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24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7篇
  1篇
综合类   52篇
农作物   21篇
水产渔业   10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 毫秒
1.
盐胁迫是现阶段影响植物生长的主要非生物胁迫之一.本研究用不同浓度NaCl对苦豆子和大豆W 82种子发芽阶段和幼苗阶段分别进行胁迫处理,统计各浓度盐胁迫条件下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并观察幼苗的表型变化.测定处理后胚根的抗氧化酶(POD、CAT、SOD)活性,分析苦豆子和大豆在发芽阶段的耐盐性及两者的差异.结果表明,在1.2...  相似文献   
2.
  目的  回归是一种濒危物种保护与种群恢复的重要方法。本研究以极小种群物种东北红豆杉为研究对象,选择3种不同的林型以及两组不同苗龄的东北红豆杉幼苗开展野外回归试验,研究适宜东北红豆杉回归林型以及回归过程中幼苗生长及存活的主要影响因素,以期为东北红豆杉回归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选择杨桦林、红松云冷杉林和红松紫椴林3种林型作为回归试验地,以1 ~ 2年生和4 ~ 5年生东北红豆杉实生幼苗作为试验材料,移栽后调查土壤因子、地形因子等指标,逐月调查幼苗存活率、苗高、地径、冠幅等指标。对幼苗各生长指标进行差异性显著分析和多重比较,通过灰色关联分析等方法研究回归幼苗生长过程中的影响因子。  结果  东北红豆杉回归幼苗当年存活率达86%以上,地径、苗高、冠幅均有所增长,除1 ~ 2年生东北红豆杉幼苗苗高生长量外,各林型中东北红豆杉幼苗生长指标生长量均无显著差异,红松紫椴林的1 ~ 2年生东北红豆杉幼苗苗高生长量显著高于杨桦林和红松云冷杉林。由于越冬期间,4 ~ 5年生东北红豆杉幼苗受到狍啃食,存活率显著下降且长势极差;1 ~ 2年生幼苗受长时间的低温胁迫生长状况也受到一定影响。东北红豆杉回归幼苗的存活和生长受到多种环境因子的影响,关联度最大的是林型,其次是坡向、坡度和郁闭度,土壤化学性质指标的关联度较小。  结论  4 ~ 5年生幼苗因受动物啃食而回归效果不良;1 ~ 2年生幼苗适应杨桦林、红松云冷杉林和红松紫椴林下这3种生境,回归最适宜的林型是红松紫椴林;林型、坡向、坡度、光照是影响东北红豆杉回归的主要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3.
青藏高原北部戈壁区植物多样性及其环境解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揭示青藏高原北部戈壁区植物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用38个青藏高原北部戈壁区的群落样方调查数据和环境数据,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CCA分析和方差分解等方法研究了青藏高原北部戈壁区植物多样性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共记录植物12科29属36种,以藜科、柽柳科、禾本科和菊科植物为主,红砂分布频率最大,该地区植物生活型主要为灌木和草本;2)该区域不同优势群落外貌特征不同,在植株密度上存在极显著差异(P < 0.01),在植被盖度上存在显著差异(P < 0.05),但各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和香农指数无明显差异;3)经过CCA分析,年平均降水量显著影响该区域植物物种分布;4)该地区群落结构主要受土壤因子、气候因子、生物因子共同影响,三者的解释率达到51.68%,其中土壤因子的单独解释率最高,达到25.36%,剩余48.91%未解释部分说明还有其他因素影响着该区域植物群落结构。总而言之,青藏高原北部戈壁区植物多样性水平低,群落结构简单,其植物多样性主要受土壤条件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根系的生长是胡杨幼苗能否定植和实现有效更新的关键,本研究拟探讨根系生长对土壤环境以及生物因子的响应,为胡杨适应特性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并为胡杨林的保护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以当年生胡杨幼苗根系为研究对象,通过盆栽控制实验,设置胡杨?胡杨、胡杨?柽柳两种伴生模式,3个水盐梯度交互,研究胡杨当年生幼苗根系形态特征对伴生多枝柽柳以及土壤水盐的响应。  结果  (1)当年生胡杨幼苗根系形态具有保守性,一定范围的水盐条件下,主营固着的根系(根径大于0.5 mm)和营吸收功能的根系(根径小于0.5 mm)数量分布相对稳定,不随水盐梯度的改变而变化,但种间竞争的存在改变这种形态特性。(2)多枝柽柳伴生的条件下,幼苗拥有更大的比根长和比根面积,吸收能力提高,但是根系生长受到强烈抑制,基径、总根体积、根表面积等指标显著降低(P < 0.01)。(3)多枝柽柳伴生会改变胡杨幼苗根系形态特征对土壤水盐的塑性响应,表现为胡杨?柽柳组的胡杨幼苗对盐分变化更为敏感。相对于盐分,水分和伴生模式对根系生长的影响更为关键。  结论  当年生胡杨幼苗根系对种间竞争表现出一定的适应策略,但与多枝柽柳的竞争仍对胡杨的根系生长产生不利的影响。对野外的胡杨幼苗而言,多枝柽柳的竞争也是威胁其生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发展裙带菜生产,主要靠沿海养殖场队来完成,每介单位都有一定的养殖面积,都能生产相当数量的鲜菜。若生产的鲜菜外运加工,会增加运输环节,延长鲜菜存放时间,造成鲜菜污染变质,这是不经济的。各场队自己加工,既能保证裙带菜的鲜度和质量,又可以增加经济收入。由此可见,加工机械不宜过大,能满足一个场队加工需要即可。养殖场队地处沿海,加工设备每年只用一个月左右,  相似文献   
6.
贝类可作为对虾养殖的理想饲料,但因贝类一般都具有坚硬的外壳,投喂前必须将外壳破碎。过去是靠人工用砸碾子轧,粉碎机等方法破碎。用这些方法不仅耗王耗时.而且还把贝肉搞得稀烂,使贝类的内脏团全部破坏,造成饲料的浪费,还易败坏水质。鉴于这种情况,  相似文献   
7.
8.
不同庇荫的光照特点及对红松苗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红松人工更新的幼年处在什么样的光照条件下比较合适,对这个问题曾有过不少作者(1—7)做了探讨。尽管观点上尚不尽相同,但绝大多数认识基本是一致的,即庇荫条件对红松人工更新幼年的生长与存活是有好处的。本文的目的主要在探讨庇荫条件下的光照特点和找出与红松幼年生长关系密切的那些光照特点,从而为红松的人工更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采用6个高产品种(中晚熟和中熟品种各3个),从1996年到2005年进行了10 a产量试验。试验结果表明,6个品种10 a总平均产量为2 974kg/hm2。最高产品种为平安8,平均产量为3 189kg/hm2;最低产品种为长农5,平均产量为2 785kg/hm2,最高比最低增产14.5%。吉豆3和九农21的平均产量也超过3 000kg/hm2。3个中晚熟品种的平均产量较中熟品种高5.7%。以6个品种的年平均产量为依据,划分了年成:2004年为丰年,产量为3 790kg/hm2;1997和2000年为灾年,产量为2 260kg/hm2;2005年为欠年,产量为2 585kg/hm2;其余6年为平年,产量为3 140kg/hm2。中晚熟品种较中熟品种稳产性好,变动指数平均小8.4%。平安8和吉豆3的稳产性最好,变动指数分别为42.9%和48.4%。从分析不同年份组合与10 a数据评价结果的比较得出:准确评价品种稳产性的最少年限为9 a。对大豆生产田单产低、作物品种适应性差异、品种的适应性与稳产性的关系等问题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利用超声波法提取大豆异黄酮,结合三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大豆异黄酮含量,对大豆异黄酮提取方法进行优化.结果获得的最优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20、乙醇浓度50%、提取时间30 min,提取2次;并用三波长法测定24个大豆品种异黄酮含量,发现品种间异黄酮含量有显著差异,其中吉林32和吉林35含量最高,分别达到了0.29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