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6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37篇
林业   48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16篇
  47篇
综合类   246篇
农作物   21篇
水产渔业   28篇
畜牧兽医   104篇
园艺   29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41.
运用多种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对其鉴定,以研究苗药抱石莲(Lepi-dogrammitis drymoglossoide(Bak.)Ching)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从该植物中首次分离鉴定了6个酚酸化合物和1个甾体化合物,分别为4-羟基苯甲酸(1)、6,7-二羟基香豆素(2)、3,4,5-三羟基苯甲酸甲酯(3)、咖啡酸(4)、3,4-二羟基苯甲酸(5)、3,4-二羟基苯甲醛(6)和胡萝卜苷(7)。  相似文献   
42.
为了分离纯化牛白细胞中的抗菌肽(Antimicrobial peptides,AMPs)并对其体外抗菌活性进行初步分析,以中国荷斯坦奶牛血液为材料,通过离子交换层析法纯化抗菌肽,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进一步纯化,用双层琼脂糖弥散法测定其抗菌活性。结果表明,通过离子交换层析获得的阳离子峰有抗菌活性,通过RP-HPLC对阳离子峰纯化后获得了6个峰;6个峰液对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均具有抗菌活性,峰液F1、F2和F3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抗菌活性,仅峰液F1对白色念珠菌具有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43.
[目的]研究甘肃大戟的分类学地位。[方法]根据野外调查、采集,结合标本观察,对江苏分布的乳浆大戟亚属的甘肃大戟(Euphorbia kansuensis Prokh.)和月腺大戟(E.ebraceolata Hayata)的形态特征和分布区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江苏植物志》记载的月腺大戟和《中国植物志》的甘肃大戟在形态描述的被毛和根形态这2个重要特征上没有明显区别,且相互有交叉,故《中国植物志》认为月腺大戟是甘肃大戟的误用名是合理的,但是其形态描述应修订为:全株有毛或无毛;根为纺锤形至圆柱状;腺体为肾状长圆形。[结论]该研究对于理清甘肃大戟的分类学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4.
以42份四川芋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分析球茎成熟期主要营养成分。结果显示,母芋的干物质平均含量23.4%,蛋白质2.73%,淀粉14.65%,支链淀粉12.53%,VC 5.56 mg/100 g。子芋干物质平均含量24.31%,蛋白质2.57%,淀粉15.55%,支链淀粉13.26%,VC 7.00 mg/100 g。芋球茎质地口感和主要营养成分含量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45.
通过分析黄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利用旅游资源开展生态旅游的必要性,探讨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区位和资源特点,根据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有针对性地提出具体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46.
黄芪多糖对大鼠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分泌NO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探讨黄芪多糖对大鼠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分泌NO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硝酸还原酶法黄芪多糖(900μg/mL)组细胞分泌NO量在1 h和3 h时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在6 h显著高于对照组细胞(P<0.05);黄芪多糖(450μg/mL)组细胞分泌NO量在1 h和6 h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3 h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黄芪多糖可引起大鼠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NO分泌量的升高。  相似文献   
47.
水稻褐变穗病是黑龙江省水稻生产中主要穗部病害之一,近年来在佳木斯地区水稻褐变穗的发生有上升趋势,感染水稻褐变穗的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都会下降。水稻褐变穗的主要致病病原菌是稻链格孢(A.alternara(Fr.)Keissler),试验主要选择了3种药剂在水稻开花期进行喷雾防治水稻褐变穗,确定不同药剂对水稻褐变穗的防治效果,为该病害防治提供依据。试验采取随机区组设计,通过调查不同药剂处理后褐变穗的病情指数来确定试验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开花期施药防治水稻褐变穗,强盛的防效为80.9%~92.2%,金力士的防效为81.0%~90.9%,稻秧安的防效为48.4%~55.0%。  相似文献   
48.
为改进和优化金花菜(Medicago polymorpha)叶蛋白提取的工艺环节,并提高叶蛋白提取率及提取物纯度等参数指标,本研究选择长江下游农区广泛种植的金花菜为原料,通过设置较为合理科学的料液比、提取温度、加热时间、pH以及提取剂(酸)种类进行叶蛋白提取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各单因素试验最佳参数分别为料液比1∶3、提取温度70℃、加热时间15 min、pH 4、提取剂(酸)为盐酸。基于清洁安全生产角度,选择了单因素试验中提取指标同样较高的柠檬酸作为提取剂,设置了料液比、pH及提取温度的3因素3水平响应面试验,发现影响叶蛋白提取率的因素依次为pH、提取温度、料液比。得到最佳提取工艺:料液比1∶3、pH 4.1、提取温度72℃,相应的叶蛋白提取率为49.63%,提取物纯度为56.87%。本研究优化的技术工艺及相关参数指标可为农区豆科草类植物多元化利用及叶蛋白工业化生产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和相关借鉴。  相似文献   
49.
在开展三黄连散对人工感染罗非鱼无乳链球菌病预防效果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验证以每千克饲料中添加13.2 g的三黄连散为推荐剂量,在生产中大面积应用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设立三黄连散试验组、中药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3个组,每组300尾罗非鱼,连续用药7 d后,每组随机取30尾,测定增重率、器官指数、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和肝脏抗氧化指标。用药后第8天,采用同居感染的方法感染鱼群,于感染后第14天计算保护率。结果表明,给药7 d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三黄连散试验组罗非鱼的增重率明显提高,器官指数和多项肝脏抗氧化指标均明显升高,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总体无明显异常,预防无乳链球菌感染的保护率为43.67%。综上提示,三黄连散能够提高罗非鱼机体抵抗力,降低无乳链球菌感染罗非鱼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50.
王群  杭超  张栋梁  翟福勤 《蔬菜》2021,(8):80-81
为丰富嘉善县番茄品种,通过引进4个高品质番茄与嘉善县大面积种植品种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引进的大果型番茄浙粉712和浙粉716虽然产量较当地番茄品种惠福低,但果实口感较好,且大小均匀,整齐度较好,适合在当地进行一定面积的推广;引进的中果型番茄光辉101和樱桃番茄浙樱粉1号,果实大小均匀、口感好、番茄风味浓,且生长势强,经济效益突出,667 m~2产值较当地菜用番茄高出12 000~18 000元,适合采摘或短途运输销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