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2篇
林业   2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50篇
农作物   104篇
植物保护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为解析内生解淀粉芽胞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BEB33的生防机理,检测了该菌株脂肽类化合物合成相关基因,利用基质协助激光解吸附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分析了该菌株脂肽类化合物的种类,评价了脂肽类粗提物对香蕉枯萎病菌(FOC4)形态、镰刀菌酸合成的影响,以及粗提物对香蕉枯萎病的生防潜力分析。结果显示,BEB33基因组中编码有surfactin、fengycin、iturin和bacillomycin D 4种脂肽类物质合成酶基因。使用M9培养基发酵能产生surfactin、fengycin和bacillomycin D 3种脂肽类物质;脂肽类粗提物可导致香蕉枯萎病菌菌丝细胞膨大,细胞膜穿孔,镰刀菌酸产量降低70%;并发现脂肽类粗提物对香蕉枯萎病具有明显的防治效果。在不同处理中,枯萎病发病率分别降低47.67%、23.22%和36.56%,病情指数分别降低38.09、28.56和35.87。本文所获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利用该菌株进行香蕉枯萎病生防制剂的研发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2.
细菌性萎蔫病是世界范围内木薯种植中的重要病害,也是中国木薯种植中为害最严重的病害。前期研究发现铜基杀菌剂对国内木薯细菌性萎蔫病防效欠佳,随即开展了病菌抗铜性评价及抗铜相关基因簇的分子分析工作。评价了42个不同来源病原菌菌株对硫酸铜的抗性,发现其抑菌最低有效浓度均在1.35~1.75 mmol/L之间。通过和已报道黄单胞菌类抗铜相关基因的比对分析,发现来自广西的菌株GX11携带有cop TAB和Xme RSA2个抗铜基因簇。对来自南美州、非洲和亚洲67个菌株的基因组序列分析发现绝大多数菌株均带有这2个基因簇,聚类分析发现相关基因在菌株之间具高度的同源性。  相似文献   
63.
橡胶树重要品系对胶孢炭疽菌抗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橡胶树抗性种质的鉴定与利用是控制橡胶树炭疽病的一项重要措施。采用室内离体橡胶叶接种法、田间种质圃人工接种和自然发病条件下定期田间病害调查方法, 2011-2012年在海南省儋州开展46份重要橡胶树种质对胶孢炭疽菌病抗性鉴定和评价。把抗炭疽病程度划分为高度抗病(HR)、抗病(R)、中度感病(MS)、感病(S)和高度感病(HS)共5个级别,根据抗性评价结果分析得出:高度抗病(HR)类型的0份;抗病(R)类型8份, 占17.39%; 中度感病(MS)类型19份,占41.30%;感病(S)类型16份,占34.78%;高度感病(HS)类型3 份,占6.52%。筛选出的抗病品种,是今后可利用的抗性种质资源。本研究结果为炭疽病抗性种质资源的利用、培育及病害管理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64.
简述了非洲国家热带重要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班的筹备工作、执行情况、突发事件及处理、开班与结业典礼等相关工作的管理措施,就如何加强培训班的管理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5.
针对影响中国农业科研院所科研管理水平的要素,如科研管理人员素质、管理制度建设、科研档案管理等进行探讨,分析存在的问题,并从提高科研管理队伍素质、完善制度建设、加强科研档案管理等方面,提出提高农业科研单位科研管理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66.
利用3种药剂及其不同浓度对甜瓜细菌性果斑病(BFB)带菌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并调查药剂处理后种子发芽率、鲜重、根长、过氧化氢酶活性、丙二醛、发病率和嫁接后表现,结果表明,福尔马林100倍液和果腐净一号900倍液处理对甜瓜细菌性果斑病带菌种子消毒效果、生长等综合表现较优。  相似文献   
67.
橡胶树内生细菌多样性初探及拮抗菌株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严格的表面消毒后,从成年橡胶树各组织中分离47份内生细菌.各组织中的内生细菌数量和种类由多到少分别为树根、花序、树皮、叶柄、叶片和果实.以橡胶树多主棒孢病菌Corynespora cossiicola(Berk & Curt.)Wei和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为指示菌,从中筛选出有较好作用的2个菌株,菌落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征鉴定和16S rDNA序列分析表明它们是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和莫哈韦芽孢杆菌B.mojavensis.  相似文献   
68.
广西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病情调查与病原鉴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由多主棒孢(Corynespora cassiicola)引起的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是继南美叶疫病之后最具破坏性的橡胶树叶部病害,该病已在东南亚主要植胶国造成严重危害.本文首次报道了广西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病情调查结果,并通过病害诊断、病原菌基础生物学特性测定和分子分析,明确该病病原为多主棒孢病菌[Corynespora cassiicola(Berk et Curt.)Wei].  相似文献   
69.
根据已克隆植物NBS类抗病基因的保守结构域设计一对简并引物.以抗细菌性枯萎病木薯种质E1340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PCR扩增获得大小约0.5kb的产物。该产物克隆、测序后比对木薯基因组数据库,分别获取其上下游各1.7kb和2.0kb的序列,进行基因预测。预测结果表明,扩增到的序列位于一个预测基因内,该基因命名为SNBl。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编码986aa,具有NBS类抗病基因的结构特征,是一个假定的抗病基因,可能在木薯抗细菌性枯萎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0.
为了解MAPK信号途径中hog1基因在多主棒孢病菌(Corynespora cassiicola)侵染橡胶树过程中的作用,根据几种丝状真菌的hog1基因设计简并引物,采用PCR和RT-PCR的方法扩增巴西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菌CC01的hog1基因,并对其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同时还对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进行氨基酸序列比对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开放阅读框架为915 bp,编码304个氨基酸残基,包含6个内含子;该基因的氨基酸序列与小麦黄斑叶枯病菌(Pyrenophora tritici)MAPK HOG1(XP_001935555.1)、谷子弯孢病菌(Cochliobolus lunatus)MAP kinase ClK1(AFJ42499.1)等高度同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