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46篇
  免费   684篇
  国内免费   927篇
林业   793篇
农学   653篇
基础科学   614篇
  1049篇
综合类   5420篇
农作物   1042篇
水产渔业   412篇
畜牧兽医   1734篇
园艺   868篇
植物保护   472篇
  2024年   57篇
  2023年   219篇
  2022年   535篇
  2021年   540篇
  2020年   492篇
  2019年   532篇
  2018年   358篇
  2017年   598篇
  2016年   359篇
  2015年   546篇
  2014年   585篇
  2013年   725篇
  2012年   941篇
  2011年   1010篇
  2010年   848篇
  2009年   835篇
  2008年   806篇
  2007年   719篇
  2006年   629篇
  2005年   499篇
  2004年   313篇
  2003年   184篇
  2002年   217篇
  2001年   221篇
  2000年   183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62年   2篇
  1956年   4篇
  1955年   2篇
  194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8 毫秒
991.
通过对“桂橙一号”果园进行叶片营养诊断分析,以诊断后的数据与王仁玑的甜橙叶片营养元素适宜标准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试验果园的“桂橙一号”叶片中氮含量在6,7,11月处于过量水平,其它月份处于偏高水平;钾含量在6、7、8、11月处于偏高水平,其它月份处于正常水平;磷、镁、硼含量处于正常范围,而钙则处于不足水平。  相似文献   
992.
通过开展结球生菜生产中所用主要农药--霜霉威、吡虫啉、腐霉利的消解规律研究,探讨生菜农药消解与农药种类、浓度及外部因子的关系,为结球生菜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提供参考依据。以目前我国生产上主要使用的结球生菜品种--"皇帝"为材料,2007年春季露地种植,按霜霉威、腐霉利、吡虫啉最大推荐用量(计算浓度分别为1203.3、500.0、40.0mg·kg-1)和最大推荐用量的2倍(计算浓度分别为2406.6、1000.0、80.0mg·kg-1)两个农药剂量处理,分别于6月6日施药后当日、2、6、9d取样测定农药残留含量,并记录环境因子温度、光照的变化。结果表明,不论是按最大推荐用量还是最大推荐用量2倍喷施,吡虫啉、霜霉威、腐霉利在生菜上均表现为起始和最后阶段消解快、中间阶段消解平缓的特点;按日本肯定列表制度对生菜吡虫啉、霜霉威和腐霉利最大残留限量(分别为5.0、10.0和5.0mg·kg-1)要求,对于吡虫啉,即使按最大推荐用量2倍喷施,其喷施8h后的残留量仅为1.5mg·kg-1,说明春季露地生菜上喷施吡虫啉的安全性较高;对于霜霉威,按最大推荐用量喷施,施药6d后的残留量为10.7mg·kg-1,接近肯定列表制度的要求,施药9d后的残留量降至8.4mg·kg-1,表明霜霉威自喷药至采收的间隔期应至少在7d以上才可能是安全的;对于腐霉利,到试验结束时,不论何种喷施浓度,其残留量均超过5.0mg·kg-1的要求,其使用安全性需要引起重视。在影响吡虫啉、霜霉威、腐霉利在生菜上消解的因素方面,统计分析表明,外部因子(时间、温度、光照)对3种农药消解具有显著作用(P〈0.05),农药种类在对其消解率影响方面达到极显著差异(P〈0.01),其中吡虫啉最易消解,其次为霜霉威,腐霉利消解最慢,但3种农药喷施浓度的高低对各自消解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993.
2007年3月采集上海市农村及郊区36个表层土壤样品,采用气相色谱法对土壤中的多氯联苯(PCBs)残留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土壤中PCBs的残留水平、分布、组成特征及来源。结果表明,试区土壤中共检出62种PCB,总浓度最高2530ng·kg-1,最低71.7ng·kg-1,平均含量534ng·kg-1。较高污染浓度主要是编号为BS2、SJ6、JS4和FX4的土壤样品,但从整体采样区域来看,其污染可能主要来源于城区污染导致的区域大气沉降或是全球大气传输所致。上海农村及郊区土壤PCBs污染物以Tri-CBs和Tetra-CBs为主,主要以工业Aroclor1242来源为主。相关性分析显示,土壤中PCBs与TOC具有显著相关性,尤其是对于挥发性较强的低氯代PCBs,表明TOC是影响上海市土壤中PCBs持留的重要因素之一。聚类分析显示,部分采样点PCBs污染与工业品使用有关,但可能还存在其他来源。  相似文献   
994.
选取临床健康、体重为0.8kg±0.07kg的三黄肉鸡60只,常规预饲6d后,随机分成对照组、急性试验组(皮下一次性注射氧乐果140mg/kg)、慢性试验组(皮下注射氧乐果35mg/kg,连续攻毒25d);每组20只饲喂。攻毒后采血,测定血清胆碱酯酶、碱性磷酸酶(SChE)、乳酸脱氢酶、谷丙转氨酶以及谷草转氨酶的活力以及血清胆碱酯酶同工酶的酶谱变化。结果表明,攻毒组SChE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其他几种酶活性变化不大。同工酶区带中SChE1、2、3、5各组均100%出现,SChE4的出现率也大致相同,主要区别表现在FMB、SChE1′、SChE2′和SChE4区带。有机磷中毒的酶学诊断中将血清酶活力检测与SChE同工酶酶谱分析联合判断,可以提高诊断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995.
麻竹开花生物学特性观察及控制授粉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竹类植物开花生物学特性和控制授粉技术的研究是开展竹类有性遗传改良的必要前提.该文以设在福建省南靖县国营苗圃的29丛90根麻竹开花亲本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实地观测的方法,观测了其开花预兆、开花周期及持续时间、开花季节和初花时间、花枝类型及结构、小穗形态及结构、花器构造和发育特性及竹花开放顺序等开花生物学特性,研究了麻竹控制授粉时不同气候条件和花枝位置对结实率的影响.研究结果初步表明,控制授粉时气候及花枝位置对结实率的影响不显著,及时利用竹子田间自然开花并适时地进行人工授粉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96.
测定了产气荚膜梭菌B型、D型和腐败梭菌在新研制的厌氧菌基础培养基中的生长曲线和产毒能力等特性。结果表明,这些细菌可以在新培养基中良好生长和产毒。产气荚膜梭菌B 型经2 h 的适应期后,很快进入对数生长期,培养到8 h细菌密度接近最高值,OD630为4.329;经检测,培养4 h~24 h的细菌所产生的毒素(培养物上清)1μL~2μL可致死KM小鼠。产气荚膜梭菌D型的生长速度也较快,无适应期就直接进入对数生长期,培养到12 h 时细菌密度最高, OD630 为1.75;细菌最佳产毒期在6 h~14 h,培养物上清0.5μL~0.65μL可致死KM小鼠。腐败梭菌生长速度较慢,经6 h的适应期后,才进入对数生长期,培养到14 h时细菌密度最高,OD630为1.335;细菌毒力在培养后的6 h~24 h内10μL菌液可达到在24 h内致死KM小鼠的效果。  相似文献   
997.
水分和N胁迫下玉米杂交种的抗逆性及综合评价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通过水分和N胁迫下玉米不同杂交种抗旱耐瘠性的试验研究,选择与抗逆性密切相关的9个性状的抗逆系数、抗逆指数为指标,以各指标隶属度为评定标准,分析评价参试品种的抗逆性。结果表明:黔玉3号、黔2599、遵玉3号、黔2411、贵毕302、中单2号和兴黄单89-2的抗逆性表现较好,黔单10号、黔西4号、安单136、黔2451和黔玉1号表现较差。以产量抗逆系数、产量抗逆指数、各性状抗逆系数隶属度及各性状抗逆指数隶属度4个参数进行综合鉴定评价,均得出了基本一致的结果,表明这些参数指标可以作为玉米抗逆性的有效评价参数。  相似文献   
998.
豆科植物的结瘤固氮作用在农业上具有减肥增效、改良土壤等重大意义.WUS基因在植物分生组织中具有重要作用.基于已公布的大豆基因组数据对该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大豆WUS基因(GmWUS)和模式植物拟南芥WUS基因(AtWUS)的编码蛋白在氨基酸序列上相似度较高,但在酸性区域存在较大差异.从大豆品种天隆1号基因组中扩...  相似文献   
999.
[目的]了解山西黄河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NDVI时空变化及其对气温、降水的响应关系,对该流域生态保护、修复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基于1998—2018年NDVI数据,利用NDVI变化趋势、变异系数、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对山西黄河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NDVI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气温、降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不同土地利用类型NDVI变化趋势均呈向好态势,草地和林地覆盖状况优于整体水平。NDVI在空间上整体呈南北纵列、高低相间的分布格局,吕梁山和太岳山—中条山高,西部高原丘陵区和汾河谷地低。NDVI变化趋势的空间异质性显著,植被以显著改善为主。林地改善趋势的稳定性最好。NDVI表现出明显的空间集聚性特征,其中耕地NDVI变化趋势聚集特征最明显。不同土地利用类型NDVI对降水的敏感性强于气温。[结论]山西黄河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NDVI时空变化差异显著,并对气温和降水存在响应关系,此研究将为该流域生态保护和建设提供更精准的植被恢复数据及其和气温、降水关系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土壤有机氮组成和有效性影响土壤肥力的高低。研究不同施氮量下土壤有机氮组分含量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冬小麦氮素吸收之间的关系,为科学开展氮肥减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田间试验在河南温县进行,试验历经3季冬小麦和两季夏玉米。小麦设置5个施氮(N)量处理:300 kg/hm2(N300)、225 kg/hm2 (N225)、195 kg/hm2 (N195)、165 kg/hm2 (N165)、0 kg/hm2 (N0),从第2季冬小麦开始,调查冬小麦产量和吸氮量,小麦播种前和收获后测定0—20 cm土层土壤全氮、有机氮组分含量。【结果】实现冬小麦稳产的最低施氮量为165 kg/hm2,满足冬小麦对氮素需求的最低施氮量为195 kg/hm2。酸解氮(TNex)是土壤中主要的有机氮组分,占全氮的59.06%~92.26%。随着试验时间的延长,N165和N195处理降低了TNex在有机氮中的比例,而N0、N225和N3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