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36篇
  免费   316篇
  国内免费   329篇
林业   284篇
农学   184篇
基础科学   136篇
  482篇
综合类   2219篇
农作物   229篇
水产渔业   174篇
畜牧兽医   1164篇
园艺   285篇
植物保护   224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104篇
  2022年   220篇
  2021年   183篇
  2020年   183篇
  2019年   165篇
  2018年   143篇
  2017年   194篇
  2016年   146篇
  2015年   214篇
  2014年   215篇
  2013年   273篇
  2012年   371篇
  2011年   398篇
  2010年   334篇
  2009年   268篇
  2008年   297篇
  2007年   289篇
  2006年   209篇
  2005年   227篇
  2004年   125篇
  2003年   85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90篇
  2000年   75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1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45篇
  1983年   20篇
  1981年   7篇
  1979年   14篇
  1973年   8篇
  1972年   7篇
  1971年   14篇
  1970年   14篇
  1969年   7篇
  1968年   7篇
  1967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为了解保健砂中主要矿物质元素的含量情况,试验采集了6省共11个地区的鸽保健砂产品,首先比较了用湿法消化、干法消化和酸溶解法对钙磷待测样品进行前处理的效果,分别按照GB/T 6436-2018和GB/T 6437-2018测定方法测定了样品中的Ca、P含量,接着采用GB/T 13885-2017方法测定了样品中Fe、Cu、Zn、Mn的含量。结果表明:Ca的测定3号样品干法较湿法消化结果高3.16%(P < 0.05),5号样品干法、酸溶解法较湿法消化结果分别低0.87%、2.16%(P < 0.05),三种方法中酸溶解法最适合对保健砂进行前处理|多数省(市)的保健砂样品均有较高含量的Ca,最高达到29.4%|P含量普遍严重偏低,8个样品的P含量都在0.05%以下,比其余样品的P含量低数十倍|钙磷比多数都在100以上,最高钙磷比达到792,保健砂中钙磷比例严重失衡|样品中Fe、Cu、Zn、Mn的含量分别为3387 ~ 22185、3.8 ~ 112.5、7.46 ~ 865.5 mg/kg和58.8 ~ 1401 mg/kg。由此可见,保健砂中各矿物质元素含量差异均极大,迄今没有统一的标准,质量问题不容忽视。 [关键词] 保健砂|矿物质元素|前处理|钙|磷  相似文献   
52.
为了探究磷对铝胁迫下紫花苜蓿幼苗生长和生理特征的影响,分别用不含和含200 μmol·L-1磷(P)、100 μmol·L-1铝(Al)、200 μmol·L-1 P+100 μmol·L-1 Al的简易 [Ca(NO32]营养液(pH=4.5)处理铝敏感紫花苜蓿品种‘Wl440’幼苗。结果表明,在铝处理中添加磷后,苜蓿幼苗根系和叶片中的铝含量分别比铝处理降低81.53%和61.47%,苜蓿幼苗的根长和根系活力显著提高,叶片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下降;光合生理得到明显改善,与铝处理相比,磷添加处理幼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光合速率明显提高,光系统Ⅱ和光系统I的电子传递速率增加;磷添加处理明显提高了铝胁迫苜蓿根系的草酸和苹果酸含量,体内有机酸螯合铝离子的能力增强,光合能力提高。因此,磷能够通过增加根系有机酸含量,改善铝胁迫苜蓿光合系统,从而缓解苜蓿铝毒害。  相似文献   
53.
Chlamydia psittaci has not been reported to cause disease in domestic cats, to our knowledge. In contrast, C. felis infection is common in domestic cats and typically results in conjunctivitis,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and less frequently pneumonia. Herein, we report the pathologic findings and diagnostic features of a fatal case of psittacosis in a 7-wk-old domestic kitten. The animal was 1 of a litter of 5 that, together with the queen, were yielded to a pet rescue center in Wyoming. Over a period of ~3 wk, the kittens and queen became sick, thin, and icteric prior to death, despite antimicrobial treatments. Postmortem evaluation of a kitten revealed necrosuppurative hepatitis with Gimenez stain–positive intracellular bacteria, nonsuppurative pneumonia, and mild leptomeningitis. The diagnosis of psittacosis was made by 16S rRNA PCR using multiple primer sets and sequencing from liver. Psittacosis should be considered a differential diagnosis in domestic cats with intracellular bacterial hepatitis and interstitial pneumonia.  相似文献   
54.
试验旨在探索羊源D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入侵宿主脾脏组织中引发的免疫应答途径。首先利用羊源D型多杀性巴氏杆菌(HN01菌株)感染小鼠,建立羊源D型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的动物模型;之后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获得感染小鼠与正常小鼠的脾脏转录组数据,并使用COG、KOG、eggNOG、GO、KEGG数据库对测序结果中的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进行功能注释与分析,同时对于显著富集到关键免疫通路的差异表达基因使用STRING软件和KEGG mapper进行蛋白互作分析,筛选出核心通路中起关键作用的基因;最后选取关键的10个基因进行实时荧光定量RT-PCR验证。转录组分析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感染组中筛选出3 380个差异表达基因(P<0.01,log2|FoldChange|≥0.5),其中1 691个基因上调,1 689个下调。基因功能富集分析结果表明,感染组脾脏中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发挥信号转导的功能,其主要参与的生物途径包括细胞因子与细胞因子受体互作通路、趋化因子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蛋白互作分析筛选出约28个核心差异表达基因,结合实时荧光定量RT-PCR验证后,其中9个基因的表达结果与测序一致,分别是C3、Cd4、Cxcl13、LckGnai1、Grap2、IL-6、Cxcr6及Serping1基因。本研究初步证明了脾脏在抵抗多杀性巴氏杆菌入侵中参与了一系列免疫应答反应,为进一步研究羊源D型多杀性巴氏杆菌与宿主之间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5.
为探究北京地区荷斯坦奶牛休息时间的群体规律及影响因素,本研究收集了北京地区某规模化牧场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共838头荷斯坦奶牛的休息时间及对应的奶牛生产性能测定记录及环境温湿度数据,利用SAS 9.2软件的GLM过程分析了年份、季节、场区、胎次和泌乳月等因素对荷斯坦奶牛休息时间的影响,并分析了休息时间对荷斯坦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荷斯坦奶牛平均休息时间为397.39 min/d,范围为87.74~707.03 min/d,变异系数为26%;休息时间随季节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夏季最低,冬季最高;随环境温湿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产犊和发病对休息时间均有较大影响,产犊和发病当天奶牛休息时间均存在一个峰值,之后逐渐降低至正常水平;测定年份、季节、场区、胎次和泌乳月份对休息时间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荷斯坦奶牛产奶量随休息时间的升高而降低。本研究为利用自动化记录设备探究奶牛的行为规律及利用连续测定的休息时间数据提高牛群的精准管理水平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6.
57.
58.
以陕西西安郊区温室与露地不同葡萄品种为试材,综合评定了果实品质指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白藜芦醇、原花青素),以期为筛选适宜陕西西安郊区栽培的优良鲜食葡萄品种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从不同品种筛选方面,温室品种"夏黑""户太8号"综合品质优良,其次是"红芭拉蒂"和"金优2号";露地品种"夏黑""红芭拉蒂"综合品质较优,其次是"着色香""佛雷"。从品质表现筛选方面,温室品种"户太8号"和"红芭拉蒂"风味较优,"红芭拉蒂"和"夏黑"营养价值较优,"夏黑"和"金优2号"的口感较好,"夏黑"的活性物质较高;露地品种"着色香"和"金手指"风味较好,"红芭拉蒂"营养价值较高,"户太8号""着色香"的口感较好,其次是"佛雷","佛雷"和"夏黑"活性物质含量较高。从成熟期筛选方面,早熟和中熟品种优于晚熟和极早熟品种。从栽培方式来看,直插优于嫁接,砧木对品质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59.
针对北京市果树生产水肥用量大、用工多以及环绕滴灌施肥技术参数不明的现状,采用裂区设计方法,研究了环绕滴灌施肥条件下不同灌溉施肥制度对果树生长、产量、水分利用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环绕滴灌施肥技术,张力计读数为-25kPa时开始灌溉,每次灌水22.5~52.5mm,随水滴施水溶肥60~120kg/hm2的处理较好,与常规对照相比,节水29%、纯养分节约49%~67%,产量增加4.4%~8.5%,水分利用效率提高9.3~11.7kg/mm,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1.8~2.1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60.
不同锌肥施用方式对番茄果实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番茄为试材,设置底施、随水冲施、叶面喷施锌肥为处理,以不施锌肥为对照,研究了锌肥不同施用方式对番茄生长指标和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锌肥处理番茄果实直径平均值比不施锌肥的CK高6.15mm;同时可以提高番茄果实内IAA、ZR、DHZR、GA3含量,降低ABA含量;增加果实中SOD、POD活性,提高植株的抗逆性,延缓衰老。同时改善番茄果实品质,叶面喷施处理与对照相比,果实糖酸比提高9.5%,维生素C含量提高了近1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23.4%。施用锌肥处理各项指标优于不施锌肥的处理,其中以叶面喷施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