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3篇
综合类   24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农户是参与农地流转的主体之一,实现土地合理流转必须以尊重农民意愿为前提。以江汉平原为研究区,运用Logistic二元回归模型对研究区278户农户土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研究区农户的土地流转意愿较低,流出土地的农户比例为17.99%,流入土地的农户比例为25.17%;(2)影响农户土地流出意愿的主要因素是农地收入功能、外出务工劳动比例和耕地面积,农地收入功能越高,外出务工人数越少,耕地面积越多,农户的土地流出意愿越强;(3)影响农户土地流入意愿的主要因素是户主文化水平、农地政策了解程度、是否具备耕种能力、农地收入功能、耕地质量和村集体经济状况,户主文化水平越高,对农地政策越了解,耕种能力越强,农地收入越高,农户的农地流入意愿越强,而耕地质量越高,村集体经济状况越好,农户的农地流入意愿越弱。  相似文献   
12.
秋季断根和施肥对苹果幼树根系构型及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秋季断根、施肥对苹果幼树根系构型和生长发育的影响,为苹果早丰优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2-10,以3年生盆栽‘富士’苹果(Malus×domestica Borkh.)幼树为试材,以植株不进行任何处理为对照,设置断根、施用氮肥(以下简称施肥)和断根后施用氮肥(以下简称断根施肥)3个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苹果根系长度、根系体积、根长密度、不同直径根系长度、光合作用及生长情况等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断根施肥处理后树体根系长度、根长密度及根尖数显著增加,根系表面积、根系体积显著减少;直径≤1.0 mm的根系长度显著增加,直径1.0mm的根系长度减少。同时,断根施肥处理后叶片净光合速率增加了13.3%,蒸腾速率下降了2.3%,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了15.2%。另外,断根施肥处理还减少了长枝数、根冠比和平均叶面积,增加了短枝数。断根处理和施肥处理对苹果幼树根系构型、光合作用及生长也有一定影响,但对多数指标的影响均不如断根施肥处理显著。【结论】断根施肥处理可以显著提高苹果植株的光合作用,增加细根的数量和长度,其对于抑制营养生长,促进生殖生长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野菜是指没有经过驯化的野生植物,在野外尤其是在森林和灌木丛中自然生长。自古以来人们就有食用野菜的习惯,它作为一种潜在的食物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大多数的野菜是药食同源植物,内含一些特殊的生物活性物质,营养价值比普通蔬菜高,有益于人体健康。与栽培蔬菜相比,野菜更能适应生物和非生物胁迫,人工栽植野菜更利于野菜的商业化应用。近年来,随着广大消费者对天然食品需求的增加,有必要加强野菜资源的收集利用和商业化种植。浙江省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地区,气温适中,四季分明蕴含着丰富的野菜资源。本文根据浙江省消费野菜的习惯,针对浙江省野菜资源的现状,提出适宜开发应用的11种野菜,并指出野菜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以促进浙江省野菜综合利用与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试验采用Logistic、Von Bertallanffy和Gompertz 3种非线性生长模型对0~10周龄不同杂交组合即卡籽籽鹅(KZZ)、卡籽卡籽鹅(KZKZ)、卡卡籽鹅(KKZ)的早期体重生长发育规律进行生长曲线拟合与分析。结果表明:3种模型均能较好地拟合不同杂交组合鹅早期体重发育过程,拟合度均在0.99以上,其中以Logistic模型拟合度最高,为最佳模型;用Logistic模型估计不同杂交组合鹅体重的最大值,发现KKZ杂交组合鹅生长速度均快于KZKZ和KZZ杂交组合鹅,且与生产实践符合度最高。  相似文献   
15.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下,土地、劳动力、资金、设备、经营管理、信息等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和有效运行,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因土地是农业生产不可替代的生产资料,故农业规模经营在很大程度上指土地规模经营。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随着农业劳动力转移而出现的一种新现象,与土地的家庭承包经营并不矛盾,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6.
适宜超高压处理条件脱除大蒜臭味保持抗氧化和抑菌能力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了提升大蒜头产品的品质,该研究将超高压技术应用于大蒜头产品处理中,探究了在200、300、400、500 MPa压力条件下处理10 min,大蒜风味物质,尤其是含硫挥发性化合物的变化,同时考察超高压对大蒜主要活性成分大蒜素含量、抗氧化和抑菌能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超高压处理较于在95℃下60 s的蒸汽漂烫处理,不仅具有良好的杀菌作用,同时还可以去除大蒜中的刺激性风味,起到脱臭作用.大蒜经500 MPa处理后,主要蒜臭味嗅感物质二烯丙基二硫化物含量降低至30.69%,经过热处理的大蒜,二烯丙基二硫醚化合物则降低至54.68%,与超高压处理后的大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500 MPa处理后的大蒜中大蒜素浓度上升至0.079 mmol/L,高出热处理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铁离子还原能力较热处理组高出64.24%,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清除率高出热处理组28.68%,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经热处理后的大蒜均丧失全部抑菌能力,而超高压处理后的大蒜对不同种的细菌仍具有一定的抑菌能力,对黑曲霉的抑菌能力与无处理组无显著差异.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大蒜的抑菌能力与硫醚类化合物显著相关(r>0.884),与二烯丙基二硫醚、总酚含量未呈现显著相关,抗氧化能力未与硫醚类化合物含量、二烯丙基二硫醚、总酚呈显著相关趋势.研究结果为大蒜头产品的品质改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不同负载量对“翠冠”梨果实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翠冠"梨的优质化、标准化生产技术,对上海地区5年生、开心树形"翠冠"梨树进行了不同负载量对梨果实性状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负载量对"翠冠"梨的果实大小、产量和果实品质都有较明显的影响,随着负载量的减少,平均单果重、果实纵横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建议在"翠冠"梨生产中,在中等土壤肥力下,5年生"翠冠"梨树的负载量以70~90个/株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8.
为了追踪和探索海洋双壳贝类免疫研究的趋势与热点。本研究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核心期刊集收录的海洋双壳贝类免疫研究相关文献,利用CiteSpace和VOSviewer文献计量软件对2000—2022年发表的文献进行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通过对该研究领域内发文量和发文核心作者、关键词突现和聚类、文献共被引、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合作、期刊共被引分析,揭示了该领域内不同阶段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结果表明:海洋双壳贝类免疫研究经历了2个阶段,整体发文量呈现稳步增长趋势。国际上形成了以Song L S、Wang L L等为主的大核心作者群体,但各群体之间联系较为分散。研究热点聚焦于进化、信号通路、氧化应激、基因组学、转录组学、以及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等方向。预测转录组测序以及基因组功能注释研究仍然是海洋双壳贝类免疫研究领域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9.
非消化寡糖如壳寡糖、低聚木糖、果寡糖、大豆低聚糖等,它们本身不能被机体胃酸、胃酶降解吸收,但其具有多种生理功能。本文从降低血糖、血脂和血清胆固醇及提高动物机体免疫力、增强造血功能、促进矿物质元素吸收、改善消化道菌群结构、提高机体抗氧化功能等方面综述了近十年非消化寡糖的生理功能研究进展,并浅谈了其在家禽、猪、反刍动物、水产养殖、饲料工业、农业等多个领域的应用现状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应用DNDC模型模拟沟垄集雨种植对陕西省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DNDC模型分析沟垄集雨种植模式下农田水分和玉米产量的时空变化特征,为确定沟垄集雨种植技术的适宜区域以及该技术在陕西省农业生产中的进一步应用推广提供科学依据。利用陕西省2001-2010年19个气象站点观测资料,采用DNDC模型模拟沟垄集雨(PF)和传统平作(CK)种植下陕西省玉米田土壤水分和玉米产量。2001-2010年陕西省年均降雨量为609.2mm,且南至北呈现出逐渐递减的趋势,陕西南部地区的降雨量最高,其次是关中地区,陕西北部地区的降雨量最低。沟垄集雨种植模式下,土壤蒸发量从北至南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土壤蒸发量在170mm以下的地区分布在陕西省北部,土壤蒸发量在190mm以上的地区分布在陕西南部。和平作种植模式相比,沟垄集雨种植模式下,陕西北部富县、黄陵、洛川、黄龙和宜川5个县土壤储水量提高到145mm以上,陕西中部宝鸡、凤翔、岐山、扶风4个县(市)土壤储水量提高到126mm以上,陕西北部6个县和中部14个县玉米生长水分胁迫减弱;与平作相比,沟垄集雨模式下,陕西省大部分区域产量变异数降低,说明沟垄集雨技术能降低年际间降雨量变化对产量的影响,具有较强的稳产效应。沟垄集雨和平作种植模式下陕西10a玉米总产量分别为1 320万t和1 140万t,沟垄集雨较平作模式增产180万t,提高16%。沟垄集雨种植玉米的增产效应从北至南呈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与年均降雨量的空间分布规律相反,陕西北部年均降雨量低于500mm的地区增产效果最高,陕西南部年均降雨量高于800mm的地区,沟垄集雨种植模式对产量的提高具有负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