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39篇
  免费   1939篇
  国内免费   2296篇
林业   2339篇
农学   1453篇
基础科学   1287篇
  2839篇
综合类   14315篇
农作物   1960篇
水产渔业   866篇
畜牧兽医   4350篇
园艺   1998篇
植物保护   1167篇
  2024年   165篇
  2023年   570篇
  2022年   1310篇
  2021年   1314篇
  2020年   1159篇
  2019年   1088篇
  2018年   796篇
  2017年   1349篇
  2016年   877篇
  2015年   1249篇
  2014年   1377篇
  2013年   1644篇
  2012年   2390篇
  2011年   2440篇
  2010年   2327篇
  2009年   2111篇
  2008年   2228篇
  2007年   2014篇
  2006年   1671篇
  2005年   1306篇
  2004年   817篇
  2003年   527篇
  2002年   501篇
  2001年   567篇
  2000年   467篇
  1999年   175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1年   7篇
  1962年   6篇
  1956年   1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11.
对 2 2 4只云岭黑山羊及其杂交羊在夏季用CIDR孕酮栓 PMSG法进行同期发情处理 ,结果表明 :①总体发情率为64 73 % ,移植率为 47 3 2 % ,其中发情羊在撤栓后 48小时内 10 0 %发情 ,同期化程度高 ;②楚雄羊 (n =44只 )、师宗羊 (n =96只 )、文山羊 (n =71只 )和杂交羊 (n =9只 ) ,发情率分别为 :5 2 2 7%、65 63 %、66 2 0 %和 10 0 0 0 % ,以杂交羊的同期发情率和移植率高于楚雄山羊 (P <0 0 1)、师宗山羊和文山山羊 (P <0 0 5 ) ,但三个地方的云岭黑山羊的发情率和移植率均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③ 1~ 2 5岁受体羊的发情率比 3~ 5岁羊高 17 74个百分点 (P <0 0 5 ) ,移植率高 11 0 6个百分点(P >0 0 5 ) ;④ 2 0~ 2 9kg羊的发情率分别比 3 0~ 3 9kg和 40~ 5 1kg的羊群高 19 2 3个百分点 (P <0 0 5 )和 2 6 0 1个百分点(P <0 0 1) ;移植率分别高 13 0 7和 14 83个百分点 (P >0 0 5 ) ;⑤青年羊的掉栓率显著低于经产羊 (P <0 0 5 ) ,而掉栓羊群和持栓羊群的发情率和移植率分别比较 ,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⑥处理羊在第 16天撤栓和第 17天撤栓的同期发情率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相似文献   
112.
纤维素酶渣替代黄豆饲喂杂交奶牛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纤维素酶渣替代黄豆对西黄杂奶牛(西门塔尔×本地黄牛)作饲喂对比试验,并对其产奶量及奶品质进行观察。结果表明:试验组比对照组牛日产奶量平均提高1 88kg,其乳蛋白和乳糖含量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3.
目的利用RT-PCR和RACE技术克隆土耳其斯坦东毕吸虫肌动蛋白基因全长序列并进行序列分析.方法根据日本血吸虫和曼氏血吸虫肌动蛋白基因的保守区设计引物,利用RT-PCR扩增出土耳其斯坦东毕吸虫的肌动蛋白基因的大片段,再结合RACE技术分别得到肌动蛋白的3'端和5'端,将三部分序列拼接后获得肌动蛋白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成功克隆了土耳其斯坦东毕吸虫肌动蛋白的全长cDNA并提交GenBank,登录号为DQ017265,核酸序列比对表明东毕吸虫肌动蛋白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和日本血吸虫、曼氏血吸虫的同源性分别为90%和91%.结论土耳其斯坦东毕吸虫肌动蛋白的全长cDNA的克隆为进一步表达及其生物学性能的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4.
致麻鸭产蛋下降的副粘病毒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从浙江省某麻鸭养殖基地产蛋锐减的病鸭生殖器官分离到1株致产蛋下降、不致鸭死亡的病毒株(YH99V)。该病毒易感蛋鸭,经SPF鸡胚传至第9代时致病性突然增强,第11代出现对鸡红细胞的血凝特性,通常在42~80h致死SPF鸡胚,EF15EID50为10^1.8。经磷钨酸负染电镜观察,YH99V粒子呈现圆形、杆状形、葫芦状形等多形态,直径70~400nm不等,病毒外表有囊膜,囊膜外层有排列整齐的纤突。病毒粒子和包涵体位于细胞浆内。病毒抵抗力由弱到强依次为:0.2%甲醛、24h-56℃、45min→紫外线、1h→乙醚≈氯仿≈37℃、16h—pH9→pH5→1%Try。对人眼结膜易感,鸭眼结膜不易感。接种传代细胞BHK-21、IBRS-2均能引起细胞病变。YH99V株与同样引起鸭产蛋下降的AIV、鸭源EDSV无抗原相关性,而能被禽副粘病毒Ⅰ型阳性血清中和。根据试验结果,初步将YH99V判定为鸭副粘病毒。  相似文献   
115.
为了提供有效的伪狂犬病疫苗,用鸡胚成纤维细胞扩大培养了PrV HB-98突变株(TK^-/gG^-/LacZ^+),研制了伪狂犬病基因缺失疫苗,并对该疫苗经肌肉接种、经口等免疫途径的最小免疫剂量进行了测定,同时也对4批疫苗的安全性、效力、免疫期和保存期进行了检测;同时将4批疫苗用于免疫23个猪场的母猪、新生仔猪和育肥猪进行区域试验。测定结果表明,疫苗经上述两种途径接种对不同阶段猪的最小免疫剂量均为10^5.0 TCID50;10倍免疫剂量的疫苗对初生仔猪、15日龄仔猪和妊娠母猪是安全的,免疫猪能抵抗强毒的攻击;疫苗在4℃和-20℃下分别可保存6个月和12个月。对伪狂犬病毒抗体阴性的70日龄商品猪和种猪的免疫期为6个月。田间试验表明,4批猪伪狂犬病基因缺失疫苗安全有效,并可用于仔猪发病时的紧急接种。为猪伪狂犬病基因工程疫苗的制备与应用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6.
通过采集川西北高寒沙地不同年限(6、18、24年)高山柳林下3种优势植被藏沙蒿、裂叶独活和镰荚棘豆,分别测定分析3种植被叶片、根部C、N、P化学计量特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不同年限高山柳林下植被C、N、P含量及其比值间存在显著差异且呈现出不同变化趋势。林下植被C含量整体下降;叶N含量呈上升趋势,根N含量随年限增长而下降;除藏沙蒿外,林下植被P含量变化不显著;C∶N变化范围为1.92~12.86;C∶P为29.18~196.88;不同年限高山柳林下植被N∶P间虽存在差异,但均表现出主要受到P限制,表明该区域植被生长主要受P限制,应注意P养分的适当补充。  相似文献   
117.
饲草料是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浅述了饲草料半干青贮工艺,分析饲草料半干青贮装备的现有技术装备水平及发展趋势,为我国半干青贮装备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8.
进入新世纪以来,管理科学在我国取得了蓬勃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庞杂的学科知识体系,与此同时,管理学也涌现了一大批管理科学专家,并在各自的领域中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利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2000~2009年的20种管理科学重要期刊文献为数据,从文献计量的角度对我国管理科学十年来的发展进行分析,通过可视化分析工具CiteSpace展示了企业与事业单位管理、管理基础与方法、宏观管理与政策研究三个主要的学科领域的代表人物和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19.
采用TDP技术对金沙江干热河谷元谋段主要造林树种印楝的树干液流密度动态变化进行了观测,得到3点主要结论:①无论干热季节或湿润季节,印楝树干液流密度昼夜变化的规律性较强,呈明显的单峰曲线;②由干热季节转向湿润季节时,印楝树干液流密度呈下降趋势,5年生印楝在5月、7月及10月的典型晴天里的树干液流密度日变化平均值分别为12.11、7.48及6.90cm3·cm-2·h-1;③在干热季节里印楝蒸腾耗水具有相当的被动性,而在湿润季节时其蒸腾耗水则表现出主动性和平氨性,反映了印楝在不同季节里的耗水机制差异.  相似文献   
120.
描述了暖地泥炭藓(Sphagnum junhuhnianum)孢蒴从翠绿色透明状球体历经黄绿色、淡褐色、褐色、具光泽的深咖啡色球体到最后喇叭状过程中孢子的形态特征.成熟孢蒴中孢子的数量(71 631±12 751)个.成熟孢子四面体结构清晰,极面观呈圆三角形,赤道面观呈近扇形,直径(23.27±1.05)μm,均出现三裂隙结构,唇状,稍细,长为极半径的2/3,裂隙表面布满疣状颗粒物,近极端三面凹陷无褶皱,分布少量疣状颗粒物,远端面不平整,布满疣状颗粒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