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0篇
农学   20篇
  4篇
综合类   61篇
农作物   35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01.
优质超级稻泰优99的选育及泸恢1345遗传潜势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泰优99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粟研究所利用四川农业大学选育的优质籼型不育系D62A与自育籼粳交恢复系泸恢1345组配的优质超级杂交水稻新组合,在2003—2005a重庆区试中,泰优99连续3a均比对照汕优63增产9%以上,且米质达国标三级优米标准,于2006年6月通过了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配合力分析表明,泸恢1345结实率、千粒重、单穗重及单株产量的一般配合力较高,D62A/泸恢1345单株穗数及单株产量的特殊配合力及总配合力效应高。选育思路:在籼型高配合力恢复系遗传背景中渗入部分粳稻血缘,以扩大遗传差异提高杂种优势水平为基础;在保证有效穗和每穗着粒数的前提下,以提高杂交稻组合结实率和千粒重为突破口;在较高产量水平基础上,充分利用四川优质不育系资源协调高产与优质的矛盾。  相似文献   
102.
杂交水稻新组合K优1345是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自育不育系K22A与自育籼粳交恢复系泸恢1345组配而成的高产中籼迟熟组合。K22A、泸恢1345已经申请品种权保护,品种权号分别是CNA20000106.X和CNA20020267.7。经过多年试验、试种和示范,表现出产量高、抗病性较强、综合性状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3.
籼型光敏核不育系间杂交后代的育性表达及选育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育性基因与农垦58S等位,但育性转换特性和光周期反应有显著差异的两个灿型光敏核不育系间杂交,杂交后代在同一选择方法下,世代间、同一世代株系间育性表达差异甚大,但能筛选出育性表现优于双亲的株系,表明了光敏核不育基因间互作的复杂性和强化长日低温、短日高温选择压对选育温度钝感的籼型光敏核不育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4.
105.
利用聚类分析方法将早熟恢复系402的53个体培后代测交F1分为5类.方差分析表明:各类F1不仅主要农艺性状间有较大差异,而且播始天数、结实率和千粒重3个性状均值均极显著低于亲本测交F1,除Ⅳ类外,其余各类单株粒重均值极显著高于亲本测交F1.相关分析结果,体培后代测交F1的单株有效穗、实粒数及着粒数3个性状与单株粒重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该文还讨论了体培后代测交F1的筛选方法.  相似文献   
106.
本文比较了GYBT突变体1103S与GYBT回复突变体96024的性状差异。结果表明:在自然变温及人工控温诱导下,1103S要表达间段失绿性状(Green-yellow band trait,GYBT),而96024不表达。两者的育性转换特性、多数农艺及谷粒性状无明显差异,但叶片性状存在显著差异。两者的正常绿叶的叶绿素含量及a/b值、叶片游离氨基酸组分及含量也无明显差异。当GYBT表达时,1103S叶绿素含量比96024低77.49%,叶绿素a/b值比96024高58.99%。1103S和96024是研究GYBT较为理想的近等基因系。  相似文献   
107.
水稻早熟恢复系体细胞无性系测交F1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聚类分析方法将早熟恢复系402的53个体系后代测交F1分为5类。方差分析表明:各类F1不仅主要农艺性状间有较大差异,而且播始天数、结实率和千粒重3个性状均值均极显著低于亲本测交F1,除Ⅳ类外,其余各类单株粒重均值极显著高于亲本测交F1。相关分析结果,体培后代测交F1的单株有效穗、实粒数及着粒数3个性状与单株粒重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该文还讨论了体培后代测交F1的筛选方法。  相似文献   
108.
采用包括遗传主效和基因型与环境互作的遗传模型和统计方法,以7个籼型不育系与4个籼型、1个籼粳交偏籼型及1个籼粳交偏粳型恢复系按NCⅡ交配设计配制42个组合2个播期资料,分析各类杂交稻不同生育期干物质累积的基因效应,用聚类方法分析基因型间的遗传差异。聚类分析将42组合分为3大类,Ⅰ类组合干重的遗传由双亲共同控制,Ⅱ类组合干重的遗传主要受不育系控制,Ⅱ类组合干重的遗传主要受恢复系控制。亚种间组合干物质累积特点与品种间组合有较大差异。1103S、珍汕97A及明恢63可作为改良干重性状的优良亲本。  相似文献   
109.
黄山毛峰茶清洁化种植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NY5196-2002、NY5199-2002、GB19460-2004及欧盟IMO标准要求,系统总结了黄山毛峰茶在基地选择、种植、管理全程清洁化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110.
采用包括遗传主效和基因型与环境互作的遗传模型和统计方法,以7个籼型不育系与4个籼型、1个籼粳交偏籼型及1个籼粳交偏粳型恢复系按NCⅡ交配设计配制42个组合2个播期资料,分析各类杂交稻不同生育期干物质累积的基因效应。结果表明,抽穗期及成熟期营养器官干重、成熟期穗干重和总干重均由基因加性、显性、加性×环境互作及显性×环境互作效应共同控制,抽穗期穗干重仅由基因加性效应和显性×环境互作效应控制,组合间抽穗期总干重的遗传差异不显著。除茎干重外,其余干重性状总狭义遗传力(h2N h2NE)有随生育进程逐渐提高趋势,成熟期总狭义遗传力排序为叶干重(57.39%)>鞘干重(52.25%)>成熟期总干重(45.51%)>茎干重(42.84%)>穗干重(23.7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