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839篇
  免费   1725篇
  国内免费   2926篇
林业   2558篇
农学   2683篇
基础科学   2024篇
  3946篇
综合类   12780篇
农作物   1954篇
水产渔业   1247篇
畜牧兽医   4726篇
园艺   1813篇
植物保护   1759篇
  2024年   131篇
  2023年   475篇
  2022年   1180篇
  2021年   1350篇
  2020年   1277篇
  2019年   1178篇
  2018年   857篇
  2017年   1343篇
  2016年   1015篇
  2015年   1547篇
  2014年   1435篇
  2013年   1876篇
  2012年   2431篇
  2011年   2602篇
  2010年   2443篇
  2009年   2098篇
  2008年   2207篇
  2007年   1983篇
  2006年   1708篇
  2005年   1385篇
  2004年   775篇
  2003年   552篇
  2002年   581篇
  2001年   605篇
  2000年   559篇
  1999年   336篇
  1998年   244篇
  1997年   200篇
  1996年   199篇
  1995年   208篇
  1994年   153篇
  1993年   132篇
  1992年   106篇
  1991年   82篇
  1990年   58篇
  1989年   59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3篇
  1956年   4篇
  195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为解决豚草提取物在林业病虫害防治中的推广与应用问题,以豚草叶片为试验材料,采用温浸-超声波联合提取法提取抑菌活性物质,并开展其对杨树水泡型溃疡病病原菌的室内外抑菌试验。室内抑菌试验表明,粗提物浓度为16 mg/mL时,抑菌率达到73.62%;林间防治试验表明,最小抑菌浓度为 40 mg/mL,抑菌率达到95.14%。通过以上抑菌试验确定豚草粗提物对杨树水泡型溃疡病有较好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22.
为明确河套地区不同栽培模式对'张杂谷19号'产量的影响,以新抗旱谷子杂交种'张杂谷19号'为试验材料,研究3种种植方式(干旱无膜、干旱覆膜及灌溉无膜)和5种密度(4.5万、9万、13.5万、22.5万、45万株/hm2)对'张杂谷19号'稳产和丰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正常灌溉条件下,'张杂谷9号'的产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当密度为45万株/hm2时产量最高,达到8724.36 kg/hm2。而干旱条件下,适宜种植密度可以同样获得较高产量,与正常灌溉条件下最高产量差异不显著。当种植密度为9万~ 45万株/hm2时,产量普遍提高到7700 kg/hm2以上,最高可达8654.33 kg/hm2。河套地区'张杂谷19号'播前灌溉1次足水、地膜覆盖及种植密度9万~45万株/hm2,可以实现水分高效利用和产量达到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23.
前期研究中通过对秀珍菇经低温诱导后不同发育阶段样本进行转录组测序及差异表达基因分析发现,ID为Cluster-6377.64510的基因(命名为PpFBD1)在原基形成前期的样本中高表达。为进一步了解分析其表达特性及功能,根据转录组测序结果设计特异性引物,利用RT-PCR技术从秀珍菇中克隆获得了该基因的cDNA全长。该基因由342个核苷酸组成,编码一个由113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11 ku。进化树分析显示,PpFBD1编码蛋白与糙皮侧耳hydrophobin1编码的疏水蛋白亲缘关系最近。Gene Ontology功能分析表明,PpFBD1主要参与真菌类细胞壁的合成。荧光定量RT-PCR检测显示,该基因在菌丝体经低温诱导后恢复至室温阶段(原基形成前期)表达量最高,这表明其可能参与调控秀珍菇原基形成过程。本研究结果为阐明秀珍菇原基形成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4.
猪伪狂犬病是由猪伪狂犬病毒(porcine pseudorabies virus,PRV)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自2011年底以来,PRV发生了变异,传统的PRV弱毒疫苗已不能对PRV变异株提供完全保护,这给我国PR防控带来了巨大挑战。为了解安徽省PRV流行特征及其主要毒力基因遗传变异情况。利用PCR技术、细胞接种试验、电子显微镜观察、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及兔体接种试验等方法,对安徽省临诊病例中疑似PRV感染的病猪进行病原检测及PRV分离鉴定,并通过设计6对特异性引物对PRV分离株主要毒力基因(gEgITKgBgCgD)进行克隆及测序分析。2016—2018年安徽省临诊病例中共分离鉴定15株PRV;PRV分离株主要毒力基因序列均与2011年后国内PRV变异株同源性较高;与2011年前国内PRV经典株序列比对,PRV分离株gEgBgCgD基因存在多个位点的一致性替换、插入或缺失,且gEgC基因多位点突变位于其重要的抗原表位区。本研究分离的15株PRV均为变异株,变异株已成为安徽省主要的流行毒株。15株PRV分离株的gITK基因序列较为保守,而gE、gC蛋白抗原表位区域氨基酸的突变可能导致其毒力及抗原性发生改变。部分PRV分离株与邻近地区PRV序列同源性均为100%,可能与频繁跨省调运生猪、跨区引种等原因有关。  相似文献   
25.
根据已发表的狂犬病病毒核蛋白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了一对引物,从SAD株驯化的SRV9。蚀斑株中提取病毒RNA,通过RT-PCR扩增出核蛋白的全长cDNA序列,测序结果显示,其序列与国外报道的SAD母源株序列一致。将核蛋白的cDNA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28b( )中,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plyss,于30℃1mmol/LIPTG条件下诱导表达,大肠杆菌菌体裂解产物经SDS-PAGE分析,在分子量约为56kDa处出现一新的蛋白带。和预期的目的蛋白分子量相符,Western-blotting检测表明,表达产物能与狂犬病病毒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出现单一反应带,扫描分析显示,表达产物占菌体总蛋白的23%,包涵体分离,纯化后,纯度达89%,上述结果为核蛋白在狂犬病基因免疫和免疫检测中的进一步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6.
本文阐述在断裂构造地质地带的公路定线问题。包括:用航空象片判释和地质调绘方法查明断裂构造分布情况,用航测成图和纸上定线方法确定路基和桥隧构造物的稳定位置。结果表明:用航片判释区域地质构造有较好效果,通过地质调绘为评价路线方案和确定线位提供可靠依据,通过航测成图和纸上定线作出了比较经济合理的方案。  相似文献   
27.
通过群钻钻头直径D,进给量f和切削速度n对孔径扩张量,圆度,孔中心线垂直度和直线度影响的试验,得出它们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28.
1997~1999年对收集引进的22个枣品种进行生长和结果情况调查及物候期定点预测,以大荔圆枣为对照,从丰产性、品质、抗性(抗裂果)、单果重、结果整齐度5个方面进行综合评比,筛选出适宜我省发展的不同用途的枣树优良品种12个,为黄土高原红枣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品种依据。  相似文献   
29.
将APMV-I鹅源分离株YG97鸡源分离株Y98和NDV强毒株F48E8感染SPF鸡,运用透射电镜观察该2株病毒分离株对机体细胞的影响,结果显示3株禽副黏病毒均引起机体肝、胰、脾、肾、心、胃、十二指肠和直肠等实质器官组织细胞的超微病变,如黏膜上皮细胞多处受损,表面微绒毛脱落;实质细胞核固缩、凝聚、凹陷、核多形性,线粒体嵴断裂、空泡样变、膜溶解,粗面内质网扩张、囊泡变,细胞浆的囊泡内及细胞浆内存在有囊膜的成熟病毒粒子等,但YG97和Y98对不同实质器官的组织细胞超微病变程度不一:胃、肝、胰、脾、肾超微病变比心脏的超微病变严重。电镜观察结果还表明:3株禽副黏病毒引起宿主细胞的超微病变有2种形式:坏死性病变和凋亡性病变。  相似文献   
30.
在文中通过研究汽车制动时的受力情况、路面附着特性、制动防抱死系统的控制方式、组成和工作情况,得出了使车轮滑动率保持在20%的最佳状态可提高汽车的制动效能,缩短制动距离。并使汽车具有较好的转向和抵抗侧向力的作用,提高汽车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