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12篇
农作物   6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稻旱育抛植的密肥运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旱育抛植的密肥运筹技术邱泽森,刘学良,曹文武(江苏省农林厅作栽站南京210009)(江苏省六合县大圣乡农技站)水稻旱育抛植技术克服了塑盘抛秧限制秧龄的弊端,同时节省了秧盘费用,是旱育稀植与抛秧有机结合的新技术。该技术具有早发、快发和高产、高效的优...  相似文献   
2.
稻田养蟹是将种植业与养殖业有机结合在同一田块中的一种立体农业模式,是发展“三高一创”(高产、高效、高质、创汇)农业,实现粮经并举、稳粮增效、利国富民的重大举措,目前已受到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
F A 旱地龙能减缓土壤缺水干旱胁迫下秧苗叶片相对含水量的减少,明显提高秧苗的抗旱性。在干旱胁迫过程中,经 F A 旱地龙处理的秧苗叶片中 S O D、 C A T 活性和抗坏血酸、脯氨酸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 M D A 含量则低于对照。这些结果表明,减缓干旱胁迫条件下秧苗叶片 S O D、 C A T 活性和抗坏血酸含量的降低,促进脯氨酸的积累,减少 M D A 的积累,是 F A 旱地龙提高旱育秧苗抗旱能力的重要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4.
水稻抛秧技术的推广,结束了水稻栽插“脸朝黄土背朝天,弯腰曲背几千年”的历史,大幅度地减轻了劳动强度,是稻作技术的一项创新和改革。然而,目前该技术主要以塑盘抛秧为主,农民一次性投八较大,且塑盘育秧秧龄受到限制,不适用于中、大苗,从而影响了这一技术的推广规模与速度。而肥床旱育秧矮壮多蘖,“爆发力”强,且苗床疏松,拔秧方便,也适于抛栽。  相似文献   
5.
江苏省推出“九五”粮食生产八大工程省农林厅确定一批重点推广的科技成果项目“九五”期间,江苏省粮食生产将推广一批先进实用的科技成果,重点组织实施八项“技术工程”:1.水稻“512”工程即推广水稻抛秧500万亩,肥床旱育稀植1000万亩,群体质量栽培20...  相似文献   
6.
农业信息技术发展的瓶颈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复方生化制剂在小麦上的应用效果王龙俊,邱泽森,束林华(江苏省农林厅作栽站南京210009)80年代以来,农作物生化制剂作为一项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的增产措施,在大面积生产上已得到广泛应用。例如,强力增产素、丰产灵等在江苏省累计应用已达上亿亩次,取得...  相似文献   
8.
适当减少前期用肥,增加后期穗粒肥(穗粒肥占总施肥量的40-50%),叶面积指数下降,抽穗至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增加,穗型增大,结实率和千粒重提高,有利于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9.
稻麦棉高产群体质量的主要指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明了经济器官生长充实期群体干物质积累量是群体质量的本质特征,库容量是群体的经济质量指标,库/源比是群体质量的综合生理指标;成穗率或结铃率是群体质量的核心指标。  相似文献   
10.
积极稳妥地推进基本粳稻化工程,是江苏发展“三高”农业的重要举措。90年代以来,全省基本粳稻化工程进展较快。1995年,粳稻种植面积为1275万公顷,占水稻面积的56.7%,1996年种植面积达1449万公顷,占水稻面积的62%。粳稻种植面积的扩大,有力促进了江苏水稻单产的提高和总产的增加。据对盐城、扬州、淮阴、连云港、徐州、宿迁、泰州等市的调查,1996年水稻公顷产量达8295kg,比1995年增255kg。其中粳稻公顷产量达8520kg,比上年提高495kg,充分显示了粳稻的高产、优质、高效优势。(-)基本粳稻化的动因80年代,江苏的南部稻区逐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