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52篇
  免费   200篇
  国内免费   379篇
林业   249篇
农学   183篇
基础科学   164篇
  433篇
综合类   1647篇
农作物   324篇
水产渔业   59篇
畜牧兽医   509篇
园艺   261篇
植物保护   202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84篇
  2022年   141篇
  2021年   129篇
  2020年   129篇
  2019年   124篇
  2018年   92篇
  2017年   185篇
  2016年   124篇
  2015年   195篇
  2014年   173篇
  2013年   241篇
  2012年   288篇
  2011年   323篇
  2010年   313篇
  2009年   262篇
  2008年   259篇
  2007年   269篇
  2006年   220篇
  2005年   139篇
  2004年   94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68 毫秒
41.
AIM: To investigate the mechanism of the radiosensitizing effect of maximum non-cytotoxic doses of tetrandrine (Tet) on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cell lines CNE1 and CNE2.METHODS: The cells were treated with ma-ximum non-cytotoxic doses of Tet (for CNE1 cells at 1.5 μmol/L and for CNE2 cells at 1.8 μmol/L), irradiation at 4 Gy, or combination of irradiation and maximum non-cytotoxic doses of Tet. The cell cycle distribution was analyzed by flow cytometry. The protein levels of γ-H2AX, cleaved caspase-3, p-CDC25C, CDK1, p-CDK1, cyclin B1, ERK and p-ERK were determined by Western blot.RESULTS: The expression of γ-H2AX was increased in CNE1 cells and CNE2 cells after combined treatment with irradiation and maximum non-cytotoxic doses of Tet. The percentages of CNE1 cells and CNE2 cells at G2/M phase in irradiation group were (18.09±0.42)% and (18.48±1.32)%, respectively, which were decreased to (15.88±1.04)% and (13.80±0.82)% in combined treatment group, respectively (P<0.05). Combined treatment enhanced the increase in the protein level of cleaved caspase-3 caused by irradiation. The protein levels of p-CDC25C and p-CDK1 were increased in a dose-dependent manner by Tet treatment (P<0.05), while the expression of CDK1 showed no difference among different doses of Tet treatments. The protein levels of p-CDC25C, p-CDK1 and CDK1 showed no difference after the treatment with maximum non-cytotoxic doses of Tet. The combined treatment with irradiation and the maximum non-cytotoxic doses of Tet decreased the protein levels of p-CDC25C and p-CDK1 (P<0.05), increased the expression of cyclin B1, and had no influence on the expression of CDK1 (P<0.05). The combined treatment resulted in an increase in the protein level of p-ERK1 (P<0.05).CONCLUSION: The maximum non-cytotoxic doses of Tet enhance the DNA damage and apoptosis in CNE1 cells and CNE2 cells caused by irradiation, and the mechanism might be associated with ending of G2/M arrest via activation of ERK/CDC25C/CDK1/cyclin B1 pathways.  相似文献   
42.
针对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缺乏、种植业生产受限的问题,比较了武威市凉州区19种种植模式的水资源利用效率。结果表明,马铃薯和油葵较春小麦(CK1)节水25%且分别增收84.21%和31.58%;低耗水型模式玉米/豌豆和油葵/豌豆的水分利用效率较传统模式春小麦/春玉米(CK2)提高38.2%和52.9%,水分经济利用效率提高51.6%和125%,水分能量生产效率提高40.72%和49.81%;日光温室中,辣椒、西瓜和双孢菇的节水增收效果较好。由此提出发展马铃薯、油葵等低耗水高效模式,以玉米/豌豆、油葵/豌豆替代高耗水型模式春小麦/春玉米,日光温室重点发展辣椒、西瓜和双孢菇等作物的建议。  相似文献   
43.
本文客观评价了陕西省各区域林权改革的现状与所取得的成效,并进一步总结了改革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面临的挑战.在此基础上,根据当前国家的林改政策,结合陕西省的实际,提出继续深化林权改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4.
井大炜 《江西植保》2013,(3):338-341
生物化学是从分子水平阐明生命现象本质的一门学科,是临床、护理和药检学的基础课程。根据生物化学的课程特点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思想,在教学实践中,采用多种教学法相结合,灵活运用,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基本技能。  相似文献   
45.
旨在克隆获得牦牛StAR基因编码序列(CDS)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探究其mRNA组织表达特性。本研究以屠宰场采集的成年母牦牛心、肝、脾、肺、肾、卵巢、输卵管、子宫组织(n=5),不同年龄(胎牛、1岁、2岁)牦牛的卵巢(n=3),不同发情周期(卵泡期、黄体期)的牦牛卵巢(n=3),黄体期黄牛的卵巢(n=3)及实验室冻存的牦牛颗粒细胞为研究材料。以牦牛黄体期卵巢cDNA为模板,用逆转录PCR克隆StAR基因,并使用MEGA7.0和ExPASy-ProtParam等软件分析其生物信息学特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牦牛StAR基因组织表达特性。结果发现,StAR基因CDS区长858 bp,编码285个氨基酸,StAR蛋白总体带正电荷,属于碱性亲水稳定蛋白,无跨膜结构及信号肽,主要存在于细胞质和线粒体; StAR基因具有较高的保守性,符合物种进化规律。牦牛StAR基因在卵巢表达水平最高(P<0.01),且2岁时卵巢表达水平极显著高于胎牛和1岁龄(P<0.01),黄体期卵巢表达水平极显著高于卵泡期(P<0.01);黄体期黄牛卵巢中StAR基因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牦牛(P<0.01);在颗粒细胞的体外培养过程中StAR基因表达量逐渐上升,在培养24 h时达到高峰(P<0.01),随后显著降低。综上所述,StAR基因序列较为保守,在牦牛卵巢组织中表达最高,且表达水平随年龄与卵巢周期而变化,提示StAR基因可能参与牦牛卵巢及黄体功能相关的繁殖调控。  相似文献   
46.
为探究琥珀酸黄杆菌(Flavobacterium succinicans)对非生物胁迫下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的缓解效应,本试验研究了菌株DSM4002的生物学特性,并在盆栽条件下,分析了干旱(维持相对含水量(30±5)%处理7 d和14 d)、低温(4℃处理3 d和7 d)和盐胁迫(150 mM NaCl处理5 d和10 d)下根际接种DSM4002对多年生黑麦草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DSM4002具有分泌吲哚乙酸(Indole-3-acetic acid,IAA)、溶磷和产铁载体能力,对壮观霉素、卡那霉素等具有抗性,对氯霉素敏感。同时,接种DSM4002能够提高正常生长、干旱、低温和盐胁迫下多年生黑麦草的生物量、抗氧化酶活性、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降低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综上,琥珀酸黄杆菌促进多年生黑麦草的生长与其自身具有分泌IAA、溶磷和产铁载体能力有关,而且它能够调节植物体内氧化还原平衡,从而增强多年生黑麦草的抗旱、抗寒和抗盐能力。  相似文献   
47.
奶牛围产期的饲养管理是规模化奶牛场生产环节中的重中之重,该项工作不仅影响奶牛泌乳量和生鲜乳品质,还直接决定新生犊牛的健康水平和奶牛的产后恢复情况。因此,各牧场需要加强奶牛围产期的饲养管理,让奶牛在分娩前后平稳过渡。本文从营养需要、分群、饲养和环境等方面介绍了奶牛围产前期和围产后期的管理需要,以期为围产期奶牛的科学饲养管理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8.
试验旨在构建一种更安全有效的新型免疫去势DNA疫苗,通过选取下丘脑-垂体-性腺轴(hypot halamic-pituitary-gonadal axis,HPG)的上游调控基因吻素1(KISS1)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作为靶标,借助2A肽的自剪切功能,引入平衡致死系统代替抗性基因筛选流程,成功将GnRH和KISS1转入非抗性筛选质粒pVAX-asd中,酶切验证和测序对比验证目的基因的插入方向和序列完全正确。重组质粒转染HeLa细胞,反转录后扩增目的基因结果显示,重组质粒在真核细胞内能够正常转录,保证重组质粒在导入机体后能够正常表达,从而引起特异性免疫反应。将构建成功的质粒转入减毒的猪霍乱沙门氏菌C500中,获得可直接口服免疫的活载体疫苗,酶切和测序结果表明,双表达重组质粒成功导入工程菌中。将活菌疫苗在体外连续传代50次,选取0、2、5、10、20、30、40、50代的菌株进行稳定性研究,生长曲线检测结果表明,工程菌在体外连续传代50次的过程中,其生长特性无明显变化,且与减毒猪霍乱沙门氏菌C500的生长特性一致,未因携带质粒发生明显变化;同时将各代菌液扩增沙门氏菌标志基因(invA)和毒力基因(crp),结果表明多次传代后工程菌仍然具有沙门氏菌的特性,其减毒特性也无变化。各代菌液质粒酶切验证显示,多次传代并不影响质粒的稳定性,重组双表达质粒能够在沙门氏菌C500中维持正常拷贝功能。综上所述,该重组质粒和工程菌疫苗均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可直接应用于动物免疫去势的研究。  相似文献   
49.
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CNV)具有多种形式的变异结构,在品种多样性、生物进化和疾病相关性等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并具有片段长度大、覆盖范围广等特点。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及DNA测序技术的日渐成熟,人们对遗传变异的研究不断向DNA分子水平深入,多态性标记在畜禽育种中已逐渐成为动物育种研究的趋势和主流。由于CNV对基因的调控和表达所造成的影响更为显著,因此,CNV在重要畜禽中的研究越来越多。目前,已检测出大量有关畜禽重要经济性状的基因序列变异,并有许多研究均表明CNV与动物的重要经济特征及疾病的发生有关。笔者主要通过参考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报道,简述了CNV的相关研究背景、概念、突变机制,归纳总结了CNV对牛、羊、猪、鸡的经济性状、繁殖性状和疾病调控的影响,以期通过对这些重要畜禽的基因组学研究揭示其适应性遗传机理和表型性状差异的遗传基础,开发相应的分子遗传标记,为畜禽的标记辅助选育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0.
运用能值理论和分析方法,分析了鄂尔多斯市2000-2009年水资源生态经济系统能量流动规律,构建了其能值综合图,计算评价了水资源开发利用状态及其系统可持续发展状况。分析结果表明,鄂尔多斯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依靠不可更新资源的投入,且对不可更新资源投入的依赖程度不断增大,水资源投入能值所占比重逐渐减小;鄂尔多斯市在市场贸易中处于明显不利地位,经济发展尚处于高消耗、高增长的发展阶段,工业化水平还有待提高。2000年以后鄂尔多斯市经济系统虽然富有活力和发展潜力,但是随着当地经济发展对不可更新资源的依赖不断增大,系统有向消费型经济系统快速发展的趋势。鄂尔多斯市应加快重点工业产业技术更新和产品升级,延长产业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