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00篇
  免费   125篇
  国内免费   149篇
林业   361篇
农学   220篇
基础科学   250篇
  218篇
综合类   1940篇
农作物   252篇
水产渔业   210篇
畜牧兽医   1336篇
园艺   349篇
植物保护   138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89篇
  2022年   97篇
  2021年   76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151篇
  2018年   136篇
  2017年   99篇
  2016年   105篇
  2015年   109篇
  2014年   258篇
  2013年   227篇
  2012年   242篇
  2011年   203篇
  2010年   195篇
  2009年   268篇
  2008年   199篇
  2007年   216篇
  2006年   228篇
  2005年   214篇
  2004年   182篇
  2003年   178篇
  2002年   156篇
  2001年   197篇
  2000年   156篇
  1999年   127篇
  1998年   133篇
  1997年   97篇
  1996年   112篇
  1995年   101篇
  1994年   98篇
  1993年   75篇
  1992年   68篇
  1991年   60篇
  1990年   58篇
  1989年   47篇
  1988年   38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7篇
  1964年   2篇
  1960年   3篇
  1959年   2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介绍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社凝聚力的因素,并提出提高其凝聚力的途径,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2.
乳房炎是严重影响奶牛机体健康状态及乳品质量的疾病之一。一直以来,外源致病菌入侵乳房并引发感染被认为是奶牛乳房炎发病的主要因素。然而,最近的研究表明,胃肠道菌群同样能够影响奶牛乳房炎的发病并对炎症进行调控。其主要机制可能涉及"肠道-乳腺"内源途径,即来自胃肠道的某些细菌可以通过涉及单核免疫细胞(主要是吞噬细胞)机制进行转移,通过内源性细胞途径(细菌性肠-乳途径)迁移到乳腺。本文就奶牛乳房炎的致病因素及其影响、胃肠道菌群与奶牛乳房炎的关联性及其对乳房炎的调控(包括饮食、短链脂肪酸(short-chain fatty acids,SCFAs)、益生菌及共生菌等因素)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旨在为奶牛乳房炎的发病机制及缓解措施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3.
数字化技术与装备在奶牛养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化技术与装备的发展情况是衡量一个产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在奶业快速发展的今天,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应用,推动着传统奶业的快速转型和升级,传感器、自动饲喂设备以及挤奶机器人将替代人工实现奶牛高效养殖和经济效益最大化。本文阐述了奶业发展前景和数字化关键技术在环境智能监控、奶牛身份识别、健康感知、繁殖监测、精准饲喂等方面的应用情况,总结了大数据信息挖掘及分析方法,以供行业参考。  相似文献   
104.
研究了基因芯片技术在动物源性成分检测中的应用,在研究过程中选择mtDNA 18S rRNA为目标基因,在通用引物扩增区间设计了质控探针、特异性探针。最终验证了基因芯片检测技术在动物源性成分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本次研究证实了基因芯片检测技术在特异性、灵敏度等方面可以达到较高检测水平,该方法成本较低,灵敏度和准确性较高,可用于高通量检测饲料中是否含有猪、牛、鸡和鸭等4种动物源性成分。  相似文献   
105.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云计算、5G通信技术已经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智能化设备将逐步解放劳动力资源,代替人类开展各项智慧化的复杂工作。在社会经济大发展和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大背景下,为了更好地适应智慧畜牧业的发展趋势,文章以养猪生产为例,主要从现代化技术应用方面综述了国内外智慧畜牧的发展过程,描述了智慧畜牧业的概念及关键性技术,介绍了当前智慧养猪模式及其共性化智能管理技术方案、市场销售及溯源体系建设等,目的是为推广应用智慧养殖提供技术参考,进一步提高养猪生产效率和科技含量,提升智能管控水平,增进动物福利,实现资源共享,更好地推动养猪业朝着现代化、高质量、可持续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6.
生猪生产滑坡已发生一段时间了,猪肉价格上涨仍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近年来,随着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生猪产值在经济总量中的占比和养猪收入在农民家庭收入中的占比开始减少。新形势下如何发展生猪生产,要消除认识上的六个误区。  相似文献   
107.
108.
为了为临床防治犬细小病毒病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及实践经验,特查阅大量相关资料并加以整合,并结合在建湖县上冈兽医站工作期间临床接诊的细小病毒病例的调查研究结果,以及对部分病例诊疗过程中血液白细胞变化的检测数据,得到了细小病毒病的多发期为,主要感染对象,母源抗体对幼仔的影响,以及较佳的治疗及预防方案等结果,以期对已有的理论加以证明和分析,并为兽医工作者在今后的细小病毒病的诊疗工作提供更为综合、直观、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9.
浙翠9号是以浙翠2号为母本、夏宝2号为父本育成的长豇豆新品种。该品种中熟偏晚,生长势较强,主、侧蔓均可结荚,荚长69.5 cm、宽0.9 cm,单荚质量30.5 g,豆荚粗细匀称、肉厚、肉质致密;嫩荚浅绿色,商品性好;春季栽培全生育期为115~122 d,秋季栽培全生育期为105~112 d,抗逆性好,抗病毒病,中抗煤霉病、枯萎病。  相似文献   
110.
【目的】长期适应性观测与引种的长期适应性研究对经济林大田推广工作至关重要。【方法】以引种的两个核桃品种(大泡核桃和圆菠萝核桃)为研究对象,通过13年的连续观测和调查,分析两个品种在不同海拔位置的生长量指标、核桃坚果表型性状和内含物等指标,研究他们的长期适应性。【结果】两个核桃品种在攀枝花地区两个试验点可正常进入盛果期,但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物候期与原栽培地有较大不同,表现出较强的花粉集体效应和EPP错失现象。大泡核桃的坚果品质与原产地无显著差异,粗脂肪含量略低于原产地,蛋白质含量略高于原产地。单果仁重和出仁率均比本地核桃“盐源早”显著升高,且壳厚比“盐源早”更薄,但三者产量基本持平。大泡的果形更加硕大,圆菠萝次之,“盐源早”最小。【结论】在攀枝花地区,大泡核桃的综合性状表现海拔1800m段优于2200m段,可以作为低海拔区域的丰产稳产推荐品种。而圆菠萝核桃的综合性状较原产地均低,在攀枝花地区表现为品质劣化的趋向。但引种的2种核桃,多个方面均表现出比本地“盐源早”更好的农艺性状,推广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