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综合类   23篇
畜牧兽医   6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根据已发表的鸭瘟病毒(DPV)TK、dUTPase、PK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3对特异性引物,对DPV GD株的3个基因进行PCR扩增,产物克隆至PTA2载体并进行测序。结果表明,TK基因ORF全长为1 077 bp,编码358个氨基酸;dUTPase基因ORF全长为1 344 bp,编码447个氨基酸;PK基因ORF全长为1 158 bp,编码385个氨基酸。与GenBank上其他DPV毒株的同源基因进行比较,TK基因核苷酸的同源性为99.5%~100%,氨基酸同源性为98.9%~100%;dUTPase基因核苷酸的同源性为99.9%,氨基酸同源性为99.8%;PK基因核苷酸的同源性为99.8%~100%,氨基酸同源性为99.7%~100%。这表明TK、dUTPase、PK基因在DPV基因组中高度保守,为构建DPV基因缺失转移载体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3.
狂犬病毒HEP-Flury株基质蛋白的原核表达及纯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原核表达狂犬病毒(RV)基质蛋白(M),本研究以RV的HEP-Flury株全长重组质粒为模板扩增M基因,双酶切后定向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QE30,构建重组质粒pQE-M并转化至宿主菌E.coli M15(pREP4),在IPTG的诱导下表达。SDS-PAGE电泳分析显示M蛋白为25ku。Western blot检测证明,重组蛋白可被鼠抗His单克隆抗体及鼠抗狂犬病毒多克隆抗体特异识别。本研究为狂犬病诊断方法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4.
为构建预防狂犬病毒和犬细小病毒的疫苗候选毒株,将编码狂犬病毒G蛋白的中和抗原表位的碱基序列插入犬细小病毒VP2基因中,再将VP2融合基因插入狂犬病毒全基因组的G和L基因之间,然后应用反向遗传操作技术构建重组狂犬病毒。直接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成功获得重组狂犬病毒r HEP-r VP2;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显示重组病毒随着在BHK-21细胞上传代次数的增加,病毒滴度逐渐升高,呈现良好繁殖特性;RT-PCR结果显示携带VP2融合基因的重组病毒具有良好遗传稳定性,重组病毒免疫小鼠可诱导产生保护性抗狂犬病毒和犬细小病毒抗体。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究G蛋白在狂犬病病毒(Rabies virus,RABV)复制中的作用,以揭示携带双G基因的重组RABV的Hep-dG与亲代毒株rHep-Flury在神经母细胞瘤(NA)细胞中滴度差异的原因,为RABV致病机制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通过病毒吸附、入侵、荧光定量PCR、Western-blot以及中和抗体阻断等试验,检测G蛋白过表达对IFN-β以及相关因子转录的影响。【结果】Hep-dG感染能显著上调NA细胞中IFN-βmRNA的表达,激活了下游因子STAT1的表达与磷酸化,在较低的感染复数(MOI=0.01)下,Hep-dG感染后24 h即可显著促进IFN-β基因的表达,36 h达到最高水平(P0.001)。该病毒进入细胞后,产生了更多的病毒Leader RNA和RIG-I mRNA,且与IFN-βmRNA的表达高度一致。抗体阻断IFN-β后,Hep-dG在NA细胞中的病毒滴度显著上升(P0.01),约为阻断前的7.9倍,且与亲代毒株rHep-Flury无显著差异。与阴性对照比较,5μg的pH-G质粒转染能刺激IFN-β的转录(P0.05),表明真核表达RABV G蛋白能在一定程度上刺激IFN-β的转录。【结论】本研究初步揭示了G蛋白激活先天性免疫应答的原因和作用。RABV G蛋白的过表达,通过促进病毒Leader RNA的转录,激活了RIG-I介导的IFN-β通路,进而抑制了Hep-dG在NA细胞的繁殖。G蛋白的过表达也对干扰素通路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46.
大肠杆菌O157:H7 rfbE基因和fliC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已发表的E.coli O157:H7 EDL933株的rfbE基因和fliC基因,设计了两对引物,分别对两个O157:H7,菌株的rfbE基因和一个菌株的fliC基因进行PCR,并将PCR产物克隆于pMD18-T栽体质粒。测序结果表明,获得到了与理论相符的582bp rfbE基因片段和802bp fliC基因片段。一株菌的rfbE基因存在无意义突变(两个)。而另一株菌fliC基因有一个有意义突变(aac→gac)  相似文献   
47.
赵静  褚颖  罗均  郭霄峰 《中国畜牧兽医》2022,49(12):4776-4785
【目的】构建表达犬瘟热病毒(CDV)血凝素蛋白H基因的重组狂犬病病毒(RABV),并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及免疫原性。【方法】在RABV HEP-dG株基因组GL基因之间插入CDV H基因,构建重组全长cDNA质粒pHEP-dG (H)。将pHEP-dG (H)与辅助质粒共同转染BHK细胞,拯救携带CDV H基因的重组RABV HEP-dG (H)。将重组病毒接种BHK细胞,分析病毒的扩散能力;将重组病毒接种小鼠,分析病毒的致病性和免疫原性。【结果】RT-PCR及直接免疫荧光显示,传至第3代的病毒仍能检测到H基因,表明CDV H基因已成功插入RABV基因组中,并在HEP-dG (H)中稳定遗传和正确表达。HEP-dG (H)在BHK细胞中的生长曲线与HEP-dG毒株相似,病毒滴度在96 h达到峰值,但HEP-dG (H)的滴度在每个时间点略低于HEP-dG。以感染复数(MOI)为0.005感染BHK细胞,HEP-dG (H)的扩散能力比HEP-dG毒株低。HEP-dG (H)与HEP-dG对6周龄成年小鼠均不致死,但HEP-dG (H)对成年小鼠体重的影响弱于HEP-dG。HEP-dG (H)与HEP-dG均能诱导小鼠产生抗RABV的中和抗体,免疫后7 d抗体已达到保护水平(0.5 EU/mL);此外,HEP-dG (H)可诱导产生CDV中和抗体。HEP-dG (H)与HEP-dG免疫小鼠3周后,均能抵御RABV标准攻毒毒株CVS-24的攻击。【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重组RABV HEP-dG (H),其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可作为RABV-CDV新型二联基因工程候选疫苗。  相似文献   
48.
采用自行设计的引物,应用PCR方法直接从广东分离株大肠埃希菌0157:H7021210的染色体DNA中扩增出既8A基因的完整阅读框,得到了一条大小约为2800bp的基因片段。T—A克隆后将其亚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28a(+),经PCR鉴定、酶切鉴定及核苷酸序列测定,证实成功构建原核重组表达质粒pET—eaeA。大肠埃希菌O157:H7eaeA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质粒的成功构建,为下一步进行诱导表达、活性鉴定及既8A基因表达蛋白诊断抗原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9.
为了研究狂犬病毒作为载体表达外源基因的特性,将禽流感病毒 HA 基因插入狂犬病毒全基因组cDNA感染性克隆pHEP-3.0 G基因与L基因的假基因位点,再通过反向遗传技术,获得了携带流感病毒 HA 基因的嵌合狂犬病毒(HepFHA),并进行了病毒传代与 HA 基因表达的研究. 结果显示,重组病毒经BHK-21细胞传代10次,病毒表达稳定,但各代次常规红细胞凝集试验均为阴性; Western blotting检测到病毒表达产物中存在部分HA蛋白的表达,其相对分子质量为39 540,与HA裂解的HA1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相吻合.  相似文献   
50.
通过对新分离的猪源狂犬病病毒GD-SH01株N基因和G基因进行序列分析,解析它们与其他狂犬病病毒N和G基因的差异.提取猪源狂犬病病毒GD-SH01株的总RNA,采用RT-PCR的方法扩增N基因和G基因,并与T载体连接,克隆至大肠埃希菌DH5α.测序后与国内外部分毒株的N基因和G基因进行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比对.与其他毒株相比,N基因核苷酸相似性为84.3%~98.0%;氨基酸相似性为92.5%~99.3%.G基因核苷酸相似性为80.4%~98.2%;氨基酸相似性为87.8%~99.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