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01篇
  免费   617篇
  国内免费   878篇
林业   755篇
农学   623篇
基础科学   482篇
  1070篇
综合类   4378篇
农作物   611篇
水产渔业   378篇
畜牧兽医   1921篇
园艺   555篇
植物保护   523篇
  2024年   63篇
  2023年   191篇
  2022年   500篇
  2021年   476篇
  2020年   457篇
  2019年   495篇
  2018年   339篇
  2017年   544篇
  2016年   295篇
  2015年   499篇
  2014年   469篇
  2013年   626篇
  2012年   877篇
  2011年   837篇
  2010年   793篇
  2009年   677篇
  2008年   604篇
  2007年   629篇
  2006年   467篇
  2005年   412篇
  2004年   264篇
  2003年   167篇
  2002年   186篇
  2001年   167篇
  2000年   124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8年   1篇
  1967年   2篇
  1966年   2篇
  1962年   2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51.
大扁杏是半干旱地区,特别是浅山丘陵区及科尔沁沙地具有发展前途的生态经济树种,在一些地区已取得显著的效益。文章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生态建设和产业需求,对大扁杏栽植的立地选择、品种配置及丰产栽培配套技术进行总结分析,目的是为通辽市浅山丘陵区和沙地生态治理及精准扶贫产业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52.
通过对宝鸡植物园的菖蒲、梭鱼草、芦苇等9种水生植物进行埋根段与单株繁殖试验,结果表明:菖蒲、梭鱼草、芦苇三种植物采用埋根段繁殖,方法简单,最高成活率可达100%;茭白、玉蝉花等六种植物采用单株带根、不带根繁殖,带根的成活率高于不带根的。  相似文献   
953.
鸡粪生物炭表征及其对水和土壤镉铅的修复效果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采用缺氧控温法,在200、400、600和800℃条件下制备鸡粪生物炭(BC200、BC400、BC600和BC800),利用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仪(BETacceleratedsurfaceareaandporosimetrysystem)、扫描电镜(scanningelectron microscopy)、透射电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等对其理化性质和结构特征进行表征,并研究了鸡粪不同温度处理下生物炭对水体和土壤中Cd、Pb污染修复效果。结果表明,鸡粪生物炭灰分含量、pH值、BET比表面积及孔径随热解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表面出现大量无规则的孔隙结构,且以介孔为主,而生物炭产率则随温度升高而显著降低(P0.05)。鸡粪生物炭对Cd2+、Pb2+的吸附分为快速吸附和慢吸附2个阶段,Elovich模型能更好地模拟Pb2+、Cd2+的动力学过程,平衡时最大吸附量分别达到52.02 mg/g (BC600)和242.59 mg/g (BC800)。添加鸡粪生物炭显著提高了土壤pH值(P0.05),而TCLP提取态Pb、Cd含量降低,最大较对照分别降低16.5%和14.5%。与对照相比,鸡粪生物炭不同程度上降低了Pb、Cd弱酸提取态、可还原态以及可氧化态比例,其残渣态比例则分别增加了5.49%~15.14%和2.51%~6.30%。综上所述,鸡粪生物炭对重金属Pb、Cd具有较强的钝化效果。  相似文献   
954.
Cadmium(Cd) is highly toxic to plants, animals, and humans. Limited information is available on the role of nitric oxide(NO)and/or 24-epibrassinolide(EBR) in response of plants to Cd stress. In this study, a hydroponic experiment was perform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NO and/or EBR on peanut plants subjected to Cd stress(200 μmol L~(-1)) with sodium nitroprusside(SNP, an exogenous NO donor)(250 μmol L~(-1)) and/or EBR(0.1 μmol L~(-1)) addi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d exposure inhibited plant growth, and this stress was alleviated by exogenous NO or EBR, and especially the combination of the two. Treatment with Cd inhibited the growth of peanut seedlings, decreased chlorophyll content, and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Cd concentration in plants. Furthermore, the concentration of 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 markedly increased in peanut seedlings under Cd stress, resulting in the accumulation of malondialdehyde(MDA) and proline in leaves and roots. Under Cd stress, applications of SNP, EBR, and especially the two in combination significantly reduced the translocation of Cd from roots to leaves, increased the chlorophyll content, decreased the concentrations of ROS, MDA, and proline, and significantly enhanced the activities of superoxide dismutase(SOD), peroxidase(POD), and catalase(CAT) in peanut seedlings. Exogenous NO and/or EBR also stimulated the activities of nitrate reductase(NR)and nitric oxide synthase(NOS) and increased the contents of antioxidants, such as ascorbic acid(AsA) and reduced glutathione(GSH). Furthermore, exogenous NO and/or EBR enhanced Cd accumulation in the cell wall and thus decreased Cd distribution in the organelles in the roots. The concentrations of calcium(Ca), iron(Fe), magnesium(Mg), and zinc(Zn) were also regulated by exogenous NO or EBR, and especially by the two in combination. Thes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SNP and EBR, alone and particularly in combination, can mitigate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Cd stress in peanut plants.  相似文献   
955.
五加异个木虱是危害短梗五加的专食性害虫,为掌握该害虫越冬代成虫的田间动态和防治技术,使用不同手段处理地面并悬挂黄色粘虫板诱捕成虫。结果显示:与未悬挂粘虫板的地块相比,悬挂粘虫板的自然状态、清理地面、覆盖地膜3种处理地块五加异个木虱虫瘿数量分别降低82.23%、93.19%、98.50%;在悬挂粘虫板的3种处理中,以覆盖地膜处理的防治效果最好。建议于越冬代成虫活动前,在田间清理地面枯枝落叶并覆盖地膜,以实现五加异个木虱的无公害防治。  相似文献   
956.
为便于作物模型的推广和应用,为农业气象服务提供有力工具,以棉花功能结构模型Cotton XL为基础,构建了基于Web的棉花气象服务系统,实现了新疆棉区棉花生长发育状况的逐日动态模拟。系统采用MySQL建立了新疆棉区气象、土壤和主栽品种数据库,采用B/S结构模式,包括前端展示、数据存储和后台分析,运用Java语言实现了棉花模型Cotton XL的内部调用以及模型和数据库之间的信息传递,运用PHP语言实现了决策页面和数据库之间的信息传递。系统以气候、土壤、管理措施和品种特性为基本输入,可提供棉花生长发育动态预测、产量预报和品质预测等服务。经验证,系统能够较好地反应新疆棉区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过程,系统的建立对提升气象为农服务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57.
不同有机物料对灌漠土重金属累积特征及作物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长期施用有机物料对灌漠土中重金属含量、形态赋存特征及作物重金属含量的影响,为有机物料农业安全利用及土壤有机培肥中重金属累积控制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方法】 利用田间长期定位试验,研究鸡粪、牛粪、猪粪、菌渣、污泥和沼渣对灌漠土几种典型重金属元素含量、赋存形态及小麦植株中重金属含量的影响。【结果】 长期(7年)施用鸡粪、猪粪、污泥的处理显著增加了灌漠土中Cu、Zn含量,增加量为猪粪>鸡粪>污泥,其中Cu含量分别增加了62.20%、20.10%和10.26%,Zn含量分别增加了79.98%、39.24%和18.31%,并与施用年限呈显著正相关关系。3种有机物料施用下Cu平均每年累积速率为4.16、1.25和0.97 mg·kg -1·a -1,Zn平均每年累积速率为11.04、4.86和2.59 mg·kg -1·a -1。但施用上述3种有机物料对Cd、Cr、Pb和Ni含量没有显著影响。施用牛粪、菌渣和沼渣对灌漠土中重金属含量亦无显著影响。施用鸡粪、猪粪、污泥还显著影响了土壤中Cu、Zn赋存形态,增加了土壤中Cu、Zn各有效赋存形态的含量和占总量的比例,显著提高了灌漠土中Cu、Zn有效态的含量,显著增加了小麦根和秸秆中Cu、Zn的含量,其中猪粪影响最大。【结论】 猪粪、鸡粪、污泥长期施用可导致灌漠土中Cu、Zn快速累积并提高Cu、Zn的生物有效性,其中猪粪的作用尤为明显。在施用有机物料培肥土壤时,要特别关注其中Cu、Zn的含量,以确保土壤健康和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958.
【目的】 评价30%噻虫胺·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对花生生长的安全性及防治花生土传病害和地下害虫的应用潜力。【方法】 制备30%噻虫胺·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并测定其pH、黏度、悬浮率及冷热贮稳定性与冷热贮前后的药剂粒度分布变化。在室内,以200、400、800 g a.i./100 kg种子3个剂量进行温室盆栽安全性试验,统计各处理组的出苗时间及播种后14 d花生幼苗的株高、根长、茎叶鲜重、根鲜重与植株干重等生长指标,评价药剂对花生出苗及幼苗生长的安全性。在田间,设置100、200、400 g a.i./100 kg种子3个剂量进行花生种子包衣,以25%噻虫嗪·咯菌腈·精甲霜灵悬浮种衣剂(迈舒平)为对照药剂,进行两年三地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 30%噻虫胺·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达到GB/T17768—1999悬浮种衣剂产品标准。温室盆栽试验中,该药剂以200、400、800 g a.i./100 kg种子对花生出苗及幼苗生长安全。2016年以100、200、400 g a.i./100 kg种子3个剂量进行田间试验,药剂对花生冠腐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5.16%、97.98%、98.79%,对花生根腐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0.97%、92.26%、92.90%,对花生蚜(Aphis medicaginis)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9.74%、92.48%、94.13%,且防治效果表现为随药剂剂量的增加而提高。相对于空白对照处理,药剂可以提高花生出苗率10.25%—13.21%,增加花生产量683.75—1 234.12 kg·hm -2。由此确定200 g a.i./100 kg种子为田间推荐剂量。2017年使用该剂量,对山东新泰和泰安两地花生冠腐病防治效果分别为81.12%与95.83%,对花生根腐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1.74%与92.93%,对地老虎(新泰)与花生茎腐病(泰安)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3.33%与87.29%。与空白对照相比,在新泰试验中,出苗率提高了4.23%,产量提高了1 146.45 kg·hm -2;在泰安试验中,出苗率提高了10.75%,产量提高了1 715.70 kg·hm -2【结论】 研发的30%噻虫胺·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对花生冠腐病、根腐病、茎腐病及花生蚜、地老虎均有一定的兼治效果,对花生出苗和生长安全并增加花生产量,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959.
为了提高鲜叶分级机的筛分率,以柳叶种机采鲜叶为试验原料,对6CFJ-70型鲜叶分级机的关键技术参数进行了研究,利用Solidworks 2014对鲜叶分级机进行3D建模,基于离散元法建立鲜叶仿真颗粒模型和接触力学模型,设置关键仿真技术参数,运用EDEM 2018软件对鲜叶在锥形滚筒中的运动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影响筛分率的关键参数为锥形滚筒转速与倾角。为了对上述参数进行优化,以筛分率为目标函数,设计了2因素5水平的二次旋转正交组合试验,运用响应面法得到二次回归模型且通过了相关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影响鲜叶分级效率的主要因素是锥形滚筒转速和锥形滚筒倾角。当锥形滚筒的转速为24 r·min-1,锥形滚筒倾角为6°时,鲜叶的筛分率为81.7%,具有较好的鲜叶分级效果,本文的研究内容可以为鲜叶分级机的设计与优化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60.
目的 低磷胁迫是限制水稻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水稻淹水条件下产生H2S,然而,H2S作为信号分子是否参与调节水稻响应缺磷胁迫还未可知。方法 在正常磷和低磷条件下测定水稻H2S含量,揭示H2S在水稻响应缺磷胁迫中的作用。用2 μmol/L H2S前体物质NaHS预处理水稻1 d,然后在加磷和低磷条件下培养6 d,测定水稻体内总磷含量、酸性磷酸酶活性、抗氧化酶活性、木质部汁液磷含量、磷转运子基因表达以及根系构型变化,从而探究H2S参与调节水稻响应缺磷胁迫的生理和分子机制。结论 低磷胁迫下,水稻根系和地上部H2S含量显著增加。NaHS预处理水稻显著增加低磷条件下水稻体内有效磷和总磷含量,提高根系酸性磷酸酶活性,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木质部汁液磷含量和磷转运子基因表达水平,同时还改变水稻根系构型,增加总根长、总根表面积、总根体积和总根尖数,从而促进低磷条件下水稻对外界磷的吸收和转运,最终缓解缺磷胁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