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50篇
林业   18篇
农学   61篇
基础科学   16篇
  13篇
综合类   184篇
农作物   37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75篇
园艺   55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7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水稻谷蛋白突变体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水稻 (OryzasativaL .)是基因组研究的模式植物。随着培育功能性专用品种日渐成为水稻育种的重要目标 ,作为研究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理想材料的谷蛋白突变体也为功能性专用水稻品种的选育提供了优良的遗传资源。利用低谷蛋白突变体可以培育肾脏病和糖尿病患者专用的低谷蛋白水稻品种。笔者在概述水稻谷蛋白突变体的主要类型及其突变的遗传规律的基础上 ,结合其它作物中的成功范例着重介绍了低谷蛋白突变体的研究现状 ,探讨了后基因组学时代适用于功能性育种的水稻谷蛋白突变体的相关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战略决策,其中心任务就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历史性的战略部署,将有力地推动现代农业科技的发展。中国农业科学院是农业科学研究与技术推广的国家级综合性科研机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农业的进程中,将充分利用学科齐全、研究力量雄厚的优势,积极发挥农业科研“主力军”、“国家队”作用,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促进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83.
后期功能型超级杂交稻的概念及生物学意义   总被引:69,自引:8,他引:69  
 在借鉴国际水稻研究所新株型育种经验基础上,我国于1996年开始实施中国超级稻育种计划,采取的技术路线是理想株型塑造与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相结合,至2005年的目标产量是在百亩(6.67 hm2)规模下单季稻达到12 t/hm2(800 kg/667 m2)。介绍了国外水稻超高产育种和国内超级稻育种的基本情况,着重介绍了由中国水稻研究所育成的超级杂交稻组合“协优9308”。该组合表现出高产与优良株型的完美结合,生育后期青秆黄熟,结实率高,籽粒饱满。2000年在浙江新昌验收百亩片平均产量达到11 837 kg/hm2,最高产田块产量达到12 282 kg/hm2。以“协优9308”为例,提出了“后期功能型”超级杂交稻的概念和生理特征,并对今后的超级杂交稻育种策略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4.
水稻剑叶全氮含量及其变化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籼稻品种IR24 和粳稻品种Asominori 及其染色体片段置换系(CSSLs)群体为遗传研究材料, 在抽穗后5个不同时期分别测定剑叶全氮含量,并结合水稻RFLP分子标记连锁图谱,对水稻剑叶全氮含量性状进行QTL的动态定位,探讨了控制剑叶全氮含量基因在水稻发育过程中的时序表达方式。在抽穗后各时期共检测到7个QTL, 位于第2和第11染色体上的2个QTL(QN 2、QN 11)增效基因来自粳稻品种Asominori,其他QTL的增效基因来自籼稻IR24;抽穗后2周内检测到2个QTL,即QN 3和QN 8b, 其加性效应值较大, 解释表型变异的贡献率较高;后期检测到的QTL加性效应和贡献率较低,位于第2染色体上R3393的QN 2位点的基因在抽穗后第3周内表达, 位于第8染色体上G1149的QN 8位点的基因在抽穗后第4周内表达,位于第11染色体上G1465的QN 11位点的基因在抽穗后4周和5周持续表达。控制剑叶全氮含量的基因在抽穗后早期表达较为活跃,可以应用于改良水稻品种的剑叶光合功能;在测定末期检测到的控制剑叶全氮含量的QTL,则可以用于延缓叶片早衰的育种改良。  相似文献   
85.
为进一步研究脱水可诱导启动子的结构和功能,并为开展禾谷类植物转基因研究选择启动子提供依据,用大麦品种撒哈拉幼苗提取的总DNA为模板,利用设计合成的引物对进行PCR定向扩增,获得了HVA1s、Dhn4s和Dhn8s启动子片段。通过分离、纯化、酶切和连接,把启动子片段分别插入到带有GFP和GUS报告基因的表达栽体质粒中。经测序确认,目标启动子片段与原报道的同源启动子序列一致性达95.3%以上。HVA1s、Dhn4s和Dhn8s启动子在构建的瞬间表达载体pHVA1sGFPG、pDhn4sGFPG、Dhn8sGFPG和pHVA1sGUSR、pDhn4sGUSR、pDhn8sGUSR中,都具有启动表达报告基因的能力,通过基因枪转化大麦幼苗可有效启动gfP和gus基因瞬间表达。  相似文献   
86.
 用SPAD-502型叶绿素计测定了8个水稻品种不同叶位连体与离体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叶片全展后(或离体后)叶绿素含量变化可明显划分为相对稳定期和速降期两个阶段。离体与连体叶片、不同叶位叶片间的叶绿素含量相对稳定期均呈极显著线性回归关系。进一步测定其他34个品种幼苗期离体第6叶和连体剑叶叶绿素含量相对稳定期并进行若干方程曲线拟合表明,用多项式表示两者之间关系的相关系数最大(r=0.9619,P< 0.01)。用该拟合方程对另外10个品种剑叶的光合功能期估算并与实测值之间进行相关分析表明,估算值与叶绿素含量相对稳定期和光合速率高值持续期的实测值均达极显著水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9948和0.9913(P < 0.01)。进一步证实了上述关系的存在。  相似文献   
87.
目前,大白菜制种由于空间隔离距离要求1000m以上,条件不能满足时较多采用16目尼龙纱网隔离采种。我们通过试验认为,在生产上套袋自交和杂交,授粉最好取当天上午的花粉,时间最好在晴天上午9-11点,下午3-5点最为适宜。为防止非目的性的花粉的混杂,网室间间隔要2m以上才最为安全。在网室内多个品系采种,要防止混杂,株距必须保持在1m以上。  相似文献   
88.
野苋菜多酚类化合物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野苋菜总多酚的提取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并对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了正交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影响野苋菜总多酚提取因素的大小依次为提取温度〉液料比〉乙醇浓度〉提取时间;野苋菜总多酚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为90℃、液料比为15:1、浸提时间为0.5h、乙醇浓度为60%,这种提取工艺可使野苋菜总多酚的提取率达到96.3%。  相似文献   
89.
序言 中国农业科学院下属研究所分布在全国17个省市。麻类所建在盛产苎麻的湖南。湖南的苎麻面积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其产量占全国的二分之一。  相似文献   
90.
为研究烟叶的配伍性与水溶性总糖含量间的关系及其变化规律,将河南部分地区的13种中部烟叶进行两两组合,对其配伍性进行了感官评吸,将评价结果转换为配伍性得分,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烟叶间的配伍性与其水溶性总糖含量均值和差值的关系.结果表明:两种烟叶水溶性总糖含量的均值对它们之间的总体配伍性以及浓度、燃烧性等方面的配伍性均有影响;两种烟叶水溶性总糖含量的差值对它们之间的总体配伍性有影响;当水溶性总糖含量均值在25.0%~30.0%时或者差值小于7%时,烟叶间的配伍性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