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0篇
农学   21篇
  16篇
综合类   35篇
农作物   7篇
畜牧兽医   29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71.
豆科–燕麦间作对作物光合特性及籽粒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进一步揭示豆科燕麦间作体系中作物产量优势的光合机制,设置燕麦单作、大豆单作、花生单作、大豆燕麦间作和花生燕麦间作试验,在不施氮肥的条件下,调查大豆、花生同燕麦的产量、功能叶片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及光合特性。结果表明,与单作相比,大豆–燕麦和花生–燕麦间作优势明显,土地当量比(LER)分别为1.41~1.63和1.31~1.52。同大豆间作的燕麦除单株粒重及千粒重外,其他各产量构成因子均增加;同花生间作的燕麦各产量构成因子均高于单作燕麦,其中小穗数、穗粒数、单株粒重与单作相比差异显著;间作提高了大豆各产量构成因子,但降低了花生的结荚数及单株粒重。间作提高了燕麦的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改变了叶绿素构成,使燕麦衰老延缓;间作对大豆的相对叶绿素含量及净光合速率均无显著影响;在燕麦孕穗后期至抽穗期,间作花生净光合速率显著高于单作。在不施氮肥的条件下,间作体系均明显优于单作,其中燕麦花生间作体系显著促进了燕麦的生长发育,大豆燕麦间作体系对燕麦、大豆均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2.
利用氯仿熏蒸浸提法研究了南方双季稻区6种母质发育的土壤种植黑麦草(Lolium multiflroum Lam.)作为冬季覆盖作物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周年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类型对微生物量碳、氮影响显著(P<0.05).其中板页岩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最高,为450.8mg/kg;河沙泥微生物量碳最低,为60.8mg/l(g,由大到小排列为:板页岩>紫土>花岗岩>红壤>石灰岩>河沙泥.不同取样时期内土壤微生物性状有显著差异(P<0.05),种植黑麦草各处理比对照(冬闲)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微生物量碳、氮.所有处理表现出相似的微生物量周年变化趋势:水稻成熟期高于分蘖期(P<0.05),晚稻生长季节大于早稻季节.土壤微生物量受土壤类型、土壤营养元素含量和种植制度的综合影响,微生物活动与作物生长有关.冬季种植黑麦草可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微生物量(P<0.05),在有机质分解快、有效养分含量低的土壤中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73.
加速建设我国农区草业的认识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对我国农区种草历史、农区种草可行性、农区种草前景以及目前草产品市场行情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认为发展农区草为可以改善家畜营养,增加土壤肥力,提高农民收入,减轻北方天然草场压力;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发展农区草业宜采取策略,坚持典型示范,实施产业化以及产品质量原则。未来发展中还要加强人才培养,由此带动农区草业发展。  相似文献   
74.
陆地棉优质新种质主要经济性状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两个陆地棉型优质新种质— 95 42 2系和 95 1 78系同鲁棉 1 4号、中棉所 1 6号和Acala4 42共 5个亲本配成 5× 5 =2 5个杂交组合 ,按Criffing方法 1、模式Ⅰ设计分析了F1 纤维长度、纤维强度、马克隆值、皮棉产量、衣分率、单株铃数、单铃重和籽指共 8个主要经济性状的配合力、遗传力。经分析 ,3个纤维品质性状的遗传主要受加性效应控制。纤维长度的加性效应远比非加性效应的作用重要 ,并估算出较高的广义遗传力 (94 8% )。加性效应为控制马克隆值遗传最主要的成份 ,非加性效应虽占比重小 ,但特殊配合力仍达极显著水平 ,马克隆值的广义遗传力较高 (84 1 5 % )。纤维强度为加性效应所控制 ,非加性效应作用微小。 5个产量性状的广义遗传力中等偏下 ,其中以皮棉产量最高 (6 5 31 % ) ,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效应方差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75.
保水剂和负压供水对玉米生理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一种负水头供水控水系统,通过调节供水负压值来控制不同的土壤含水率,研究3种供水负压(3、6、9 kPa)下,保水剂对玉米生理、生长性状以及节水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供水负压为3 kPa时,保水剂使玉米株高降低了7.4%,叶面积降低了14.9%,地上部干物质量降低了12.4%,地下部干物质量降低了7.3%,水分利用效率降低了12.6%。在供水负压为6 kPa和9 kPa时,保水剂使玉米株高分别增加了10.0%、37.9%,叶面积分别增加了14.2%、90.8%,地上部干物质量分别显著增加40.4%、104.6%,地下部干物质量分别增加了35.3%、83.8%,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显著提高了26.9%、65.7%。同时,与无保水剂的相比,玉米叶片水势分别增加7.1%、19.2%,叶片相对含水率、净光合速率、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也较高。表明在水分受限制条件下,保水剂能够改善植株的生理生长特性,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76.
黑麦草鲜草翻压还田对双季稻CH4与N2O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为了研究黑麦草鲜草翻压还田对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该文利用静态箱-盆栽装置观测了尿素、黑麦草鲜草翻压还田、半量尿素与半量黑麦草鲜草混施和对照4个处理稻田CH4和N2O排放.结果表明:黑麦草鲜草翻压还田、半量尿素与半量黑麦草鲜草混施的CH4排放通量分别比对照增加了371%和210%,比尿素增加了152%和66%:尿素的CH4排放比对照高87%,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黑麦草鲜草翻压还田的CH4排放在3个时期(早稻移栽前,早稻生长期和晚稻生长期)分布均匀,约60%的CH4排放于早稻移栽前和早稻生长期.尿素的N2O排放分别为黑麦草鲜草翻压还田、半量尿素与半量黑麦草鲜草混施和对照的18倍、6.6倍和25倍.CH4和N2O的全球增温潜势(GWP)依次为黑麦草鲜草翻压还田>半量尿素与半量黑麦草鲜草混施>尿素>对照,差异均显著(P<0.05).黑麦草鲜草翻压还田虽然增加了稻田CH4排放,但减少了N2O排放,抑制了 尿素对N2O的排放.  相似文献   
77.
【目的】对全球水稻主产区和主产国水稻生产及贸易的时空变化规律分析,可为我国水稻生产和粮食安全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方法】基于FAO统计数据库,选取1961—2019年的水稻生产及进出口的数据,整理分析全球水稻生产的发展历程、产区分布、种植面积及进出口情况;并利用优势指数分析我国与其他水稻主产国在水稻生产上的差距。【结果】...  相似文献   
78.
为筛选出最佳的燕麦与豆科作物间作模式,基于2011—2014年大田试验和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定量分析燕麦‖绿豆、燕麦‖花生与燕麦‖大豆3种间作模式的产量、经济效益与碳足迹。研究表明,3种间作模式均具有显著的产量优势,其中燕麦‖花生和燕麦‖大豆的土地当量比分别为1.41和1.46,比燕麦‖绿豆高18.5%和22.7%。与燕麦‖绿豆和燕麦‖花生相比,燕麦‖大豆在年际间具有更高的产量稳定性。在3种间作模式中,燕麦与绿豆、花生和大豆3种作物间作的竞争力分别为0.13、0.65和-0.96。燕麦‖花生和燕麦‖大豆的单位面积碳足迹分别为1 703.2和1 661.2kg/hm~2,比燕麦‖绿豆低18.6%和20.6%。燕麦‖绿豆、燕麦‖花生和燕麦‖大豆的单位当量产量碳足迹分别为0.59、0.35和0.31kg/kg。燕麦‖花生和燕麦‖大豆的经济效益分别为12 015和13 673元/hm~2,分别比燕麦‖绿豆高59.5%和81.5%。综合分析认为,燕麦‖大豆的产量和经济效益较高,碳足迹较低,在吉林省西部地区具备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9.
涉农大学建立校外实验站是农业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根本途径,是更好发挥大学功能的重要抓手。基于中国农业大学吴桥实验站发展的情况,分析了校外实验站在青年教师、研究生、本科生、地方科技人才及新型农民培养等方面所具有的功能,明确了校外实验站在科技创新平台构建以及服务地方农业发展方面发挥的作用,阐释了新形势下校外实验站面临的主要挑战,并提出了进一步提升涉农大学校外实验站地位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80.
为筛选可控制苏南丘陵区一年生黑麦草(Lolium M ultiflorum Lam.)自生苗及恶性越冬杂草并对苜蓿安全的苗后除草剂,将咪草烟3个剂量水平分别与精禾草克、精稳杀得、高效盖草能各4个剂量水平进行混合于冬季施用,并分别从来年春季第一茬杂草发生情况、产量、经济效益等角度分析,得出最佳的两个混用方案:5%咪草烟水剂1.5 L/hm 2+10.8%高效盖草能0.525 L/hm 2和5%咪草烟水剂1.2 L/hm 2+10.8%高效盖草能0.375 L/hm 2。同时分析了在不同咪草烟使用剂量下一年生黑麦草发生与苜蓿产量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