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67篇
  免费   1590篇
  国内免费   2077篇
林业   1836篇
农学   1317篇
基础科学   1166篇
  2558篇
综合类   10490篇
农作物   1549篇
水产渔业   1149篇
畜牧兽医   3105篇
园艺   1753篇
植物保护   1111篇
  2024年   125篇
  2023年   460篇
  2022年   1097篇
  2021年   1080篇
  2020年   1002篇
  2019年   981篇
  2018年   748篇
  2017年   1170篇
  2016年   865篇
  2015年   1118篇
  2014年   1142篇
  2013年   1405篇
  2012年   2028篇
  2011年   1956篇
  2010年   1797篇
  2009年   1667篇
  2008年   1535篇
  2007年   1401篇
  2006年   1156篇
  2005年   890篇
  2004年   558篇
  2003年   345篇
  2002年   378篇
  2001年   358篇
  2000年   315篇
  1999年   130篇
  1998年   73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6年   10篇
  195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71.
百合病毒病的发生与症状类型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百合病毒病症状类型可归纳为7种类型,轻花叶型(Mm),重花叶型(Sm),矮化型(Stu),丛簇矮化型(Rstu)。黄化矮化型(Ys),扁茎簇叶型(Fsbl),花变叶型(Phy),其中轻花叶型和重花叶型发生普遍,花变叶型出现较少。病害发生的轻重与种球种龄有关,种龄越大,发病越重。前茬种植百合的地块较种植小麦的地块发病重,低洼积水地发病重。不同百合品种对病毒病的抗性有差异。  相似文献   
72.
YUE Fei  JIN Hui-ming 《园艺学报》2004,20(10):1929-1932
Angiopoietin-1 (Ang-1) is a newly-found endothelium-specific proangiogenic factor and it had been proved essential roles in both vasculogenesis and angiogensis. Among them, its anti-leakage ability may have great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clinical treatment of vascular hyper-permeability in a variety of diseases such as cancer, diabetic retinopathy, rheumatoid arthritis, asthma. In this review, some research progresses focused on this aspect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73.
鸭瘟病毒强毒株在急性人工感染成年鸭病例体内分布规律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5 6只 3月龄四川麻鸭经皮下接种鸭瘟病毒 (DPV)强毒 SC1株 ,成功建立了 DPV感染的急性病理模型 ,并应用PCR方法检测了不同时间 DPV在感染鸭体各组织器官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 ,接种 2 h后 ,即能够从脑、肝、脾、法氏囊、胸腺中检出 DPV DNA;12 h,可从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十二指肠、直肠、法氏囊、胸腺、胰腺、脑、胸肌、食管、腺胃、血液、舌、口腔分泌物、皮肤、骨髓和粪便等检测到 DPV的 DNA。检出时间最早和检出率最高的组织器官为肝脏和脑组织。本试验为阐明 DPV的致病机理和应用 PCR方法检测感染鸭体组织中的 DPV提供了重要的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74.
选1日龄AA肉鸡390只,分成13组,分别添加不同种类和不同种类组合的绿色饲料添加剂。试验结果表明,益生素能显著(p<0.05)提高肉鸡的生产性能,改善肉品质。  相似文献   
75.
陕北黄土丘陵区撂荒演替研究一撂荒演替序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系统聚类法划分陕北黄土丘陵区撂荒地的次生演替阶段,可以定量的认识不同年限、立地条件下撂荒地群落的相似性,结合DCA数量排序确定撂荒地的演替阶段或序列。其撂荒演替的各阶段分别为:一年生杂类草猪毛蒿(Artemisia scoparia)+其它杂类草群丛→一年生杂类草猪毛蒿群丛→一年生杂类草猪毛蒿+多年生草种或小灌木的共优群丛一根茎禾草冰草(Agropyroncristatum)群丛→多年生草本或丛生禾草+一年生杂类草群丛→多年生草本群丛→小灌木达乌里胡枝子(Lespedeza davurica)群丛→多年生草本+小灌木或密丛型禾草群丛→短根茎密丛型禾草白羊草(Bothriochloa ischaemum)群丛。  相似文献   
76.
草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的发展,碳循环正成为草地生态系统研究的热点.本文在介绍其研究发展过程、主体内容和方向的同时,对目前的研究动态和研究方法进行系统的概述,重点分析了目前国内外草地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研究、机制研究、研究方法及模型的发展动态,并对今后草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和相关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7.
日粮维生素E水平对后备种母鸡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日粮维生素E对后备种母鸡体形、肌肉和生殖器官生长发育的影响。发现日粮维生素E水平对20周龄后备种母鸡的体重、体重均匀度、胸骨长度、胫长度、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翅重率、腹脂率、冠高度和卵巢重量没有显著影响(P>0 05 ), 但高剂量维生素E日粮显著增加输卵管的长度和重量(P<0 05)。结果表明日粮高维生素E水平(180mg/kg) 可加速20周龄后备种母鸡输卵管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78.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陕西地方株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陕北(榆林)、关中(宝鸡市、扶风县)、陕南(洋县)等地鸡场疑似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鸡,进行了病毒分离和鉴定。结果分离到4株IBV(定名为YL-04、BJ-04、FF-04、YX-04),并对分离病毒进行了血凝性、血凝抑制性、致病性、鸡胚矮小化等生物学特性鉴定。结果发现,分离的4株病毒经1%胰酶处理后的各代病毒尿囊收集液均可凝集鸡红细胞;IBV标准阳性血清可特异性的抑制其凝集性;回归试验可复制出与自然发病相同的病例;病毒传代物有明显的致鸡胚矮小化作用。以上研究结果表明,我们分离到的是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临床表现为致肾脏病变的组织嗜性,证明以上地区鸡群发病与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79.
探讨不同混合比例和添加剂对菊苣和青贮玉米混合青贮饲料品质的影响,为调制高质量的混合青贮饲料提供理论依据。以菊苣和青贮玉米为原料,按质量比0∶1、1∶3、1∶1、3∶1和1∶0 (分别用0C1M、1C3M、1C1M、3C1M、1C0M表示)进行混合青贮,并分别设置3个添加剂处理,即零添加、5 g·t-1乳酸菌+5 g·t-1纤维素酶(LX)和10 g·t-1乳酸菌+5 g·t-1纤维素酶(2LX),青贮60 d后测定混合青贮饲料的营养成分和发酵品质。结果显示,菊苣与青贮玉米混合比例为0∶1和1∶1时青贮饲料的感官评价优于其余3种混合比例的,而且添加剂处理感官评定优于零添加处理的。菊苣和青贮玉米混合青贮可以形成养分互补,有助于均衡青贮饲料整体营养,在青贮原料中添加添加剂则可以提高青贮饲料发酵品质。混合青贮饲料的营养价值随菊苣比例增加而显著提高,但是发酵品质在菊苣混合青贮比例高于1∶1时显著降低。综合判定菊苣和青贮玉米1∶1混合时其青贮饲料品质最佳,其中又以1C1M/2LX处理最好,纤维组分(NDF和ADF)和氨态氮/总氮含量较低而粗蛋白和乳酸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80.
袁洪超  郭凤霞  陈垣  白刚  梁伟 《草业学报》2018,27(10):183-193
连作重茬造成当归产量逐年下降。采用药用植物秦艽(QJ)、羌活(QH)轮作当归(DG),以当归连作为对照,通过测定土壤和药材产量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确定各指标权重,并结合隶属综合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旨在揭示不同药用作物轮作当归对土壤环境与药材产量的影响,为筛选适宜当归栽培的轮作模式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不同作物轮作对当归田土壤特性和药材产量均具有显著影响,秦艽轮作当归可有效改善土壤特性,使当归成药期土壤磷和钾含量处于较低水平,而有机质维持在较高水平,对土壤水分的季节调控作用更为显著,与当归连作相比较,当归成药率提高94.10%,药材单根鲜重和药材鲜产量分别提高53.46%和125.56%,而羌活轮作当归土壤pH最高,有机质含量最低,当归连作土壤有机质含量虽高,但土壤富集磷和钾,对土壤水分季节性调控作用最小,当归成药率和药材产量均低。不同轮作模式当归成药率和药材产量依次为秦艽-当归>当归-当归>羌活-当归,综合指数大小依次为秦艽-当归(0.8132)>羌活-当归(0.3315)>当归连作(0.2051)。聚类分析将3种轮作模式分为三大类,重复小区亚类间距离均小,说明不同作物轮作对土壤的调控作用不同,高寒产区秦艽轮作当归是优化调控土壤环境,提高当归产出性能的有效轮作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