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09篇
  免费   327篇
  国内免费   160篇
林业   814篇
农学   709篇
基础科学   193篇
  404篇
综合类   3819篇
农作物   217篇
水产渔业   80篇
畜牧兽医   575篇
园艺   71篇
植物保护   21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128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767篇
  2010年   355篇
  2009年   345篇
  2008年   314篇
  2007年   201篇
  2006年   228篇
  2005年   241篇
  2004年   553篇
  2003年   413篇
  2002年   261篇
  2001年   144篇
  2000年   126篇
  1999年   144篇
  1998年   109篇
  1997年   139篇
  1996年   83篇
  1995年   201篇
  1994年   155篇
  1993年   495篇
  1992年   409篇
  1991年   314篇
  1990年   148篇
  1989年   127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58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8篇
  1979年   3篇
  1972年   4篇
  1971年   3篇
  1970年   3篇
  1968年   3篇
  1966年   3篇
  1959年   3篇
  1933年   3篇
  1932年   3篇
  192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该文利用贵州省台江县马尾松造林技术试验林 4~ 10年生林分的逐年测定资料 ,以林分平均树高和平均胸径为基准变量、各主要造林技术措施和林分年龄为说明变量 ,对建立马尾松林分生长的数量化回归模型进行初步研究 .结果表明 ,采用数量化回归途径建立马尾松林分生长的预测模型是可行的 ,且所建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 ,但用于拟合回归模型的数据以采用林龄为 4a以上的测定资料为宜 .通过对回归模型偏相关系数的定量分析 ,可以确定马尾松人工林培育的关键技术措施是立地控制、遗传控制和密度控制 ;同时 ,还可根据各项造林技术措施和林分年龄 ,预测马尾松林分的生长 .  相似文献   
992.
岷江上游油松人工林对降水的截留分配效应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为了评估人工油松林的水源涵养服务功能 ,选择岷江上游典型的 2 3年生油松人工林 ,定位监测了冠层对 1年中共 136次降水事件的截留分配效应 .观测期降水总量为 80 5 8mm ,林冠截留、茎流和穿透水量分别是 2 97 892、6 7 771和 4 4 0 137mm ,林冠截留率、茎流率、穿透率分别为 36 97%、8 4 1%、5 4 6 2 % .林外降水量大于 0 3mm时才观测到林内穿透雨 ,而大于 2 8mm时 ,才观测到树干茎流 .林冠对降水的截流分配与降水量、降水形态以及林分特征密切相关 .冠层截留量、茎流量和穿透量与降水量均呈显著的线性正相关 ,但冠层截留率与降水量呈对数负相关 ,而茎流率和穿透率呈对数正相关 ;林冠对降雪的截留强于降雨 ,而降雨的穿透量强于降雪 .同一降水事件下树干茎流量随着胸径的增大而增加 .松针自身吸水对降水有一定的截流分配作用 .综合分析表明 ,岷江上游 2 3年生油松人工林较其他油松林林冠对降水有更好的截留率 .  相似文献   
993.
林地面积量算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为解决林地面积测量计算的难题 ,作者通过对各种面积量算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结了各种量算方法的优缺点和适应性 ,比较了仪器实测与图上量测林地面积精度之间的关系 ,得知图上量测林地面积的精度因存在不可避免的系统误差而比仪器实测林地面积的精度低 .最后 ,该文着重推导了利用三次样条法测定林地面积的数学原理 ,并对梯形公式法、辛普生法、等距三次样条法和三次样条法对于林地面积边界不规则曲线的拟合原理进行了分析比较 .结合对中国科协北京绿化基地地块同精度的GPS测量试验结果 ,与运用上述 4种方法量算面积的精度结果进行比较 ,得知三次样条法量算林地面积的精度最高 ,且便于实时差分GPS(RTDGPS)作业 .  相似文献   
994.
径向槽对锯片热变形和振动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应用模拟加热和高速回转激振测量锯片变形的方法 ,定量分析了径向槽对锯片性能的综合影响 .在实验室条件下 ,对各种不同结构、数量的开槽木工锯片的热压曲变形量和振动性质进行了详尽地测量和分析 .结果表明 :径向槽的槽数和长度对锯片热压曲变形量和振动性质影响最为明显 .在本实验条件下 ,槽数量多、长度大锯片的热压曲变形量小 .5个槽和槽长度 35mm锯片的振幅最小 .锯片转速在 2 0 0 0~ 30 0 0r min范围之内 ,锯片的振幅最小 ,转速超过 35 0 0r min或 4 0 0 0r min后 ,部分锯片的振幅骤增 ,发生共振 .  相似文献   
995.
为了解热带山地雨林主要树种苗期构筑型特征 ,笔者综合考虑树种在热带山地雨林群落中的重要性、林窗更新进程中的作用及苗圃出苗情况后 ,2 0 0 2年 7— 8月在海南霸王岭自然保护区东二保护站苗圃选择了热带山地雨林中 2 0种主要树木的幼苗 ,分不同苗龄进行了构筑型特征系统观测 .对苗龄≤ 3个月和 3个月 <苗龄≤ 12个月的幼苗 ,采用了不同的指标体系进行研究 .对比了幼苗的构筑型特征 ,并讨论了构筑型与生态对策、群落结构的关系 .结果表明 :大多数热带树木幼苗萌发方式为子叶出土、子叶叶状对生 ;初生叶多为互生 ,其次为对生、轮生 ;分枝角度中 30°和 6 0°居多 ,其次为 4 5°、75°;幼苗枝下高与树高之间符合指数函数关系 ,而树高与基径之间符合幂函数关系 ;Rauh型、Massart型树木通常采取K对策 ,Leeuwenberg型、Attims型树木通常采取r对策 ,Roux型采取r对策或K对策 ,Aubreville型的生态对策在二者之间 .  相似文献   
996.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核桃油工艺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由于核桃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很高 ,核桃蛋白又容易变性 ,所以普通的油脂制取方法对该产品品质有不利的影响 .根据核桃油的品质特性 ,该试验对超临界CO2 流体萃取核桃油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 .通过对萃取压力、萃取温度、物料粒度、萃取时间 4个操作条件的试验探索 ,得出了最佳操作工艺参数 :压力 32MPa、温度 4 0℃、物料粒度 30目 (即粒径约为 0 5mm)、萃取时间 3 5h .采用该工艺制取的核桃油完全可以达到一级食用油标准 ,也符合欧洲经济共同体 (EEC)对核桃油的要求 .  相似文献   
997.
宁夏段黄河护岸林体系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文在将宁夏段黄河护岸林防护林体系划分为 5种类型的基础上 ,分析了该地区防护林的体系分布、树种配置、生长状况及防护结构指标 .研究表明 ,该地区防护林建设应适当减小株行距 ,避免害虫特别是天牛易感树种的单一配置 .  相似文献   
998.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以林区中药材地黄有效成分梓醇、麦冬有效成分总黄酮的含量为检测指标 ,考察其在干燥过程中的质量退化过程 .通过 40、55、70℃静态恒温、恒湿水浴试验确定了梓醇、总黄酮降解阶数 ,分析结果符合一级化学反应动力学方程式 ;进而通过不同热风温度、不同初始含水率、不同风速下薄层干燥试验 ,测定不同时间梓醇、总黄酮含量 ,经多元线性回归确定模型参数 ,获得了地黄、麦冬干燥过程中的质量预测模型 ,并对模型进行了验证 .分析结果表明 ,预测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地黄、麦冬质量与干燥温度、时间及含水率的关系 ,数值拟和程度良好 ,可用来进行地黄、麦冬干燥过程中有效成分含量变化的模拟 ,为干燥过程寻找较佳的干燥参数组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9.
京郊北藏乡防护林景观生态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防护林学和景观生态学的原理 ,将野外调查与地理信息系统RegionManagerV4 .0和遥感等技术相结合 ,从林带和林网两个尺度对北京市大兴县北藏乡防护林体系的布局和结构的合理性 ,进行分析和评价 .作者认为 :该乡主林带防护能力不足 ,副林带过宽 ;组成林带的物种类型单一 ;整个景观结构与布局不够合理 .经过分析论证 ,对该区防护林的经营管理方向提出了建议 :应适当增加主林带的宽度 ,减少副林带的宽度 ,重视混交林的营造 ,中间乔木树种两侧辅以灌木的乔灌混交形式较适合 ,林带透光疏透度应保持在 0 .3~ 0 .4 ,闭合林网数应达到 1 3个 km2 .  相似文献   
1000.
扶芳藤种质资源及变异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通过对扶芳藤野生资源及主要栽培种 (品种 )进行调查和收集 ,对其形态特征、生育期、年生长节律、繁殖习性、攀附特性、叶形、叶序及叶色季节性变化、花序及种子形态变异特征进行对比观察和研究 ,得出扶芳藤在我国分布范围广、种质资源丰富、种内变异类型多 ,且生长期长、易繁殖和适应性强等特点 ;并根据其主要特征将扶芳藤种质资源初步划分为 1 9个类型 ,为进一步选种和遗传改良研究及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