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00篇
  免费   1244篇
  国内免费   1657篇
林业   1246篇
农学   891篇
基础科学   693篇
  1863篇
综合类   9297篇
农作物   1390篇
水产渔业   838篇
畜牧兽医   2359篇
园艺   1375篇
植物保护   749篇
  2024年   99篇
  2023年   359篇
  2022年   757篇
  2021年   773篇
  2020年   693篇
  2019年   686篇
  2018年   566篇
  2017年   848篇
  2016年   590篇
  2015年   853篇
  2014年   887篇
  2013年   1101篇
  2012年   1613篇
  2011年   1633篇
  2010年   1547篇
  2009年   1301篇
  2008年   1389篇
  2007年   1223篇
  2006年   1042篇
  2005年   841篇
  2004年   491篇
  2003年   337篇
  2002年   314篇
  2001年   303篇
  2000年   264篇
  1999年   90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5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5篇
  1956年   5篇
  195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51.
采前用0,0.25%,0.5%,1.0%Ca(NO3)2溶液及分别加入20×10-6IAA后喷洒甜柿树冠和果实.结果表明,所有钙处理均提高了果实品质,但以0.6%左右Ca浓度综合效应较好,果实单宁含量与Ca浓度呈极显著相关;果实Vc和总糖含量显著增加(分别达到50.83%和18.59%);增加了果实各部位的钙素水平.加喷IAA后上述效应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952.
全数字测温湿及光照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农业生产特点,以“成本低、高品化、微型化、低功耗、长寿命、高可靠性”为原则,研制了集4参数(温度、湿度、光照和雨量)为一体的全数字农业环境数据采集系统。该系统选用全数字传感器,并附加有通信接口,能多点测量温度、湿度和光照,性能可靠,误差小。  相似文献   
953.
山西省甘薯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甘薯的营养价值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发展甘薯生产潜力较大。通过对山西省甘薯生产的调查和分析,指出了山西省甘薯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进一步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954.
为了克服传统沤麻工艺的不足,提高沤麻的效率,以亚麻原茎为菌种筛选的来源,通过初筛、复筛得到了1株产果胶酶和木聚糖酶活性较高,不产纤维素酶的脱胶菌株A6.摇瓶脱胶试验表明,A6菌能24h完成亚麻脱胶.脱胶后,纤维残胶率为20.63%,胶质脱除率达38.80%,比天然水脱胶高出11%.初步鉴定并命名为环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irculans)A6.  相似文献   
955.
海洋氧化短杆菌15E产碱性蛋白酶的发酵条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对氧化短杆菌15E菌株(Brevibacterium oxydans)产碱性蛋白酶的发酵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培养基初始pH值9.0、培养温度28℃、摇床转速200.rmin-1条件下培养40 h,菌体生长最适且总酶活力达到最大;菌株在添加5 g.L-1牛肉膏、1 g.L-1葡萄糖的酪蛋白培养基中生长和产酶均达到最佳;人工海水中的K+、Ca2+和Mg2+浓度较为适合15E菌株生长和产酶,其中K+对菌株产酶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956.
土壤磷钾供应能力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为给冬小麦-夏玉米高产提供合理施肥和培肥土壤的科学依据,采用田间试验法,在河北省宁晋县大陆村镇试验地,研究该地土壤磷钾供应能力。结果表明,冬小麦季,土壤磷素贡献率达100%,钾素贡献率为94.5%;不施肥处理的土壤供P、K量分别为55.4和139.2 kg/hm^2,NP配施土壤供K量比对照提高15.7%;NK配施土壤供P量比对照提高6.3%。施入钾肥改善了冬小麦的株高、基本苗数、分蘖数、总茎数、成穗数、穗粒数和最终产量,提高土壤的钾素营养。增施磷肥,不能增加冬小麦产量,只能增加生产成本,造成土壤中磷的残留增多。对照区土壤中的磷钾在支持6 750 kg/hm^2的小麦产量后,还能继续满足9 810 kg/hm^2的夏玉米需求,说明供试土壤补钾能显著提高冬小麦产量,土壤中的磷钾不是限制夏玉米产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57.
银后亮丝草(AglaonemacommutatumSchottcv.SilverQueen)炭疽病的病原菌鉴定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gloeosporioides(Penz.)Sacc.]。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20~30℃,适宜pH4.5~6.0,分生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20~35℃。碳源对菌丝生长的影响,以D-果糖和麦芽糖优于D-葡萄糖、D-山梨醇、蔗糖、D-木糖和乳糖;氮源对菌丝生长的影响,以牛肉浸膏和酵母浸膏优于蛋白胨、硝酸铵和硫酸铵;碳源对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以D-葡萄糖、乳糖和蔗糖优于其他碳源;氮源对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以蛋白胨、酵母浸膏和牛肉浸膏优于其他氮源。  相似文献   
958.
中国大豆(Glycine max)核心种质构建Ⅰ.取样方法研究   总被引:36,自引:1,他引:36  
 以 2 3 587份中国栽培大豆为试验材料 ,根据农艺性状 ,用 2 0种方法构建了大豆初级核心种质 ,对 3种分层法、3种确定取样数法和 2种个体选择法进行了比较 ,明确了栽培大豆核心种质构建的适宜取样方法和取样比例。不同取样方法与总体都进行了品种分类数、各性状符合度、数量性状平均数、各性状多样性指数方差和平均品种距离共 5个指标的比较分析 ,结果表明 ,三层次取样方法 (品种分类法 )对总体的代表性优于二层次或一层次取样法 ,按比例和平方根确定取样数方法对总体的代表性优于多样性指数法 ,聚类选择的方法对总体的代表性优于随机选择方法。在 2 0种方法不同取样比例条件下 ,方法 17的平均品种距离降低幅度大于方法 15。因此 ,利用品种分类法进行分层 ,用比例法确定取样数目 ,根据聚类结果进行个体选择的方法 15是构建大豆初级核心种质的最佳方法。用最佳方法构建的初级核心种质 ,比较不同取样比例的品种平均距离 ,确定品种平均距离由缓慢降低到明显降低点 (9.0 % )为适当的取样比例  相似文献   
959.
不同栽培法对饲用稻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为了寻找能提高饲用稻糙米蛋自质含量的优化栽培法,采用田问小区试验和室内生化分析栩结合的方法研究了6种不同栽培法对饲用稻湘早籼24号氮代谢几种关键酶活性及其糙米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推荐栽培法能明显增强水稻功能叶中硝酸还原酶、谷氨酰胺合成酶、谷氨酰胺转化酶、蛋白水解酶及籽粒中谷氨酰胺合成酶、谷氨酰胺转化酶等几种氮代谢关键酶的活性,从而显著提高糙米蛋白质含量.水稻糙米的蛋臼氮含量以推荐栽培法处理最高,比常规栽培法处理提高了9.8%,其次为氮高量栽培法,比常规栽培法提高了7.5%。  相似文献   
960.
中国北方盐碱水域中的底栖动物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1975~ 1 994年对山西省、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的 2 6个盐碱水域 (盐度 0 5 8~ 1 6 3 0、pH 8 46~ 1 0 1 0 ) ,进行了 92个点的采集。共见到底栖动物 1 0 3种 ,分别隶属于环节动物、软体动物、昆虫类等 1 5个目。其中摇蚊科幼虫有 1 1个属、 48个种。其余为蠓蚊科幼虫、颤蚓科、锥实螺科、扁卷螺科、科、伪蜓科、划蝽科、牙虫科、叶科等种类。分析结果表明 ,所有水域的共同特点是以摇蚊幼虫为优势种群 ,其中花纹前突摇蚊幼虫和羽摇蚊幼虫出现率最高 ,均为 3 0 8%,其次为穴居摇蚊幼虫 ,出现率为 2 6 9%。其它底栖动物如鞘翅目牙虫科幼虫和寡毛纲颤蚓的出现率均为2 3 1 %。对水体主成分的水质分析结果表明 ,决定底栖动物分布和种数的主要因素是与总硬度、盐度和总碱度相关的水化学特征 ,其中底栖动物种数与总碱度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R2 =- 0 3 4 2 ,n =2 6 ,P <0 0 5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