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1篇
农学   7篇
综合类   36篇
农作物   7篇
园艺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从玉米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抗逆性、遗传潜势及改良与利用等方面综述了玉米地方品种的研究现状,并展望其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42.
不同肉质颜色萝卜DFR基因表达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DFR基因的表达量与萝卜红色素含量之间的关系,以16个色素含量不同的萝卜品种为研究材料,测定肉质根色素含量和DFR基因的表达量,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类型萝卜品种间色素含量存在真实的差异,16个萝卜品种间色素含量变幅在0.01‰~25.43‰,平均值为7.40‰。采用RT-PCR法定量分析DFR基因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DFR基因在16个品种萝卜中的表达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DFR基因表达量在0.077 9~6.639 3之间,平均值为1.574 1。对16个萝卜品种的DFR基因表达量与色素含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DFR基因相对表达量与色素含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89,达到了极显著水平,说明DFR基因的表达量越高,萝卜红色素的含量越高。推测DFR基因可能是萝卜红色素合成的关键基因,可将其作为萝卜或其他作物色素生产基因工程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43.
基于植物细胞染色体制片技术,分别对25个玉米地方品种和25个自交系B染色体进行镜检鉴定。玉米B染色体表现出与其他生物B染色体相似的特征,其大小略大于常染色体(第10号染色体)的一半,B染色体在细胞中的随机分布和异常分离是其在细胞和植株个体间变化的主要原因。在2种玉米品种(系)类型的供试材料中,玉米地方品种B染色体数目在细胞中呈现0B~3B的变化,具B染色体的品种占同类地方品种数的36%,占供试材料总数的18%;玉米自交系中B染色体存在频率明显低于地方品种,具B染色体的自交系仅占供试材料的6%。结果表明,B染色体的偏向分布及选择受精保证其在上下代间遗传传递,然而生物的连续多代自交有可能破坏B染色体的选择受精机制,造成B染色体丢失,降低其遗传传递频率。  相似文献   
44.
为探究萝卜肉质根中Chs基因的表达量与色素含量的关系,以16份不同类型萝卜为材料,在抽薹前测定肉质根色素含量和Chs基因的表达量。结果表明,不同类型萝卜肉质根Chs基因的表达量在0.098 8~6.432 1之间,平均值为1.401 7,肉质根色素含量在0.001%~2.543%之间,平均值为0.804%。方差分析表明,16份不同类型萝卜肉质根间Chs基因表达量(F=2.354 0,p=0.000 1)和色素含量(F=114.294 0,p=0.000 1)差异均极显著,红皮红心萝卜的Chs基因表达量和色素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肉质颜色萝卜。相关分析表明,萝卜肉质根Chs基因的表达量与色素含量的相关系数为0.83,且相关系数达极显著水平。说明萝卜肉质根的色素含量与Chs基因的表达量高度相关,Chs基因可能是萝卜花青素合成的关键基因之一。Chs基因可作为萝卜色素生产基因工程中的候选基因,用于高色素含量萝卜新品种的选育。  相似文献   
45.
在三峡库区选取10个有代表性的玉米地方品种与10个骨干玉米自交系,进行主要性状的差异比较,并选择出群间差异显著的特异性状,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将地方品种与10个骨干玉米自交系进行测交。结果表明,地方品种较骨干自交系具有明显的丰产、抗倒、抗病特性;地方品种特异性状的遗传变异中,一般配合力比特殊配合力重要;丰产性与抗病性的遗传相关显著;采取利用加性效应为主的育种方案改良地方品种群体和构建杂种优势群,是开发利用地方品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6.
为探讨我国茎瘤芥的起源、进化,克隆、测序了30份茎瘤芥及其近缘种的Chs基因序列,并构建系统发育树、系统发育网络及网状支系结构。结果表明:系统发育树将茎瘤芥及其近缘种Chs基因序列分成3个亚支,9个支系。系统发育网络分析结果表明,茎瘤芥与其他芥菜变种之间不仅存在树状的进化关系,还大量存在非树状的进化史。网状支系分析结果表明,伊犁野生油菜可能是茎瘤芥A基因组的供体,黑芥可能是茎瘤芥B基因组的供体。茎瘤芥为芸薹属芥菜种的一个变种,与薹芥的亲缘关系较近,可能是由薹芥进化而来。单拷贝的Chs基因可作为一个理想的候选基因用于茎瘤芥及其近缘植物多倍体系统发育关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47.
武陵山区玉米地方品种的评价与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武陵山区玉米地方品种中选取10个有代表性的品种与10个骨干玉米自交系,进行各类性状的比较研究,并选择出群间显著差异性状;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将地方品种与10个骨干玉米自交系进行测交.结果表明:地方品种较骨干自交系具有明显的丰产、抗倒、抗病特性;群间显著差异性状的遗传变异中一般配合力比特殊配合力重要;以利用加性效应为主的育种方案,改良地方品种群体和构建杂种优势群是开发利用地方品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8.
以133个茎瘤芥种质为材料,通过田间试验,基于表型性状分析茎瘤芥种质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除裂叶对数、沟间深度、茎叶比、侧瘤宽度、瘤茎鲜质量性状外,其余16个经济性状在茎瘤芥材料间的变异系数变幅较小;茎瘤芥材料间的遗传距离变幅为0.01~7.77,平均为2.50,有88.93%的遗传距离小于4.00。表明参试材料间表型相似程度较高,遗传差异较小,遗传基础相对狭窄。表型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当遗传距离为0.21时,可将供试材料分成8类,且每个类群都有各自的性状特点,说明利用表型性状可以将茎瘤芥种质进行分类和鉴定。  相似文献   
49.
以红皮红心、绿皮红心、红皮白心和白皮白心4种不同肉质颜色的32份萝卜品种为材料,室内检测红色肉质萝卜的色素含量及镜检观测不同颜色肉质萝卜的核型.结果表明,供试红色肉质萝卜色素含量变幅为3.4‰~28.8%,基因型间存在显著差异.不同颜色肉质萝卜品种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2x=18,且未见随体,红皮红心萝卜核型公式为2n...  相似文献   
50.
【目的】研究低磷胁迫下玉米地方品种苗期的主要生物学特性,筛选玉米苗期耐低磷胁迫的指标。【方法】以10个玉米地方品种为材料,设置低磷和正常磷处理,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玉米地方品种苗期的主要形态和生理指标,并分析了其相关关系。【结果】低磷胁迫对玉米地方品种苗期干物重和植株吸磷量影响较大,不同品种的耐低磷性存在明显的基因型差异,干物重和植株吸磷量可作为玉米地方品种耐低磷种质的筛选指标,酸性磷酸酯酶活性可作为筛选耐低磷种质的生化指标。【结论】以干物重和植株吸磷量为指标筛选耐低磷种质能很好地兼顾其他生物学性状,说明培育高产耐低磷玉米品种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