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2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70篇
农作物   9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
为获得一株侧孢芽孢杆菌(Bacillus laterosporus)(NBF-129)发酵工艺,以发酵液活芽孢数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对其培养基及培养条件进行优化。培养基优化结果为玉米淀粉2.0%、蚕蛹粉2.5%、酵母浸出粉1.0%、玉米浆1.0%。最佳培养条件为初始pH 7.5,培养温度30℃,转速220 r/min。优化后的侧孢芽孢杆菌摇瓶发酵液芽孢数达到4.12×10~9 CFU/mL,较优化前的2.30×10~9 CFU/mL提高79.1%。利用优化后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进行了30 L罐发酵小试,发酵周期为35 h,发酵液芽孢数为3.96×10~9 CFU/mL,发酵液离心浓缩后菌浆冷冻干燥,得到原粉芽孢数为6.70×10~(10) CFU/g。  相似文献   
12.
为了对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CY30的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以提高芽孢产量,应用Plackett-Burman设计法对影响贝莱斯芽孢杆菌CY30芽孢形成的关键因子进行筛选,通过最陡爬坡路径法确定主要影响因素的响应中心点,并进一步采用中心组合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确定最优培养基。结果表明,该菌株芽孢产量的关键影响因素为甘薯粉和酵母膏的浓度。通过响应面分析法的拟合和推算得到,甘薯粉和酵母膏浓度分别为37.35 g/L和15.29 g/L时,模型预测发酵最佳产量为91.2亿CFU/mL,验证值为97.5亿CFU/mL,预测值与验证值之间吻合较好,比优化前实际产量(63.8亿CFU/mL)提高了53%。  相似文献   
13.
枯草芽孢杆菌NBF809防治番茄棒孢叶斑病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平板对峙结合显微观察确定枯草芽孢杆菌NBF809菌株对多主棒孢的抑菌活性,采用活体盆栽试验研究其对番茄棒孢叶斑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在平板对峙条件下NBF809菌株对多主棒孢具有良好的抑菌活性,显微镜下观察到菌丝发生扭曲、肿胀和变形;盆栽试验结果表明NBF809菌株对番茄棒孢叶斑病的防治效果达到73.26%。聚合酶链式反应用于检测NBF809菌株的抗菌素生物合成基因,扩增到bac D、itu C、itu D、mrs M和myc C 5个基因,涉及Bacilysin、Iturin、Mersacidin和Mycosubtilin 4种抗菌素的合成。  相似文献   
14.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评价了6个不同处理对蛭石栽培的微型马铃薯疮痂病的防效,并采用16S核糖体基因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了蛭石中细菌群落结构的变化。试验结果显示,棉隆+青霉菌34107处理对疮痂病防效最好(93.43%),显著高于对照药剂中生菌素处理(65.10%);而且商品薯的数量和经济效益也最高,分别达到348.3万个/hm~2和35.70万元/hm~2。蛭石中细菌相对丰度均以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最高,但不同处理之间丰度差异较大。除青霉菌34107处理外,其余处理细菌多样性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棉隆+青霉菌34107处理较中生菌素处理高,且显著高于棉隆处理(P0.05)。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总共185个属的丰度发生显著变化(P0.05),其中92个属(49.7%)为5个处理共有。棉隆和青霉菌34107处理发生显著变化属的数量最多(112个),而棉隆+青霉菌34107处理最少,仅30个属上调。在青霉菌34107和棉隆+青霉菌34107处理中,有益菌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数量显著增加,说明青霉菌34107处理,尤其是与棉隆协同使用,能有效促进蛭石中有益菌繁殖。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蛭石中链霉菌丰度与55个属细菌呈显著正相关(P0.05,r0.6),包括中慢生根瘤菌(Mesorhizobium)、Solirubrobacter、包层不黏柄菌(Asticcacaulis)等,而与Dyadobacter、Pedobacter、Paenarthrobacter等8个属丰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r-0.6)。研究结果表明,以棉隆消毒联合青霉菌34107处理对微型薯疮痂病防效最好,同时促进了蛭石中细菌多样性和有益菌的增殖。此外,还发现链霉菌的数量与土壤多种细菌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多粘芽孢杆菌中2,3-丁二醇脱氢酶的克隆和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来自于多粘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中的2,3-丁二醇脱氢酶基因pla C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BL21中进行了诱导表达,并对其酶学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基因的表达产物主要是生成内消旋型2,3-丁二醇,其氧化2,3-丁二醇的最适温度是50℃,最适pH为10,而还原乙偶姻的最适温度为60℃,最适pH为6。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将启动子P43与透明颤菌血红蛋白(Vitreoscilla hemoglobin)基因(vgb)通过重叠PCR进行融合,克隆到芽孢杆菌表达载体p CM20上,将筛选得到的重组载体p CM20-vgb转化多粘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NR1,Western-Blot表明重组菌株表达了VHb蛋白,该蛋白的表达对重组菌体的生长和多粘菌素的产生均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Bt油悬浮剂防治马尾松毛虫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表明,农药新剂型———8000IU·μL-1Bt油悬浮剂防治马尾松毛虫效果好,在每公顷用药量3000mL情况下,第5天防效可达90%以上,同时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18.
利用单因素筛选和正交试验,对苏云金杆菌以色列亚种Bti-L-10高毒菌株的发酵培养基进行了优化,得到其最佳培养基配方为:淀粉3%,氮源B 0.50%,氮源C 0.75%,氮源D 4.00%,氮源G 1.00%.通过200 L和40 000 L发酵罐分别发酵,发酵液效价分别为379 ITU/mg和327 ITU/mg,发...  相似文献   
19.
新麦草属4个种的生化标记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新麦草属种间的遗传多样性和寻找新麦草属N染色体组在小麦背景下的生化标记,利用等电聚焦电泳对小麦品种中国春(对照种)、P.fragilis、单花新麦草、华山新麦草、新麦草4个种进行了6个生化位点分析。此外,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1份新麦草进行了醇溶蛋白分析。结果表明:1.异花授粉的新麦草属植物,在所分析的生化位点上,不仅种间而且种内材料间均存在广泛的多态性;2.尽和官新麦草属植物存在在遗传  相似文献   
20.
以豫麦13为父本,偃展1号为母本配制杂交组合构建分离群体,对豫麦13进行抗条锈病遗传分析,并采用SSR标记技术对豫麦13中抗条锈基因进行分子定位.豫麦13和偃展1号组合的F5代材料接种条中31号,其抗感株系分离比率为2.43:1,接近3:1的理论比值,表明豫麦13对条中31号的抗性由2对基因控制;在所用的290对SSR引物中,2B染色体上有Xgwm501、Xgwm120、Xgwm429、Xgwm374、Xwmc441、Xwmc360等6个标记与抗病基因连锁,在3B染色体上有Xwmc 3和Xgwm131等2个标记与抗病基因连锁,表明豫麦13中的抗条锈基因位于2B和3B染色体上.与已知的定位于2B和3B上的抗条锈基因进行比较分析,确定豫麦13中的抗条锈基因为不同于已知抗病基因的未知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