在太空连一般生活都极困难。要克服飞行中的障碍,并胜任飞天任务,千里挑一的航天员必须要经过特殊的训练。他们要进行基础理论、体质、航天环境适应等多种训练。这包括体质训练、理论知识教育、心理训练、特殊环境因素耐力  相似文献   
62.
利用改进的整体透明技术,以观察多胚性的亚麻受精后的胚珠,同时对整体透明方法进行了讨论.方法:利用60℃ 1M氢氧化钠溶液处理植物材料,然后利用10%次氯酸钠溶液透明,于显微镜下进行解剖观察.结果:在显微镜下,能观察到亚麻受精后胚珠内的幼胚,通过解剖还能清楚地观察到胚珠内的双胚的排列方式;并确定供试材料的双胚的发生率为8%.讨论:与传统的整体透明和切片方法相比,本改进的整体透明方法省时省力,并且能够完成整体透明和解剖的3D数据采集,适用于多胚亚麻幼胚的观察.缺点是用DAPI染色DNA效果不好.  相似文献   
63.
多胚亚麻种质的研究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多胚亚麻种质资源的引进、保存、遗传、诱导及多胚苗的形态学、细胞学、分子生物学和种质创新利用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讨.选出株高、纤维含量及多胚率等表现不同的株系19个,创制多胚种质115份,本研究对亚麻种质多胚性保持、提高及利用具有一定意义,同时,还对多胚亚麻育种存在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4.
GF-1 PMS1与ZY-3 MUX传感器NDVI数据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国民用对地观测卫星在近10 a得到迅速发展,2012年和2013年相继发射的ZY-3和GF-1遥感卫星已成为中国现阶段主要应用的高分影像卫星,但二者对地观测能力是否相同并不清楚。因此,基于2对同日过空的GF-1 PMS1和ZY-3 MUX影像对,利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对二者的植被观测能力进行对比。结果表明,GF-1 PMS1和ZY-3 MUX的植被观测能力虽然很接近,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表现在ZY-3 MUX植被指数NDVI的信息量和信号总体强于GF-1PMS1,后者的低估幅度为可达-3%;但随着NDVI的增强,GF-1 PMS1的低估会逐渐减少,在NDVI的高值区甚至可超过ZY-3 MUX。由于二者之间存在差异,因此它们如要应用于同一项目,建议要进行数据转换,以确保结果的准确对比。分析表明,这2种传感器数据之间的差异是二者在光谱响应函数、空间分辨率以及定标精度等方面的差异引起的。  相似文献   
65.
浅析几个因子对甘蓝型油菜游离小孢子胚胎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快速纯舍杂交后代材料,提高重组基因型的选择几率,对40个杂交F1代组合进行小孢子分离培养。其中,有9个材料产生小孢子胚(占22.5%),仅4个材料(10.0%)获得了再生植株并种植大田,表明基因型是影响小孢子胚胎发生的一个主要因素。4个杂交组合材料的胚胎发生率为0.08~0.86胚/蕾,平均为0.25胚/蕾。细胞学检测表明,本试验杂交组合材料的最适取样花蕾长度为3.5mm。大田取样采取切取花序,然后在4℃冰箱中插水加散射光保存4~5d不影响胚胎发生。热激培养2d后小孢子的膨大率是衡量小孢子胚胎能否发生的一个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66.
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脆江蓠(Gracilaria chouae)相关酶活性对短期高盐胁迫的响应,旨在为提高脆江蓠规模化养殖夹苗效率提供理论依据。实验设置5个盐度梯度(40、45、50、55和60),自然海水作为对照组,研究了高盐处理0.5 h及自然海水恢复12和24 h对脆江蓠抗氧化酶和光合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高盐胁迫0.5 h后,随盐度的升高,脆江蓠的抗氧化酶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逐渐升高(P<0.05),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呈波动变化(P<0.05),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逐渐降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丙二醛(MDA)含量随盐度升高显著升高(P<0.01),上述抗氧化酶活性均在盐度50~55时出现极值;脆江蓠光合作用关键酶Rubisco活性随盐度升高逐渐降低(P<0.01),碳酸酐酶(CA)含量随盐度增加略有增加(P<0.05)。随恢复时间的增加,脆江蓠SOD、POD和CAT活性逐渐升高(P<0.05),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Rubisco活性逐渐升高(P<0.05),CA含量呈波动变化。研究表明,短期高盐胁迫显著影响脆江蓠藻体抗氧化酶和光合酶活性,藻体通过提高抗氧化酶活性以及加强对无机碳的吸收利用来应对高盐胁迫,胁迫去除后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67.
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石斛组蛋白去甲基化关键酶基因JmjC进行全基因组鉴定,通过qRT-PCR检测DoJMJ组织表达模式及对不同光周期的响应。结果表明,在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基因组上共鉴定到17个JmjC,保守结构域分析结果显示,该家族蛋白划分为5个亚家族(JARID1、JHDM3、JHDM2、JMJD6和JmjC-only),各亚家族所含保守结构域数量不等;基因结构分析发现,各亚家族的外显子和内含子数量有所差异,同一亚家族具有相似的外显子/内含子结构;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分析发现DoJMJ家族成员启动子区域有诸多Auxin、ABA、GA、MeJA、SA等激素响应元件及光、干旱、低温、防御和胁迫等环境信号响应元件;qRT-PCR数据表明,金钗石斛(Dendrobium nobile)中该家族10个成员在茎和叶片中表达量较高,少数成员在根中的表达较高,所有成员在果实中表达均较低,推测DoJMJ主要在茎和叶片发育过程发挥作用;此外,该家族成员在不同光周期下呈现不同的表达模式,11个成员在12 h(光照)/12 h(黑暗)下表达量较高,少数成员在4 h/20 h、8 h/16 h、24 h/0 h光周期下高表达。  相似文献   
68.
69.
由于社会的发展需要使用盐地产出植物,因此植物耐盐性的研究变得日益重要。植物在长期演化中主要形成嗜盐植物和非嗜盐植物两类,在细胞乃至群体处理盐的机制方面发生了广泛和深度的遗传变异。鉴于发掘植物耐盐、使植物耐盐和改变植物盐环境的各领域都取得了重大进展,结合植物的演化扩展对植物耐盐的认识,从细胞机制、个体机制扩展到群体机制乃至多基因组参与的生态互作,进行以盐基因组学为视角的研究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根据该领域的新近进展,对植物耐盐性进行演化和组学视角的回顾和分析,以期对今后的植物耐盐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0.
蒸散(发)量是研究农业生产和气象变化的重要内容,而自然陆地区域蒸散(发)量的求取往往比较困难。本文利用Landsat TM/ETM+卫星遥感资料求出能够体现地表特征的重要参数,遵循陆面能量平衡原理SEBAL,给出了依据研究区特点分为植被覆盖和裸土两种类型的区域蒸散(发)量计算模型。利用该模型对东南沿海城市泉州市的蒸散(发)量进行了反演,并分析了遥感反演模型的特点和该地区蒸散(发)作用的特征,使得区域蒸散(发)量的估算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