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30篇
  免费   406篇
  国内免费   704篇
林业   495篇
农学   395篇
基础科学   323篇
  816篇
综合类   3176篇
农作物   448篇
水产渔业   250篇
畜牧兽医   1174篇
园艺   518篇
植物保护   345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57篇
  2022年   408篇
  2021年   346篇
  2020年   345篇
  2019年   319篇
  2018年   216篇
  2017年   342篇
  2016年   226篇
  2015年   307篇
  2014年   351篇
  2013年   445篇
  2012年   616篇
  2011年   590篇
  2010年   580篇
  2009年   502篇
  2008年   495篇
  2007年   457篇
  2006年   357篇
  2005年   269篇
  2004年   159篇
  2003年   94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93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91.
NaCl胁迫对兰州百合苗期生长和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温室条件下,对苗期的盆栽兰州百合进行不同浓度的NaCl(0,0.2%,0.4%,0.6%,0.8%NaCl水溶液)胁迫试验。结果表明:在胁迫的30 d时间内,NaCl胁迫造成兰州百合植株的生根数目减少,高度增长缓慢,花卉质量变劣。同时使百合各组织(根、鳞茎、茎和叶)生物产量减少。NaCl胁迫也导致百合叶片细胞膜透性增大,脯氨酸含量增加,叶绿素含量减少,同时可溶性糖含量也呈现减少的趋势。兰州百合可耐0.4%NaCl胁迫。  相似文献   
992.
区域LUCC的土壤侵蚀响应研究——以榆林市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借助3S技术,采用美国通用的水土流失方程(USLE),对榆林市1987,1999年和2002年的土壤水力侵蚀、生态系统土壤保持情况进行测算,在此基础上,基于G IS平台按不同区域对测算结果进行汇总。研究表明:单位面积各类生态系统保土功能排序是园地>林地>灌木林地>草地。降雨的年际变化和地形的空间差异是单位面积生态系统土壤保持量年际变化和空间差异的主导因素。1987,1999,2002年全市各类生态系统土壤保持总量分别是2.22×108t,1.96×108t和2.07×108t。研究期间(1987-2002年),全市生态系统土壤保持效率不断提高,但存在空间差异:1987,1999年南6县生态系统土壤保持总量、保持效率显著高于北6县,而2002年北6县略高于南6县;且整个研究期间北6县生态系统土壤保持效率提高显著,而南6县变化小且2002年略有下降;相对于北6县而言,南6县实际对进一步提高土壤保持效率的制约较大。  相似文献   
993.
小麦-十倍体长穗偃麦草广谱抗锈易位系的鉴定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从普通小麦与十倍体长穗偃麦草的杂交、回交后代中,获得对小麦条锈病流行混合小种具有广谱抗性的新种质。【方法】对普通小麦与十倍体长穗偃麦草的杂交、回交后代材料进行条锈病鉴定、农艺性状调查、分子细胞学和品质相关性状分析。【结果】这批材料在苗期普遍表现为轻度感病,但成株后则完全高抗或免疫,对8份材料进行了连续三年的人工接种鉴定,抗性表现十分稳定。对多种致病小种具有很好的抗性,根尖细胞染色体条数均稳定在42条,农艺性状良好。原位杂交分析显示这些材料中含有同一个易位片段,即在4DS末端有一来自长穗偃麦草St基因组的小片段易位,其中一个品系(GDR3)还携带一个未能准确定位的小片段易位,该材料对混合小种的抗性优于其它材料。推测这2个小片段易位上均含有新的抗条锈病基因。高分子量麦谷蛋白分析表明,这批材料均含有优质亚基14+15。【结论】与小麦相比,其野生近缘物种中可能含有更多的广谱抗性基因,是其在恶劣自然环境下生存的遗传基础,也为小麦抗病育种提供了新抗源。  相似文献   
994.
抗感枯萎病黄瓜品种的病理组织结构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不同抗性黄瓜品种中农13(抗)和中农6号(感)为试材,采用蘸根法接种,利用电镜技术和石蜡切片方法观察了病菌侵染前后根茎组织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抗病品种有环纹和网纹两种导管类型,有较厚的角质层,感病品种有环纹导管一种类型,无角质层。抗病品种在接种后细胞壁加厚、导管腔内出现褐色物、胞壁覆盖物以及侵填体。感病品种仅出现胞壁加厚和胼胝体。对于病原菌侵染,抗感品种具有不同程度的反应,抗病品种反应程度早于且强于感病品种。  相似文献   
995.
干露、盐度、温度变化对中华虎头蟹仔蟹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单因子分析方法,在生化培养箱中设置5个干露梯度,15个盐度梯度及12个温度梯度,研究干露、盐度、温度变化对中华虎头蟹仔蟹存活及其活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干露温度梯度下,随着温度的升高,时间的延长,仔蟹爬行、游动、钻沙能力不断减弱;在0、1、2、45、50盐度梯度下,24h后仔蟹成活率、活力下降明显;10~35℃温度梯度下,24h后成活率超过90%,能正常摄食、活动,其他温度试验组,随温度变化,仔蟹活力不断减弱至无法摄食活动。  相似文献   
996.
细菌双组分系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细菌需要复杂而精密的信号系统来应对体内外环境变化,从而适应环境并得以生存。双组分系统(two component system, TCS)广泛存在于原核生物细胞中,由组氨酸激酶(histidine kinase,HK)和反应调控蛋白(response regulator,RR)组成,通过双组分蛋白的磷酸化和去磷酸化调节细胞信号传导途径。介绍了双组分系统的结构、反应机制和功能等方面研究进展,并探讨了双组分系统在细胞信号传导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7.
利用PEN3型电子鼻对不同冷冻贮藏时间的尼罗罗非鱼(Tilapia nilotica)鱼肉进行分析,考察了冷冻贮藏时间对罗非鱼肉挥发性物质的影响,并对所获得试验数据进行了主成分分析(PCA方法)和线形判别分析(LDA方法)。结果显示,电子鼻传感器可以用于区别不同冷冻时间的罗非鱼肉,PCA方法和LDA方法均能较好地辨别出不同贮藏时间的冷冻罗非鱼肉。PCA方法中第一主成分区与第二主成分区的贡献率之和为91.69%,2个主成分已经基本代表了冷冻罗非鱼肉的主要特征信息;LDA方法则呈现出较好的集中性和单向趋向性,两判别式的总贡献率为92.39%。采用LOADINGS分析方法得出传感器W5S、W1S、W2S和W1W在该试验的检测过程中贡献率大,可以根据具体的试验条件对电子鼻传感器的阵列组合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998.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生物胺衍生条件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荧光检测器(FLD),采用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组胺(HIS)、色胺(TRP)、2-苯乙胺(2-PHE)、腐胺(PUT)、尸胺(CAD)、酪胺(TYR)、亚精胺(SPD)和精胺(SPM)8种生物胺(BA)进行测定分析。通过探究丹酰氯(Dns-Cl)质量浓度、反应体系的pH、衍生时间及衍生温度对生物胺衍生反应的影响,确定最优的衍生条件。结果显示,当Dns-Cl的质量浓度为BA质量浓度的10倍、pH 11.0、40℃下避光反应45 min,所有BA均能有效分离。BA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在3%以内,能够满足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999.
中国拥有丰富的罗非鱼资源,产业化的罗非鱼加工业正在不断发展壮大。血液是罗非鱼加工中的主要副产物之一,含有丰富的活性物质,却一直作为废弃物排放,若能对其进行科学有效的利用,则具有广泛的开发应用前景。文章综述了罗非鱼血液中的主要活性物质及其在食品、医药和日用化工等行业的应用现状,以及罗非鱼血液的其他利用途径,分析了罗非鱼血液综合利用可能面临的问题并为其指明了发展方向。实现罗非鱼血液的综合利用不仅能有效地减少环境污染,还能显著地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00.
氨氮对泥鳅的急性毒性及对其肝、鳃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急性毒性和胁迫试验,探讨氨氮对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的急性毒性及对其肝、鳃超微结构的影响,为其养殖水质指标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在水温(25±1)℃、pH (8.1 ±0.1)、溶解氧(6.5±0.5)mg/L时,水中氨氮浓度越高,泥鳅的死亡率越高,其96 h LC50总氨浓度(TAN)为164.4 mg/L,非离子氨(NH4+-N)浓度为2.22 mg/L.胁迫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氨氮浓度的变化,试验组泥鳅鳃组织在21 d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50 mg/L和150 mg/L浓度组的泥鳅鳃丝表面出现分泌物,细胞水肿;250 mg/L组鳃丝表面分泌物增加,鳃小片聚拢,上皮细胞水肿加剧;450 mg/L组鳃上皮坏死.泥鳅肝脏细胞超微结构在不同氨氮浓度下也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50 mg/L和150 mg/L组的泥鳅肝脏细胞线粒体扭曲变形,细胞核变形,核膜肿胀;250 mg/L组肝脏细胞胞浆空泡化,残存细胞器的结构不完整;450 mg/L组出现大量肝脏细胞凋亡.随着氨氮胁迫浓度的不断升高,鳃组织和肝细胞超微结构的受损程度逐渐严重,且损伤不可逆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