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4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36篇
林业   66篇
农学   35篇
基础科学   32篇
  24篇
综合类   339篇
农作物   35篇
水产渔业   61篇
畜牧兽医   257篇
园艺   45篇
植物保护   2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1993年以来,因受疫病和病毒病为害,宁夏灌区普遍不能种植甜椒.从2000年开始惠农区农技中心对其进行攻关研究,摸清了危害本地甜椒生产的2大主要病害的发生规律和流行条件,并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一套控病栽培技术,2003年应用该项技术示范种植甜椒13.3 hm2获得成功,平均每667 m2产量达4 250kg,最高达6000 kg.  相似文献   
132.
为挖掘稳定遗传的稻谷粒重性状QTL,本研究以V20B/CPSLO17组合衍生的150个重组自交家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 RIL)为作图群体,在3个环境(2019贵阳, 2020贵阳, 2019三亚)对稻谷粒重性状进行QTL检测及其遗传效应分析。结果表明:3个环境共检测到6个稻谷粒重QTL,其中QTL qTGW5-1在2种环境被重复检测到;QTL qTGW5-2和qTGW5-3具有较大遗传效应,表型变异贡献率高达139.796%和99.414%,两者的LOD值分别为35.113和28.411。qTGW5-2的加性效应源自亲本CPSLO17;qTGW5-3的加性效应源自亲本V20B。本研究结果为挖掘新的稻谷粒重性状基因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3.
为了解低氧胁迫对鲢心脏的损伤及其机制,检测了不同低氧条件下鲢血清肌酸激酶(CK)活力和心肌细胞凋亡情况及凋亡调控基因Bax、Bcl-2的表达。结果显示:低氧胁迫下血清CK活性显著升高,表明低氧实验中鲢心肌细胞可能受到了损伤;TUNEL检测显示低氧胁迫鲢心肌细胞发生了凋亡,且随着氧浓度的下降凋亡指数升高,组间差异极显著;qPCR显示,鲢心肌Bax基因和Bcl-2基因变化趋势相反,Bax基因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氧浓度的下降,表达量升高,Bcl-2基因表达量降低,且实验结束时与常氧对照值(Normoxia group,NO)比较差异显著。结果表明,低氧胁迫通过升高鲢心肌Bax基因表达、降低Bcl-2基因表达,导致心肌细胞凋亡,从而造成鲢心脏损伤甚至鱼死亡。  相似文献   
134.
基于SNP标记的小麦高通量身份鉴定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索小麦品种高通量SNP身份鉴定模式,利用 wheat 90K SNP芯片对380份小麦品种进行了全基因组扫描、分析和评价,从中筛选出高质量、高分辨率、单拷贝和均匀分布的候选SNP标记384个,能将除近等基因系以外的所有品种区分开;基于组合最优化算法,获得小麦品种高通量鉴定最少SNP位点组合一套,包含14个SNP标记,区分能力与384个SNP标记相同。将14个SNP位点转化成KASP标记,分析选取的95份样品,结果显示,芯片平台和KASP平台上的基因分型结果一致。考虑品种实际鉴定过程中存在样本量大、高度近似品种少等情况,权衡准确、经济、灵活、快速、通量高等检测需求,建议品种高通量身份鉴定可采取“核心位点+扩展位点”的模式进行。本研究为小麦等农作物品种SNP高通量身份鉴定技术体系的建立和指纹数据库的构建提供了有利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5.
该研究以高垩白度品种V20B和低垩白度品种CPSLOi7作为亲本,构建150个V20B/CPSLO 17重组自交家系(RIL)为作图群体,进行稻米垩白QTL检测及其遗传效应分析.以垩白度作为衡量稻米垩白高低的表型数据,结合SLAF标签构建的分子连锁图谱,运用MapQTL5软件检测到4个稻米垩白QTL,分别命名为qC-5a、qC-5b、qC-5c和qC-5d.分析结果表明这4个QTL的LOD值分别为4.02、4.09、3.94和4.1,对表型变异的解释率分别为11.6%、11.8%、11.2%和11.8%,且这4个QTL抗性等位基因都来自低垩白亲本CPSLO17.  相似文献   
136.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Real-time 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定量检测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载量,建立PEDV的Real—timePCR方法。用RT-PCR方法扩增PEDV的M基因片段,构建含有M基因片段的重组质粒,用该重组质粒进行SYBRGreen I Real—timePCR,来建立检测PEDV的荧光定量PCR方法。结果显示:在(5.56×10^2-5.56×10^7)拷贝/皿范围内,所建立方法具有优良的线性关系,其决定系数为0.9996,扩增效率为99.5%,扩增产物的熔解曲线只有一个特异性峰,无引物二聚体峰,熔解温度为(81.18±0.21)℃。该方法对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猪瘟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伪狂犬病病毒、猪圆环病毒II型等猪源病毒均检测不到扩增产物,重复性试验的变异系数小于3%,对临床样品的检出率高于常规PCR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Real-timePCR检测方法特异性强、重复性好、灵敏性高,可用于PEDV的定量检测及其早期感染的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137.
郭庭双  郭军 《饲料广角》2009,(22):14-16
今天.大多数中国人温饱已不成问题,一部分人还实现了小康.几乎没有人再为吃饭发愁。但13亿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其实并未彻底解决.中国的粮食安全基础并不牢固。今天的丰衣足食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进口粮食的基础之上的。对进口粮食的依赖已经到了相当深的程度。笔者希望通过此文唤醒国人对粮食安全问题的高度警惕并采取切实措施予以应对。  相似文献   
138.
选用1日龄AA肉鸡240只,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处理一为基础日粮组,处理二、三、四分别添加2.5%血浆蛋白粉(SDPP)替代基础日粮中部分蛋白饲喂7、14、21 d后,换喂相同日粮直到49 d试验结束.前期饲喂21 d后,从每个处理中选择接近平均体质量健康鸡8只腹腔注射大肠杆菌O_2攻毒.结果表明:(1)前期1~14 d连续添加SDPP生产成绩最好,显著高于处理一(P<0.05).后期和全期以1~21 d添加的生产性能略好,与1~14 d差异不显著.(2)添加SDPP提高了肉鸡Ea、Et、脾脏指数、胸腺指数和法氏囊指数,极显著(P<0.01)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3)SDPP明显降低内鸡死亡率.结果表明,在1~14 d添加SDPP,可促进内鸡生长,增强免疫功能,前期获得最佳ADG的时间是饲喂1~14 d.该饲喂时间肉鸡抗菌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139.
高羊茅是一种应用范围较广的冷季型草坪草。以高羊茅种子为材料,检测了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水分胁迫条件下,2种硅酸盐细菌对高羊茅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PEG胁迫呈剂量效应地抑制高羊茅种子萌发,随着PEG浓度的增加,高羊茅的发芽率和发芽势显著下降。在15%PEG水分胁迫条件下,不同浓度硅酸盐细菌(胶质芽孢杆菌VKPM7519和土壤芽孢杆菌VKPM7517)浸种可提高高羊茅的萌发率,菌液浓度为105CFUml-1时效果最佳,其中VKPM7517在105CFUml-1浓度时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均达到最大值,且差异显著,VKPM7519在105CFUml-1浓度时可提高高羊茅的平均发芽速度。可见,硅酸盐细菌浸种能促进水分胁迫条件下高羊茅种子的萌发,尤其土壤芽孢杆菌的效果最强,表现一定的抗旱潜能。  相似文献   
140.
2种一枝黄花叶的挥发油化学成分和抑菌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野生的一枝黄花(Solidago decurens)为菊科一枝黄花叶属植物,生长于阔叶林缘、林下、灌丛中及山坡草地上,其全草是一种传统中药(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1985;徐国钧,1997),但其挥发油成分未见研究报道.同时,加拿大一枝黄花(S.canadensis)也为菊科一枝黄花叶属植物,适应力强,是近年来在我国扩散较严重且难以有效控制的入侵有害植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