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2篇
农学   13篇
  1篇
综合类   19篇
农作物   41篇
园艺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3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31.
以马铃薯品种黄麻子和中薯3号脱毒微型薯为外植体,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将来源于诸葛菜的抗逆相关转录因子ODREB2B基因导入马铃薯,并对遗传转化的影响因素进行优化。获得抗性植株黄麻子33株、中薯3号27株,经PCR-Southern杂交分析,两品种分别有16株和14株呈阳性,证明ODREB2B基因已整合到马铃薯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32.
蓝铜蛋白类似基因BcBCP1转化马铃薯及其抗旱性的改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马铃薯品种黄麻子为材料,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将来自耐旱物种厚叶旋蒴苣苔(Boea crassifolia)的蓝铜蛋白类似基因BcBCP1导入马铃薯,用4 mg•L-1草丁膦+150 mg•L-1头孢霉素筛选抗性芽,获得35株抗性植株,PCR检测14株为阳性,其中6株Southern杂交呈阳性,证明BcBCP1基因已整合到马铃薯的基因组中。通过对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和脯氨酸含量测定,证明转基因植株对水分胁迫的抗性比对照植株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33.
结合黑龙江省地温变化规律,以30份发芽率在20%~100%的玉米杂交种种子为试验材料,以田间出苗率作为种子真实活力值,设64个变温处理组合,室内检测种子发芽率作为活力值,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并建立适合黑龙江省玉米种子活力快速室内测定方法。结果表明,采用10℃处理5d后再25℃处理5d的变温处理组合获得的参试材料种子活力值与田间种子活力值存在极显著正相关(r=0.95),该组合处理在参试组合中测定周期最短,是种子活力快速检测的适宜方法。  相似文献   
34.
通过花粉管通道法将脱水素基因BDN1转入玉米自交系合344中,并对转化后代进行PCR和RT-PCR分子检测以及耐盐性功能鉴定,筛选耐盐性较高的转基因玉米新种质.结果表明,实验共获得88株T0代除草剂抗性植株,其中31株PCR检测呈阳性,14株RT-PCR检测呈阳性,对T4代转基因株系苗期进行300 mmol/L NaCl溶液的盐胁迫处理, 2个转基因株系耐盐性比对照提高两个级别.  相似文献   
35.
苗期PCR检测玉米丝黑穗病的取样时期及部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2份抗病及2份感病玉米自交系为试验材料,模拟玉米丝黑穗病适宜的侵染及田间发病条件,采用室内菌土接种方法培养玉米幼苗,通过PCR检测病原菌侵染率,研究苗期PCR检测抗、感玉米自交系的最佳取样时期和检测部位.结果表明,SSR标记SR3可用于玉米丝黑穗病室内接种鉴定;同一自交系不同的取样时期叶鞘侵染率均显著高于叶片侵染率;感病自交系与抗病自交系三叶期第3叶叶鞘的PCR侵染率差值极显著高于其他取样时期和取样部位,且该期4份自交系的侵染率与田间接种条件下的发病率呈显著正相关,为鉴别抗感自交系最佳的取样时期和部位.  相似文献   
36.
以转来自耐盐植物异苞滨藜的甜菜碱醛脱氢酶基因(BADH)玉米T8代株系BZ-136及受体对照自交系郑58(耐盐)为试材,采用盆栽种植方法,分析转基因植株中外源基因的表达情况,检测耐盐相关生理指标。结果表明,转基因株系BZ-136中的BADH酶活性及甜菜碱含量显著高于受体对照,随着盐胁迫时间的延长,其表达量先增加后减少,在胁迫7 d时分别达到了最大值。转基因株系幼苗株高和干重从盐胁迫第3天开始显著高于对照,鲜重和含水量在胁迫第5天和第7天时转基因株系显著高于对照;转基因株系根总体积显著高于对照,直径和根尖数在胁迫第5天时显著高于对照;转基因株系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均低于对照,分别在胁迫第3天和第7天开始达显著差异,叶绿素含量高于受体对照,从第3天开始二者差异达显著水平。由于外源BADH基因的表达显著提高了基因株系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37.
早熟玉米群体选系对丝黑穗病的抗性评价及杂种优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田间人工接种鉴定技术对早熟加拿大玉米群体直接选系材料进行抗玉米丝黑穗病的评价,并采用NCⅡ遗传交配设计研究加拿大玉米群体选系的杂种优势关系。结果表明,61份群体选系中抗病材料占85.2%,无高感材料,整体表现抗玉米丝黑穗病;群体选系中EP17-11、EP17-13、EP25-1、EP9-3、EP17-4等10个自交系产量一般配合力(GCA)效应较高,利用潜力较大,可以用来组配较高产的组合;根据单株产量特殊配合力(SCA)效应可以将61个加拿大群体选系划分为7个类群,即与K10遗传关系较近的群体选系有10个,与KF53遗传关系较近的有5个,与KL298遗传关系较近的有11个,与甸11A遗传关系较近的有10个,与东46遗传关系较近的有10个,与合344遗传关系较近的有10个,与京七遗传关系较近的选系有5个;Reid群和加拿大玉米群体选系间具有较好的杂种优势关系,表现出较高的增产作用。这些群体选系在我国早熟玉米抗病育种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8.
以197份玉米自交系为试材,人工加速老化后进行标准发芽试验,检测种子耐储性相关表型性状,结合平均分布于玉米基因组的SNP标记进行关联分析,挖掘关联SNP位点和候选基因。结果表明,共检测出8个与相对发芽势(RGE)、相对发芽指数(RGI)、相对活力指数(RVI)和相对简易活力指数(RSVI)等性状呈显著关联的SNP位点(P<0.000 1),分布于染色体bin1.08、bin3.08、bin4.03、bin4.05和bin6.05区域;PZE-104063000、PZE-104064763和PZE-106085414这3个SNP位点均与2个性状关联。预测到7个候选基因,分别与纤维素合成酶活性、翻译起始因子、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活性、磷酸二酯酶活性、类囊体膜组分、脂肪酸生物合成酰基转运活性和微管有关组分等相关。  相似文献   
39.
试验以Vangal、波C、讷16、春薯4号和内薯7号5个马铃薯品种(系)为材料,研究不同培养基添加物硝酸银、活性炭、马铃薯提取液对马铃薯花药培养的褐化率和愈伤诱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基中加入20mg·L-1硝酸银、0.5g·L-1活性炭和50g·L-1马铃薯提取液能够提高马铃薯花药愈伤诱导率,同时褐化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40.
试验以32份转BcWRKY1转录因子基因的玉米株系为材料,针对不同受体材料筛选出耐盐性鉴定浓度,通过苗情观察和生理生化指标对转基因株系进行耐盐性鉴定,建立转基因玉米苗期耐盐性鉴定的方法,同时筛选耐盐性强的玉米新种质,为玉米抗逆性育种提供种质资源。结果表明,耐盐性筛选及鉴定的NaCl适宜浓度为300mmol/L。依据苗情观察评价方法,23份转基因材料耐盐性比受体对照提高了一个级别;依据苗期生理生化指标变化情况,建立了转基因后代株系耐盐性比对照提高程度的评定方法。32份试材中耐盐性比对照提高3级的株系有3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