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3篇
农学   60篇
  2篇
综合类   111篇
农作物   10篇
园艺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51.
以珍汕97B为遗传背景的两个卷叶近等基因系分别与明恢63所配叶片为半卷及平展的杂交组合为材料,进行栽培密度试验,对其叶片姿态及群体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卷叶性状可显著降低叶片的披垂程度,减少叶片投影面积,增加群体上层叶面积的比例,改善群体内部透光状况。并且使群体叶面积系数偏小,卷叶群体成穗数偏少,但通  相似文献   
152.
水稻叶角的激素调控及其作用途径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同品种和肥料处理的叶角与内源激素含量存在下列关系:玉米素含量低,赤霉素含量高时叶片披垂、叶角较大:而玉米素含量高、赤霉素含量低时叶片挺立、叶角较小。施用外源玉米素、赤霉素对叶角的影响验证了这一结果;施用生长素及多效唑、三碘苯甲酸亦显著影响叶角。各处理叶成分、叶结构与叶角的关系表现为:当叶结构物质和贮藏物质含量高、叶机械组织发达时叶角较小;反之叶角较大。根据内、外源激素作用的一致性可以认为:激素通过叶结构物质、叶机械组织的变化而影响叶角。  相似文献   
153.
水稻各生育期不同土壤水势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0,自引:4,他引:40  
 用张力计监测并依此严格控制试验盆钵的土水势,研究水稻中熟品种(组合)汕优63和盐粳2号各生育期低土壤水势对产量形成的影响。其结果为:出穗前各生育期对低土壤水势反应的敏感顺序为,分蘖盛期 > 生殖细胞形成期 > 枝梗分化期 > 分蘖末期 > 花粉粒充实期,在分蘖盛期与生殖细胞形成期土水势长期低于-0.025MPa,则明显减产;结实期间对低土壤水势反应最敏感的时期为籽粒灌浆初期,籽粒灌浆末期较低的土水势( > -0.016MPa)有促进籽粒灌浆的倾向;减数分裂期,随土水势的下降,颖花退化率提高,产量线性减低,土水势对产量的影响与土壤质地(砂壤、中壤)无互作效应。  相似文献   
154.
苏中地区直播水稻的群体生产力及氮肥运筹的效应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近年来直播水稻在江苏等地区扩展迅速,但其栽培和育种的专项研究很少。本研究对江苏省苏中地区直播稻生产力水平进行了调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实施水稻直播栽培模式下氮肥施用量和运筹比例试验,探讨直播水稻群体生长和产量形成对氮肥施用的反应特征。调查结果显示,苏中地区普通农户直播水稻的产量平均为7 710 kg hm-2,显著低于机插和人工移栽稻,直播稻氮肥施用量一般在270 kg N hm-2之上,氮肥不合理施用的现象普遍存在。小区试验表明,施氮量和氮肥运筹比例均对直播稻产量有显著影响,氮肥施用量主要通过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对产量发挥作用,而氮肥运筹比例主要对每穗粒数产生影响。在本试验条件下,氮肥施用量270 kg N hm-2,基肥∶分蘖肥∶穗肥=4∶3∶3的产量最高。在上述施肥条件下,直播水稻群体结构较为合理,个体和群体的物质生产量均处于较高水平,结实期物质生产能力较强,经济系数表现合理的较高水平(0.53左右),同时有相对较好的抗倒性能。对直播水稻的增产途径和高产群体特征进行了较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55.
杂交稻米的直链淀粉含量与米饭口感粘度硬度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通过对若干组直链淀粉含量相近或有明显差异的杂交稻和常规稻米饭品尝口感粘、硬度的分析,结果表明:杂交稻米的平均直链淀粉含量仍是制约米饭口感粘、硬度的重要因子,但其制约力明显低于对常规稻的制约力;在直链淀粉含量相近的情况下,杂交稻较同亚种的常规稻米饭口感偏粘、偏软,亚种间杂交稻与籼型常规稻相比情况亦如此  相似文献   
156.
关于杂交水稻结实率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杂交水稻自试种和大面积推广以来,经过七年实践,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及大多数年份,均表现结实率较低.为了探明成因,寻求措施,扬长克短,我们对杂交水稻南优3号及其父本恢复系IR—661的结实特性进行了比较形态、比较生理和控制技术的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择要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7.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10种除草剂对水稻生长及对“小粒穗”形成的影响。 在土壤处理中,用药处理后10、20 d,乙草胺225、337.5 g/hm2处理和乙草胺225 g/hm2+苄嘧磺隆22.5 g/hm2混用处理显著地 (P=0.05)抑制水稻株高,但并不影响分蘖发生,到用药后40 d,土壤处理药剂处理的水稻株高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在处理后10、20 d, 氯磺隆0.375、0.75、1.5 g/hm2处理可显著(P=0.05)影响水稻株高,而甲磺隆0.75、1.5 g/hm2处理在用药后30、40 d仍显著影响水稻株高,氯磺隆1.5 g/hm2和甲磺隆0.75、1.5 g/hm2在药后10、20 d也显著地影响水稻茎蘖数,但在药后40 d两药剂处理与对照均无显著差异。茎叶处理中,药剂处理对水稻株高、分蘖产生无显著的抑制作用。同时, 除草剂处理基本上不对水稻结实性产生影响,并未发现典型的“小粒穗”,表明稻田使用除草剂不是引起水稻“小粒穗”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58.
1997~ 1998年对不同地区送鉴水稻广亲和材料进行了亲和性鉴定、分类与亲和谱分析。经鉴定广亲和性为“中”级以上的材料共 12份 ,其中 :T46 1、16 11、6 30 0 4、零轮、86 7s-15份材料的广亲和性为“优”级。作亲和谱测验的 4份广亲和性“优”级材料 ,其中 3份亲和谱等级为“宽广” ,1份为“中等”。  相似文献   
159.
水稻籽粒充实程度的指标研究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4  
选用籽粒充实程度有明显差异的籼,粳及亚种间杂种材料各12份,对其籽粒充实程度进行5级评分。以此为基准,计算其与谷粒充实率即(受精粒千粒重/饱谷千粒重)×100%、谷粒厚度/谷粒投影而积,受精谷粒容重与比重、糙米容重与比重等6项指标实测值的简单相关与秩次相关,结果表明;3类材料均以谷粒充实率与评定等级的相关系数最高,且在大多数情况下显或极显高于其它指标,谷粒充实率有明确,合理的专业意义,能与产量  相似文献   
160.
水稻颖壳叶绿素含量与籽粒灌浆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4个类型水稻品种为例,对开花后水稻颖壳的叶绿素含量变化与籽粒灌浆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开花当天强势粒的颖壳叶绿素含量高于势弱,但开花10d后强势粒颖壳叶绿素含量下降,弱势粒颖壳叶绿素含量下降慢,开花后颖壳叶绿素含量的变化与籽粒与籽粒尤其是弱势粒的灌浆之间存在着很密切的关系,强,弱势粒颖壳最大的叶绿素含量的差异与最终粒重差异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在开花授粉后,套不透明袋能显著降低谷粒的千粒重,据此推测,水稻颖壳的叶绿素可能参与了光合作用并对最终粒重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