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3篇
林业   5篇
农学   3篇
  2篇
综合类   78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27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以南方红豆杉的枝、叶、果实为材料,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6种紫杉烷类化合物(紫杉醇、三尖杉宁碱、7–表–10–去乙酰紫杉醇、7–表–紫杉醇、巴卡亭III、10–去乙酰巴卡亭III)含量的方法。结果表明:以甲醇–乙腈–水(体积比为25∶36∶39)为流动相,等度洗脱,检测波长227 nm,6种紫杉烷类化合物在35 min内完全分离;南方红豆杉的枝、叶、果实中6种紫杉烷类化合物含量存在差异,其中,紫杉醇和7–表–10–去乙酰紫杉醇在种胚中含量最高,分别为866.47、722.50μg/g,10–去乙酰巴卡亭III、巴卡亭III和7–表–紫杉醇在叶中的含量最高,分别为301.20、234.08、11.74μg/g,三尖杉宁碱含量最高的部位是枝,为392.69μg/g。  相似文献   
62.
以玉泉冬枣为试材,设4种施肥处理:A,株施生物菌剂1 kg+硫基复合肥0.5 kg;B,株施生物菌肥1 kg+硫基复合肥0.5 kg;C,株施生物菌肥0.5 kg+生物菌剂0.5 kg+硫基复合肥0.5 kg;D,株施腐熟鸡粪1.0 kg+硫基复合肥0.5 kg,研究不同肥料对玉泉冬枣光合特性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玉泉冬枣生长季节的净光合速率季度平均值以B处理最高,C处理的最低;B处理的单果质量(17.09 g)最大,单位面积产量(14 025 kg/hm~2)最高;B处理的还原糖含量(10.34%)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2.8%)最高,A处理的糖(固)酸比(41.25/89.58)最高,D处理的V–C含量(4.33 mg/g)最高,C处理的可滴定酸含量(0.28%)最高;品质综合评价模型分析表明,B处理的得分(1.824 6)最高,品质最佳,C处理的得分(–0.329 9)最低,品质最差;各处理的果实产量、品质排序与整个生育期净光合速率的平均值大小排序一致。综合试验结果,B处理对改善玉泉冬枣的光合作用及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3.
湘西猕猴桃种植基地土壤和猕猴桃中重金属积累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湘西主要猕猴桃种植基地的土壤和猕猴桃植株中 As、Pb、Hg、Cd、Cr 等重金属的累积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6 个猕猴桃种植地区的土壤中重金属积累均不明显,湘西有 1 地区土壤中镉(4.900 mg·kg-1)、汞(0.634 mg·kg-1)含量有所超标外,其余各地区各重金属含量均在国家标准范围以下;同时各地区重金属的综合污染指数 P均远小于 0.7,有 5 处基地无重金属污染现象发生,符合绿色猕猴桃种植基地土壤所需标准,可以安全生产。各地区猕猴桃枝干、叶片中各种重金属(镉、汞除外)的含量都很小;猕猴桃对土壤中重金属镉具有较强的吸收能力,其枝干中镉含量达到 12.73%。6 个地区猕猴桃果实中各重金属的含量都低于或远低于国家标准值,属于无污染的绿色水果。通过综合分析可得,湘西猕猴桃主要种植地土壤状况良好,果实无重金属残留现象。  相似文献   
64.
超临界CO2 萃取西番莲籽油及其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超临界CO2 萃取西番莲( Passiflora edulis Sims. ) 籽油的技术体系,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西番莲籽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超临界CO2 萃取西番莲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 萃取压力30MPa, 萃取温度45℃, 分离温度40℃, 萃取时间70 min, 在此条件下油脂萃取率为28.4%。GC - MS分析的结果显示, 西番莲籽油的主要成分是脂肪酸和不饱和烃类。饱和脂肪酸以棕榈酸为主, 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是亚油酸和亚油酸乙酯, 占脂肪酸总量的75.8%; 不饱和烃类主要是角鲨烯, 含量为17.4%。  相似文献   
65.
以3年生‘金红’猕猴桃为试验材料,设置5种不同浓度的花粉悬浊液,以对花授粉为对照,比较坐果率、单果重、果形指数、可溶性固形物、总酸、总糖和维生素C含量等果实指标。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花粉悬浊液对‘金红’猕猴桃果实的不同指标有不同效果。经过综合分析,T1处理(0.02g/m L羧甲基纤维素钠+1g/m L蔗糖+0.01g/m L硼酸+0.1g/m L商品花粉)的效果最好,其坐果率为73.11%;纵径、横径分别为5.47cm和4.16cm;果形指数为1.31;单果重为58.42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20%;总酸含量为0.6%;总糖含量为11.8%;维生素C含量为1.42mg/g;干物质含量为21%。  相似文献   
66.
不同预冷处理对猕猴桃果实冷藏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延缓猕猴桃果实的后熟软化,以中华猕猴桃品种翠玉和美味猕猴桃品种米良1号为试材,研究3种预冷处理(间歇预冷处理:0 ℃预冷1 d后再于20 ℃预冷1 d,最后入冷库贮藏;室温预冷处理:20 ℃预冷2 d后入冷库贮藏;对照:不经预冷处理直接入冷库贮藏.冷库温度(0±0.5) ℃,相对湿度90%~95%)对猕猴桃果实贮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预冷处理对猕猴桃的贮藏效果有明显影响,翠玉经室温预冷处理的贮藏效果最好,贮藏90 d时的果肉硬度(2.0 kg/cm2)和好果率(68.0%)均显著高于对照(1.5 kg/cm2,60.0%),软果率(54.0%)显著低于对照(62.0%);米良1号以间歇预冷处理的贮藏效果最好,贮藏60 d时的果肉硬度(1.7 kg/cm2)和好果率(70.0%)均显著高于对照(1.5 kg/cm2,64.0%),而软果率与对照相同 (36.0%).  相似文献   
67.
提高果实耐贮性是促进沁香猕猴桃产业化的关键技术之一,为此作者以5年生沁香猕猴桃树为试材,进行采前喷钙及采后使用乙烯吸附剂处理试验.结果表明,采前喷钙处理和采后乙烯吸附剂处理均能有效保持果实硬度,推迟呼吸跃变到来,延长果实贮藏时间.同时,各处理均不影响果实品质,保持果实风味.  相似文献   
68.
石浩  王仁才  王芳芳  王琰  卜范文  周倩 《核农学报》2020,34(11):2425-2434
为探究猕猴桃果实采后软腐病害的主要病原菌及其生长特性,2017年9月于湖南凤凰县猕猴桃基地采集具有软腐病症状的100个果实病样,取患病猕猴桃病健交界处果肉,进行病原菌的分离纯化、菌株形态学观察、病原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试验,同时分析不同培养基、碳源、氮源、温度和pH值对病原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菌种鉴定为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和间座壳菌(拟茎点霉菌有性态,Diaporthe phaseolorum)。两种菌在PSA、YPGA、PDA、SDA培养基的生长速度均较快,葡萄座腔菌和间座壳菌生长速率分别在16.1~18.6 mm·d-1和13.9~16.5 mm·d-1之间,且菌丝密度均较稠密。淀粉、蔗糖和麦芽糖作为碳源时,病原菌生长效果较好,葡萄座腔菌和间座壳菌生长速率分别在15.9~17.7 mm·d-1和12.4~16.4 mm·d-1之间。酵母粉、蛋白胨、甘氨酸作为氮源时,较适宜葡萄座腔菌和间座壳菌生长,两病原菌生长速率分别在11.0 mm·d-1左右和9.5 mm·d-1左右,但较未添加氮源培养基仅提高了7%左右。此外,葡萄座腔菌和间座壳菌的最适pH值为5~7,最适温度为25~30℃,菌种致死温度为85℃左右。本研究结果对猕猴桃软腐病病原菌的鉴定及对猕猴桃贮藏过程中软腐病害的绿色防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9.
2017年5月至2018年9月,对湖南衡阳地区4个冬枣生产基地进行病害调查,采集发病率较高的病害样品进行病原鉴定。调查结果显示,衡阳地区冬枣病害主要有灰霉病、疮痂病、褐头病、炭疽病、枣疯病、缩果病、白绢病、枣果褐斑病,其中,缩果病、枣果褐斑病发病率较高,分别为9.2%和20.8%,其他病害发病率低于5%。缩果病多发于果实膨大期,一般从果实腰部开始出现皱纹,病部变红皱缩,后期扩展到果柄至整果;枣果褐斑病多发于果实膨大期,果面有褐色斑点,圆形,后期病斑中央渐灰白色,不影响果肉品质。鉴定冬枣缩果病、枣果褐斑病病原菌分别为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和极细枝孢霉(Cladosporium tenuissimum)。  相似文献   
70.
【目的】为寻找对猕猴桃果实软腐病主要病原菌具有较佳抑菌效果的植物源保鲜剂(植物提取物),以促进猕猴桃产业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方法】以猕猴桃葡萄座腔菌和间座壳菌为供试真菌,选择120种具有抗菌抑菌作用的药用植物的丙酮提取物,采用牛津杯法对其离体抑菌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在供试药材(生药)提取物的质量浓度为1.0 g/mL的条件下进行初筛,得到了20余种具有较强抑菌作用的植物品种;在以丁香、肉桂、零陵香、黄芩、油茶粕、广藿香、石菖蒲、迷迭香、黄连、凤仙透骨草、山苍子等植物的提取物处理后,2种病原真菌的抑菌圈直径均可达15 mm以上;其中丁香和肉桂的抑菌效果最好,其生药提取物的最低抑菌浓度和最低杀菌浓度均较低,分别为3.125与62.5 mg/mL;其次是细辛、葡萄籽、川芎、毛蕨、苦参、麻黄根、皂角刺、荆芥、独活、杜仲、五加皮等物种,其生药提取物的最低抑菌浓度和最低杀菌浓度分别约为10.0、150 mg/mL。当肉桂、丁香、黄芩提取物的浓度达到2.0 mg/mL时,此3种植物提取物处理组的间座壳菌菌丝干质量均在0.05 mg以下,而其葡萄座腔菌菌丝干质量均在0.1 mg以下;当提取物的处理浓度达到2.0 mg/mL时,肉桂、丁香、黄芩提取物处理组的果实发病率与对照之间分别大约相差31.94%、41.24%、37.60%,说明各处理均能有效降低猕猴桃果实的发病率。【结论】植物提取物作为一种新型植物源保鲜剂为猕猴桃果实长期高效、绿色、环保贮藏提供了方向,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