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792篇
  免费   26385篇
  国内免费   38149篇
林业   17535篇
农学   14064篇
基础科学   14918篇
  45776篇
综合类   99847篇
农作物   15461篇
水产渔业   10903篇
畜牧兽医   31623篇
园艺   14509篇
植物保护   12690篇
  2024年   1398篇
  2023年   3986篇
  2022年   8563篇
  2021年   8213篇
  2020年   8879篇
  2019年   10764篇
  2018年   9263篇
  2017年   12743篇
  2016年   11083篇
  2015年   13993篇
  2014年   13407篇
  2013年   15196篇
  2012年   19046篇
  2011年   18799篇
  2010年   17518篇
  2009年   15745篇
  2008年   14362篇
  2007年   13575篇
  2006年   11323篇
  2005年   9184篇
  2004年   6510篇
  2003年   4704篇
  2002年   4585篇
  2001年   4028篇
  2000年   3530篇
  1999年   2090篇
  1998年   1293篇
  1997年   1284篇
  1996年   1126篇
  1995年   1184篇
  1994年   1172篇
  1993年   924篇
  1992年   957篇
  1991年   789篇
  1990年   606篇
  1989年   602篇
  1988年   534篇
  1987年   408篇
  1986年   419篇
  1985年   213篇
  1984年   196篇
  1983年   191篇
  1982年   190篇
  1981年   255篇
  1980年   192篇
  1979年   150篇
  1978年   130篇
  1965年   139篇
  1964年   142篇
  1955年   12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991.
 研究了不同温度对GF43李( Prunus domestica L. ) 试管苗生长及老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6 ℃保存条件下GF43试管苗的营养生长缓慢, 8 ℃保存GF43试管苗的营养生长极缓慢, SOD、CAT 和POD 等保护酶系统的活性维持较高水平, 体内O2 自由基、丙二醛(MDA) 含量较低, 细胞膜结构相对稳定, 从而延缓了试管苗的衰老, 延长了两次继代之间的时间, 对试管苗的保存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992.
 以铺散诸葛菜的叶柄及叶片为外植体, 研究了不同的再生方式。在6-BA 和NAA 配合使用的MS 培养基上, 叶柄和叶片外植体有高的成芽率, 具有强的器官再生能力。在2,4-D 与6-BA、NAA 结合的培养基上, 叶柄和叶片有较高的愈伤组织诱导率, 在含6-BA 的培养基上也易于分化。叶柄、叶片再生的芽和经愈伤组织分化而得来的芽快速繁殖后, 在生根培养基上形成完整植株。研究表明铺散诸葛菜具有极强的器官分化能力。  相似文献   
993.
球根海棠离体培养的形态发生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球根海棠外植体可在同一条件下同时诱导不定芽和胚状体, 经间接途径和直接途径的体细胞胚胎发生频率均很高, 体细胞胚为单细胞起源或多细胞起源。以再生嫩叶为继代中间体, 在较高温度(28 ℃) 下诱导, 可建立高效扩繁体系。纵切芽丛继代形成大量愈伤组织, 愈伤组织继代半年后几乎完全丧失分化能力, 发生激素驯化作用, 而且愈伤组织细胞染色体数目已发生广泛变异。  相似文献   
994.
荔枝冷害过程中果皮色泽、花色素苷和类黄酮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研究了‘糯米糍’荔枝果实在3 ℃和0 ℃条件下果皮的色泽和花色素苷及类黄酮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 果实在0 ℃下14 d 时褐变指数迅速增大, 21 d 时已遭受不可逆的冷害。在冷藏过程中, 果皮的色泽指标a、L、C 值及花色素苷、类黄酮、总酚含量均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下降, 0 ℃下比3 ℃下降快。0 ℃下14~21 d , a、L、C 值分别下降了27.95 %、33.58 %和58.47 % , 而21 d 时果皮花色素苷、类黄酮和总酚含量依次为采收时的18.08 %、35.99 %和41.64 %。说明冷害加速了荔枝果皮花色素苷的降解及类黄酮和总酚的变化, 促进了褐变进程的发生。果皮a、L、C 值与褐变指数、花色素苷含量呈显著相关性( P < 0.05) ,采用自动测色色度计可真实地反映果皮花色素苷含量和褐变程度。  相似文献   
995.
中国18 省市番茄晚疫病菌生理小种的鉴定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6  
 利用5 个含有不同单显性抗番茄晚疫病基因的番茄材料Ts19、Ts33、W1Va700、LA1033 和L3708为鉴别寄主, 对我国18 省、市、自治区的番茄晚疫病菌201 个纯化分离物进行了生理小种鉴定。结果共鉴定出8 个小种, 即生理小种T0、T1、T1 ,2 、T1 ,2 ,3 、T1 ,2 ,3 ,4 、T1 ,4 、T1 ,2 ,4 和T3。其中, 小种T1 和T1 , 2是主流小种, 地理分布最广和发生频率最高, 分别在13 和11 个省市出现, 占样本总数的28.8 %和28.4 %;其次是小种T0 和T1 ,2 ,3 , 分别在8 和7 个省市出现, 分别占1819 %和819 %; 再其次是小1 ,2 ,3 ,4 , 在4个省市有发生, 占710 %; 小种T1 ,2 ,4 、T1 ,4 和T3 分布均少, 仅在1~2 个省市发生, 分别占3.0 %、2.5 %和2.5 %。这是我国的首次报道, 为番茄晚疫病的抗源材料筛选和抗病育种提供了病理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6.
 以活体种子根为材料, 采用放线菌酮预处理, 直接获得了清晰的黄瓜前中期染色体C - 分带。黄瓜前中期染色体的长度介于3~8μm , 单套染色体组具有21 条稳定的C - 带, 包括12 条末端带、7 条着丝点带、1 条中间带和1 条随体带。还探讨了影响前中期C - 分带制备的关键因素, 提出了黄瓜前中期染色体C - 分带的实用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997.
金顶侧耳与黄白侧耳性亲和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研究了金顶侧耳 (Pleurotuscitrinipileatus)与黄白侧耳 (Pleurotuscornucopiae)的性亲和性及其杂交菌株的特性 ,结果表明 :金顶侧耳与黄白侧耳相互亲和 ;获得的 2株杂交菌株CC - 1、CC - 2的生长最适宜温度分别为 2 3 38~ 2 4 6 2℃、 2 3 6 1~ 2 4 19℃ ,而其亲本金顶侧耳 (0 5 79)和黄白侧耳 (MH0 0 30 1)交配型基准株的最适宜生长温度分别为 2 4 0 3~2 6 37℃、 2 4 2 7~ 2 6 33℃ ,杂交菌株的最适宜生长温度均低于亲本菌株  相似文献   
998.
对水稻品种抗褐飞虱不同生物型与其主要农艺性状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水稻品种抗褐飞生物型Ⅱ与分蘖力相关显著,与始穗期、抽穗期、齐穗期、生育期、株高、有效穗、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相关不显著。水稻品种抗褐飞虱孟加拉型与始穗期、抽穗期、齐穗期、有效穗相关显著;与生育期相关极显著;与分蘖力、株高、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999.
采用凹陷载玻片法测定了武夷菌素对番茄灰霉菌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在离体番茄叶片上测定了被武夷菌素处理后的番茄灰霉菌菌丝和分生孢子致病性的变化以及武夷菌素对番茄幼苗体内抗病性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武夷菌素对番茄灰霉菌的分生孢子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EC50为14.1μg/mL。浓度为100μg/mL的武夷菌素可完全抑制孢子的萌发。武夷菌素能使灰霉菌菌丝和分生孢子的致病性明显下降,同时还能诱导番茄体内抗病性相关酶(SOD、POD、PPO、PAL)活性的增强,提高番茄幼苗的抗病性。  相似文献   
1000.
七种与小麦近缘的野生植物对禾谷缢管蚜抗性的生化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7种与小麦近缘的多年生野生植物长穗偃麦草Elytrigia elongata、费尔干偃麦草E. ferganensis、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华山新麦草Psathyrostachys huanshanica、竖立鹅观草Roegneria japonensis、鹅观草R. kamoji和R. tsukushiensis对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 padi抗性的生化机制.禾谷缢管蚜内禀自然增长率(rm)与叶片游离脯氨酸和蛋氨酸含量呈极显著和显著正相关,其逐步回归方程为:rm=-0.0198 0.1930X脯氨酸** 0.3350X蛋氨酸* ;总酚含量与禾谷缢管蚜内禀自然增长率无显著相关关系;丁布含量与内禀自然增长率呈极显著的负相关(r=-0.941**,p<0.01).低含量的游离脯氨酸﹑蛋氨酸及高含量的丁布是小麦近缘多年生野生物种抗蚜的重要生化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