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25篇
  免费   1088篇
  国内免费   1745篇
林业   1187篇
农学   1116篇
基础科学   977篇
  2070篇
综合类   8846篇
农作物   1271篇
水产渔业   626篇
畜牧兽医   3402篇
园艺   1481篇
植物保护   1082篇
  2024年   96篇
  2023年   407篇
  2022年   987篇
  2021年   989篇
  2020年   929篇
  2019年   814篇
  2018年   671篇
  2017年   964篇
  2016年   667篇
  2015年   952篇
  2014年   978篇
  2013年   1157篇
  2012年   1577篇
  2011年   1608篇
  2010年   1609篇
  2009年   1457篇
  2008年   1401篇
  2007年   1233篇
  2006年   980篇
  2005年   761篇
  2004年   440篇
  2003年   280篇
  2002年   319篇
  2001年   311篇
  2000年   229篇
  1999年   107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2年   2篇
  1956年   8篇
  195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1 毫秒
101.
为探明安徽省直播冬油菜种植中适宜的氮肥用量、氮肥种类和施氮方式,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尿素不同用量及等氮量尿素和控释尿素不同施用方式对直播冬油菜产量、氮肥累积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水平和施氮方式对直播冬油菜产量具有显著影响,成株率与产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施氮量180 kg N·hm-2条件下,尿素分次施用处理(N180)和控释尿素一次性施用处理(CRU180)在生育中后期能有效提高直播冬油菜密度。施氮量240 kg N·hm-2、尿素分次施用处理(N240)角壳和茎秆氮素累积量分配比例增加,籽粒分配比例减少,氮肥表观利用率、氮肥农学效率、氮肥生理效率和氮肥偏生产力显著降低,籽粒产量不增反降,较CRU180和N180分别降低2.87%和9.67%。各施氮处理中,N180处理产量最高,较其他施氮处理显著增产7.53%~82.15%。施氮量180 kg N·hm-2条件下,相比尿素一次性施用处理(U180),CRU180和N180显著增产8.53%和16.69%,籽粒氮素累积量显著增加8.80%和16.02%,氮肥表观利用率显著增加11.68%和14.30%,氮素农学效率显著增加12.53%和24.46%,氮素生理效率增加0.74%和9.13%,氮肥偏生产力显著增加8.59%和16.76%。综合本试验直播冬油菜产量、氮素累积量和氮肥利用率结果来看,合理的氮肥用量和氮肥品种可以有效增加直播冬油菜的成株率和氮素累积量,进而增加产量、提高氮肥利用率。安徽省直播冬油菜施氮量180 kg N·hm-2,尿素分次施用和控释尿素一次性施用,均能达到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双向提升。考虑到直播冬油菜轻简化发展大趋势,建议采用控释尿素一次性基施。  相似文献   
102.
以采自贵州省贵阳市和遵义市的辣椒炭疽病病样为试材,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病原菌,依照柯赫氏法则确定病原菌的致病性,根据菌株形态特征及rDNA-ITS序列分析鉴定,研究引起贵州省辣椒炭疽病的病原;采用菌丝生长抑制法,研究了致病菌株对甲基硫茼灵等11种原药和10%苯醚甲环唑等6种成品药的敏感性,从而在此基础上选择不同作用机理的药剂组合复配,测定抑制活性.结果 表明:结合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确定其为辣椒炭疽病菌,分别为尖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acutatum)、斯高维尔炭疽菌(Colletotrichum scovillei)和疑似新种(Colletotrichum sp.);经敏感性测定,所选药剂对菌株均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咪鲜胺、双苯菌胺、唑胺菌酯、戊唑醇等4种原药对3株辣椒炭疽病菌药效比较稳定,抑制效果较好;辣椒炭疽病菌对22.50%啶氧菌酯和10%苯醚甲环唑2种成品药剂的敏感性较高,EC50值分别为1.60 mg·L-1和2.12 mg·L-1;戊唑醇与吡唑醚菌酯3∶1和1∶1复配时,SR分别为1.7453和2.0611,1∶1时增效效果最好.啶氧菌酯与咪鲜胺1∶3、1∶1和1∶5复配时,SR分别为1.7234,1.6611和1.6585,1∶3增效效果最好.综上所述,引起贵州省辣椒炭疽病的病原菌有GY-1尖孢炭疽菌(C.acutatum);ZY-1斯高维尔炭疽菌(C.scovillei);ZY-2疑似新种(Colletotrichum sp.).  相似文献   
103.
为探究氮添加对高寒草原生态系统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于2018年在中国科学院巴音布鲁克草原生态系统研究站,选择4个氮添加水平(对照,N0,0 kg·hm^-2·a^-1;低氮,N1,10 kg·hm^-2·a^-1;中氮,N3,30 kg·hm^-2·a^-1;高氮,N9,90 kg·hm^-2·a^-1),开展土壤酶活性对氮添加响应的研究,分析土壤酶活性对氮添加的响应特点,土壤酶化学计量比以及土壤酶活性与土壤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氮添加在N3水平显著增加β-1,4葡萄糖苷酶(βG)、β-D-纤维二糖水解酶(CBH)和β-1,4木糖苷酶(βX)酶活性(P<0.05),N1和N3水平显著增加碱性磷酸酶(AKP)活性(P<0.05),N3水平显著降低多酚氧化酶(PPO)活性(P<0.05),氮添加对亮氨酸氨基肽酶(LAP)活性影响不显著,N3水平下显著增加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活性(P<0.05)。相关分析表明,8种土壤酶活性均与土壤有机碳(SOC、NAG除外)和总磷(TP)显著相关,与土壤总氮(TN)不相关。研究区土壤酶活性C∶N∶P化学计量比为1∶1∶1.2,与全球生态系统的土壤酶活性C∶N∶P的比值1∶1∶1相偏离,表明该研究区土壤微生物生长受磷素限制。冗余分析(RDA)进一步揭示出土壤有机碳和土壤全磷含量是影响土壤酶活性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104.
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导致的大气氮沉降急剧升高,将会影响高寒草原植物养分循环。为了研究氮沉降对高寒草原植物养分含量及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的影响。依托2009年在新疆天山巴音布鲁克高寒草原设置的长期氮沉降研究平台,于2017年7月和10月采集溚草(Koeleria cristata)、二裂委陵菜(Potentilla bifurca)和天山赖草(Leymus tianschanicus)3种植物的成熟叶和老叶,分析3种植物叶片N、P元素生态化学计量对不同施氮水平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① 3种植物养分浓度及其化学计量比在成熟叶和老叶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成熟叶和老叶的N、P含量分别为12.78 mg·g-1、0.88 mg·g-1和6.88 mg·g-1、0.46 mg·g-1mg·g-1。3种植物成熟叶和老叶的N元素含量均为:二裂委陵菜>天山赖草>溚草,P元素含量同N元素含量趋势一致;② 氮添加增加了成熟叶和老叶N浓度,分别达12%和48%;成熟叶与老叶P浓度对氮添加的响应规律不一致,成熟叶P浓度对氮添加的响应与物种有关,而老叶P浓度呈一致的下降趋势;氮添加对成熟叶和老叶N∶P的比值影响亦不同,其中相对于成熟叶,老叶的N∶P呈显著增加趋势。③ 植物叶片的N元素、P元素和N∶P比三者之间的相关分析表明:N元素和N∶P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在生长旺盛期和枯黄期,溚草和天山赖草的N与P元素之间没有发现显著相关性(P>0.05),而二裂委陵菜呈现一定的差异性,在生长旺盛期二裂委陵菜叶片N与P元素呈显著的正相关、枯黄期呈显著的负相关(P<0.05)。表明长期氮的添加显著影响了3种植物叶片的养分含量和生态化学计量,不同物种间存在一定差异,未来氮沉降升高将会影响天山山地草原的植物养分循环。  相似文献   
105.
本试验引进了沪绿68、沪绿88和沪绿118共3个西兰花新品种,与当地主栽品种——耐寒优秀进行比较试验,试图筛选出适应当地种植的西兰花新品种。试验结果表明,沪绿68花球紧实度不高且蕾粒容易掉;沪绿118植株侧枝很多且花球有空心;沪绿88品种长势好、商品性好,适宜在如东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06.
以黑木耳为试材,以玉米芯和大豆秸秆作为原料,按照阔叶木屑与秸秆不同比例,部分替代现有阔叶木屑代料栽培黑木耳,并通过测定不同比例配方培养的黑木耳的生物学特性、质量、产量,筛选出以秸秆与阔叶木屑为原料代料栽培黑木耳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秸秆添加量达到60%的条件下,产量并未显著降低,说明秸秆作为部分替代木屑栽培基质的代用物料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7.
良好的自我管理是大学生文明成人,健康成才,和谐成功的基础。自我管理能力是当代大学生必备的素质,也是我国高教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在互联网时代,受到各种信息的冲击,加强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是大学生适应社会发展、有效开发自身潜能、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根本需要。本文就网络时代下大学生做好自我管理的重要性,现实状况以及网络时代下如何培养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进行简要分析,为网络时代下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提供现实参考。  相似文献   
108.
从奶牛组织中克隆Tenomodulin(TNMD)基因的cDNA序列,采用双酶切后连接表达载体pGEX-4T-1,转入大肠杆菌BL21中进行诱导表达。结果表明,TNMD基因的序列全长为957 bp,通过双酶切构建的表达载体pGEX-TNMD在BL21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了分子量为59.68 kDa的融合蛋白。  相似文献   
109.
旨在对解淀粉芽孢杆菌GB58在水稻纹枯病上的盆栽防治效果和最佳菌剂载体进行研究,明确其应用前景。采用盆栽试验测定GB58对水稻纹枯病的病斑高率和在水稻上的定殖能力,测定GB58在菌剂固定载体的吸附能力和吸附稳定性。盆栽试验结果表明,GB58在水稻病株上有良好的定殖效果,定殖数最大达到2.22×107 cfu/g。与喷施井冈霉素处理相比,GB58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在病害发生后20、40天分别显著提高了20%、24%。GB58在固体菌剂吸附载体的研究表明:结合菌体吸附量、存活率和抑菌活性进行分析,有机载体吸附效果好于无机载体;同时综合考虑应用价值,选择玉米粉、有机肥为菌剂吸附载体较好。GB58对水稻纹枯病具有较好的生防效果。采用玉米粉和有机肥作为固体菌剂吸附载体,具有经济、高效的特点,有较大的应用价值与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10.
经查阅文献,搜集并整理得到模式标本采自贵州的蕨类植物19科、46属、126种.模式产地涉及除六盘水地区外的贵州各地区,黔南地区51种>安顺地区18种>贵阳地区17种>黔西南地区7种、铜仁地区7种、遵义地区7种>毕节地区4种>黔东南地区1种,产地不祥的14种.种数较多的科依次是鳞毛蕨科40种>金星蕨科16种>蹄盖蕨科15种>水龙骨科10种.种数较多的属是耳蕨属11种,其次是贯众属10种.生长环境具有多样性,生长种数较多的生境依次是林下生长种类94种>石上或石隙生长种类62种>溪沟边生长种类41种>阴湿环境生长种类30种>河谷或峡谷生长种类23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