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771篇
  免费   1919篇
  国内免费   2888篇
林业   1922篇
农学   1395篇
基础科学   1397篇
  2963篇
综合类   14182篇
农作物   2040篇
水产渔业   1198篇
畜牧兽医   5003篇
园艺   2149篇
植物保护   1329篇
  2024年   166篇
  2023年   596篇
  2022年   1442篇
  2021年   1305篇
  2020年   1236篇
  2019年   1128篇
  2018年   899篇
  2017年   1349篇
  2016年   957篇
  2015年   1428篇
  2014年   1487篇
  2013年   1914篇
  2012年   2540篇
  2011年   2758篇
  2010年   2460篇
  2009年   2056篇
  2008年   2203篇
  2007年   1985篇
  2006年   1603篇
  2005年   1249篇
  2004年   743篇
  2003年   470篇
  2002年   511篇
  2001年   436篇
  2000年   417篇
  1999年   14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1年   4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4篇
  1956年   16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 毫秒
991.
研究矿区复垦土壤中鞘氨醇单胞菌促进秸秆腐解的性能,揭示鞘氨醇单胞菌在矿区复垦土壤沃土化中的作用,可为采煤沉陷区土地复垦和土壤质量快速提升提供科学依据.依托山西省襄垣县采煤沉陷复垦区的长期定位试验,通过矿化试验和腐解试验,测定活性碳变化、微生物数量及多样性指标,研究矿区复垦土壤中鞘氨醇单胞菌促进秸秆腐解性能.结果表明,添加菌剂有利于促进秸秆腐解能力.在培养期间,累计矿化量均以菌+秸秆处理最高,CK最低,添加菌剂的处理土壤矿化速率大于不添加菌剂的处理;灭菌土处理速效氮、磷、钾养分释放速率和活性有机碳含量高于不灭菌处理,其中,添加菌剂处理的养分释放速率和活性有机碳含量高于不添加菌剂处理,灭菌土条件下菌+秸秆处理的腐解率最高;在添加菌剂后土壤纤维素酶、过氧化氢酶、脲酶、磷酸酶活性均得到提高,具体表现为菌+秸秆>菌>秸秆>CK;在菌+秸秆处理中,细菌、放线菌、真菌的数量较多;0~72 h各处理的微生物多样性(AWCD)值增长快速,碳源利用能力处于最强的阶段,灭菌条件各处理增长率大于不灭菌处理,添加菌剂处理中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能力大于不接菌处理.鞘氨醇单胞菌可以显著促进秸秆的腐解和养分释放,有利于矿区复垦土壤有机碳的累积和肥力的提高,可以作为矿区复垦土壤修复的良好菌质资源.  相似文献   
992.
993.
994.
995.
以矾根品种柠檬黄、上海和红辣椒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品种与不同浓度的ABT#1和赤·吲乙·芸苔对矾根扦插生根、长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矾根品种的扦插繁殖能力不同,以矾根品种柠檬黄的扦插繁殖能力最强,能在较短时间内扦插成苗;虽然不同激素处理对3个矾根品种的扦插生根、长叶等指标的综合影响不明显,但矾根品种柠檬黄用200 mg/L ABT#1处理(T1)的扦插生根、长叶效果最好,长叶率达66.66%;矾根品种柠檬黄扦插苗的全成团率和半成团率分别达45.68%和26.93%,均显著高于矾根品种上海和红辣椒,而不同激素处理对矾根扦插苗的成团率没有显著影响;柠檬黄的扦插生根、长叶能力强,根系全成团速度快,适合采用叶插繁殖进行生产.  相似文献   
996.
针对玉米种子机械裂纹检测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双通道脉冲耦合神经网络(PCNN)模型的数字图像融合方法:1)运用离散小波变换(DWT)、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NSCT)分别对预处理后的玉米种子机械裂纹图像进行分解,得到各自的高低频子带;2)对高低频子带系数分别采用不同链接强度的改进空间频率激励的双通道PCNN模型进行融合操作,得到融合后的高低频子带系数;3)通过NSCT反变换得到最终的玉米种子机械裂纹图像.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双通道PCNN模型检测玉米种子机械裂纹的准确率为97.2%;图像熵、相关熵、相关系数、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3511、1.7314、0.9835和0.5263,整体优于LoG、DWT、NSCT和PCNN方法;双通道PCNN方法的单张图像的执行时间为14.9007 s,运行时间最长,但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997.
为验证旋转式多比例分样方法的可行性,探究旋转式多比例分样方法对作物籽粒的分样效果,以谷子、绿豆、大豆和玉米籽粒材料制备成混合样品,在不同转速(0~30.0 r/min)处理和不同进样时间(60、90、120 s)内比较旋转式多比例分样方法获得1/2、1/4、1/8和1/16子样的代表性和缩分比误差。结果表明,在转速0~30.0 r/min和进样时间60~120 s的情况下,旋转式多比例分样方法获得子样的分样误差和均无显著差异,且均不高于四分法(CK)。但是,除不旋转(0 r/min)处理的1/8四盒和1/16单盒及30 r/min处理的1/16单盒子样的缩分比误差显著高于对照外,旋转处理(转速≥7.5 r/min)的单盒、双盒或四盒子样的缩分比误差不高于四分法对照。因此,在进行样品前处理的分样工作中应用旋转式多比例分样方法是可行的,应设置转速≥7.5 r/min,取相对2个扇盒或十字相对4个扇盒形成的子样。  相似文献   
998.
崔虎亮  高静  徐强 《广东园林》2021,43(5):87-91
对太原市河流生态廊道和道路生态廊道的草本植被进行调查,分析其植物种类构成和分布格局,探讨城市生态廊道植物多样性及景观效益。结果表明,太原城市生态廊道草本植物有 174 种,隶属于 41 科 20 属,其中乡土植物 107 种,所占比例 61.49%;外来植物 48 种,所占比例 27.59%;入侵植物 19 种,所占比例 10.92%。相关分析表明,距离城市中心越远,调查样点草本植物多样性越高,可见城市化进程降低了城市生态廊道的植物丰富度。总体来看,道路生态廊道草本植被多样性高于河流生态廊道。不同廊道中入侵种占比的分布规律并不一致,河流生态廊道入侵种比例随着城市中心距离的增加而增加;而道路生态廊道恰恰相反,距城市中心越近,入侵种占比反而越大。  相似文献   
999.
对40 mm厚杉木锯材制定两个高温干燥工艺并进行试验研究,检测和分析干燥周期、干燥速率、锯材干燥质量等指标。干燥工艺I采用高温湿空气进行干燥;干燥工艺II在干燥前期高含水率阶段采用过热蒸汽条件,干燥后期低含水率阶段采用高温湿空气进行干燥。结果显示:两个干燥工艺在各阶段的干燥速率差异明显,干燥前期工艺II的干燥速率为1.30%/h,较工艺I低约37.2%;但干燥后期工艺II的干燥速率为1.89%/h,较工艺I高约70.27%。干燥工艺II可以有效避免锯材内裂的发生,干燥质量满足GB/T 6491—2012《锯材干燥质量》二级材的指标要求,干燥效率提高。  相似文献   
1000.
作物品种是影响作物产量的主要因素。通过研究在子洲的川地上,7个玉米品种在3 000株·667m-2、4 000株·667m-2、5 000株·667m-2和6 000株·667m-2这四个密度的农艺性状和产量等。研究表明:陕单8806在4 000株·667m-2下获得较高产,陕单636、陕单650、郑单958、陕单609在5 000株·667m-2的密度下产量最高,登海9号和东单60在6 000株·667m-2下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