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5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74篇
林业   47篇
农学   74篇
基础科学   32篇
  53篇
综合类   393篇
农作物   68篇
水产渔业   48篇
畜牧兽医   169篇
园艺   49篇
植物保护   19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 毫秒
111.
渔用高强度聚乙烯编织线(以下简称HSPE编织线)和普通聚乙烯编织线(以下简称PE编织线)的拉伸力学性能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同等编线工艺(编织线捻距为27mm、线股结构为3×16、线芯用丝数量为7和线芯为不加捻的平行丝束)条件下,规格为“HSPE-37tex×3×16+7”HSPE编织线断裂强力、单线结强力分别比规格为“PE-37tex×3×16+7”PE编织线增加了10.0%和9.1%,而前者的断裂伸长率比后者减少了11.3%;在同等编线工艺(编织线捻距为30mm、线股结构为4×16、线芯用丝数量为18和线芯为不加捻的平行丝束)条件下,规格为“HSPE-37tex×4×16+18”HSPE编织线断裂强力、单线结强力分别比规格为“PE-37tex×4×16+18”PE编织线增加了8.1%、6.1%,而前者的断裂伸长率比后者减少了13.3%;HSPE编织线较PE编织线具有强力优势,HSPE编织线在渔具或网箱上推广应用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2.
编线工艺对渔用高强度聚乙烯编织线拉伸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2007年3月~2008年12月在东海水产研究所开展了编线工艺对渔用高强度聚乙烯(HSPE)编织线拉伸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试验捻距范围(公称直径3.0 mm和3.9 mm编织线的试验捻距范围分别为11.1~29.2 mm、16.4~48.5 mm)内,若其它条件(包括线股结构、线芯用丝数量和线芯结构等)相同,则以不同捻距编织的相同公称直径渔用HSPE编织线的断裂强力及单线结强力均随捻距的增加而增加,而断裂伸长率及线密度则随捻距的增加而减小;多项式回归方程显示,断裂强力与捻距、单线结强力与捻距均显示较好的相关性(R2≥0.987 7)。在线芯用丝数量范围(公称直径3.0 mm和3.9 mm编织线的试验用线芯用丝数量范围分别为0~36、0~64)内,若其它条件(包括线股结构、捻距和线芯结构等)相同,则以不同线芯用丝数量编织的相同公称直径渔用HSPE编织线的断裂强力、单线结强力及线密度均随线芯用丝数量的增多而增加,而断裂伸长率则随线芯用丝数量的增加而减小;多项式回归方程显示,断裂强力与线芯用丝数量、单线结强力与线芯用丝数量均显示较好的相关性(R2≥0.969 5)。若其它条件(包括线股结构、捻距和线芯用丝数量等)相同,则将线芯结构由不加捻的平行丝束改为捻度为32 T/m的线股后,公称直径2.5 mm渔用HSPE编织线的断裂强力、单线结强力、断裂伸长率和线密度均有一定的增加。捻距、线芯用丝数量及线芯结构对渔用HSPE编织线拉伸性能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13.
舜花 14 号是以普通油酸含量的花育 19 号作母本及轮回亲本,高油酸花生开农 176 作父本,经 TaqMan 探针及 KASP分子标记辅助选育而成的高产高油酸大花生品种。2019 年开始参加山东省高油酸花生联合体新品种多点比较试验,荚果平均产量 5601.90kg/hm2,较对照花育 25 号平均增产 8.33%。2022 年单粒精播高产攻关试验实打验收荚果产量 9728.40kg/hm2,首创高油酸花生实打验收山东省高产纪录。品种籽仁蛋白质含量 26.4%,含油量 50.67%,油酸含量 80.6%,亚油酸含量 2.99%,O/L 比值 26.96。2022 年 9 月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 花生(2022)370149。  相似文献   
114.
为丰富梨果酱的口感与营养成分、提高其商品价值,在梨果酱中添加不同比例的沙棘汁,研究沙棘汁添加量对梨果酱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沙棘汁与梨的质量比为3∶10时,色泽诱人;其峰值黏度、谷值黏度和最终黏度都较为适中,且果酱细腻均匀,组织流动缓慢;脱水率1.27%,pH值3.37,可溶性固形物含量48.43%,抗坏血酸含量514.10mg/100 g,黄酮含量9.57 mg/100 g,DPPH自由基清除率10.38%,还原力28.93%,金属离子螯合力28.54%。所制得的果酱酸中带甜、组织状态良好,且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可为特色梨果酱的精深加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5.
四川是猪种资源大省,邛崃市作为养猪大县,一直以来非常注重地方猪种的保护利用。邛崃市依托地方猪种成华猪,成功培育“天府黑猪”,实现了以四川地方猪遗传资源为基础培育品种“零”的突破,进一步助力四川地方猪种发展。笔者从邛崃市地方猪种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现状入手,介绍了邛崃市对地方猪种成华猪和雅南猪的保护利用情况,指出存在保护体系不完善、产业化发展体系不健全、品牌化发展路径有待拓展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建议,以期为促进地方猪种遗传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16.
玛纳斯河流域植被覆盖度随地形因子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2000-2016年MODIS NDVI数据,利用像元二分模型和ArcGIS空间分析功能对玛纳斯河流域植被覆盖度分布格局及动态变化特征进行研究,并分析植被覆盖度变化在高程、坡度和坡向上的空间分布差异。结果表明:(1)玛纳斯河流域以低等级植被覆盖为主,高等级植被覆盖面积显著增加,其它各等级面积波动较小,研究期内植被覆盖改善的面积比例(31.17%)远大于退化的面积比例(16.1%),研究区总体植被覆盖度增加,生态环境有所好转。(2)在海拔<800m,坡度<8°区域内,植被覆盖度明显改善,植被显著退化区主要分布在海拔1300-3400m,坡度>25°区域内,植被覆盖度未发生变化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海拔>3600m范围内。(3)当海拔>2100m时,植被覆盖度随海拔增加呈现持续减少的趋势,海拔低于2100m的地带,植被覆盖度随海拔增加波动较大。(4)随着坡度的增加,植被覆盖度呈逐渐减小的趋势,全流域0?5°坡度范围内植被覆盖度最大(42.69%)。(5)在各坡向上,植被覆盖度差异不明显。流域内平地上的植被覆盖度最大(44.21%);阴坡的植被覆盖度优于阳坡,植被变化趋势除在平地区域较显著外,其余坡向间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117.
为了揭示局地暴雨天气的成因,以期为此类农业灾害性天气的预报预警提供指示,笔者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加密自动站资料和多普勒雷达回波资料,对鲁西北地区2012年7月4—5日暴雨天气过程的环流背景、物理量场特征和中小尺度系统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雨的主要影响系统是高空西风槽、切变线和低空急流;聊城地区水汽通量散度所揭示的强水汽辐合时间与垂直运动发展增强时间没有很好的对应,因此此次强降水时间较短;暴雨落区与强上升运动的发展区域在空间上相关性更好;对流层低层辐合线触发了不稳定能量的释放产生暴雨;此次暴雨过程的局地特点可以用中小尺度系统进行解释,而中小尺度系统的跟踪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区域站资料的开发应用;多普勒雷达的强雷达回波单体和阵风锋能较好地解释此次局地暴雨过程,多普勒雷达产品的应用有待近一步深化研究。  相似文献   
118.
【目的】蓝舌病病毒是一种重要的虫媒病毒,血清型较多,为了解近年来江苏省盱眙县蓝舌病病毒流行情况及血清型分别情况。【方法】本研究于2015-2016年在盱眙县桂五镇建立了5头蓝舌病血清学阴性山羊作为监控动物群。从2015年5-10月,每周采血1次,2015年11月至2016年4月,每月采血1次,用BTV C-ELISA试剂盒进行血清学监测。用RT-PCR检测转阳前2周、1周和转阳本周的血液样品,选择阳性样品处理后接种鸡胚,收获死亡鸡胚肝脏,用PBS悬浮捣碎的鸡胚肝脏,上清接种于C6/36细胞一代、BHK-21 3代进行病毒分离。阳性样品采用RT-PCR进行血清型鉴定。【结果】6月开始部分动物血清抗体转阳性,至12月,监控动物全部转为阳性。通过鸡胚、细胞传代培养共获得5个出现细胞病变的细胞培养物,经RT-PCR检测VP7基因均扩增出1156 bp片段。进一步通过RT-PCR检测VP2基因对5个分离毒株进行血清型鉴定。结果表明2株为BTV-15、3株为BTV-21。【结论】上述结果丰富了江苏省蓝舌病的流行病学资料,为蓝舌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9.
[目的]为探究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抗逆态幼虫DL3(Dauer larvae3)形成的分子机理,对其鸟苷酸环化酶路径(cyclic guanosine monophosphate,cGMP)中的抗逆态基因daf-22进行了鉴定和表达研究。[方法]根据松材线虫基因组数据设计引物克隆松材线虫Bx-Daf-22基因。进一步对Bx-Daf-22基因编码的蛋白进行系统发育分析、保守结构域分析等生物信息学分析。应用BLAST比对技术在松材线虫基因组数据中鉴定得到固醇载体蛋白SCP2同源基因,命名为Bx-Daf-22。应用PCR技术扩增Bx-Daf-22完整蛋白编码区,分析同源序列系统进化和三维结构。[结果]结果表明,Daf-22作为路径的起点是cGMP路径中一个受体蛋白,可将起始信号传递到cGMP路径的膜结合受体上,再通过胰岛素相似信号途径(insulin like signaling,Insulin/IGF)中的β-胰岛素(β-insulin,Daf-28)以及转化生长因子β路径(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TGFβ-like)中的热激蛋白90(HSP90/Daf-21)连接从而调控线虫进入抗逆态。[结论]通过结构比对及基因表达量分析表明Bx-Daf-22与秀丽线虫Daf-22具有相近的功能。Bx-Daf-22编码的蛋白质具有固醇载体蛋白SCP2构域。因此松材线虫的cGMP路径与DL3形成具有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120.
根据2016年9月至2017年1月每月于胶州湾内、外沿岸各1个站位所采集的表层浮游动物样品,研究了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丰度分布、优势种及物种多样性等群落特征。结果显示,调查水域共鉴定浮游动物22种(包含夜光虫)、浮游幼虫8类。胶州湾内、外浮游动物群落存在差异。胶州湾外浮游动物种类数(28)高于湾内(21),胶州湾外浮游动物多样性也高于湾内。平均丰度则是湾内(125.1ind/m3)较湾外(117.9ind/m3)更高。胶州湾内、外浮游动物优势种差别不明显,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小拟哲水蚤(Paracalanus parvus)和强壮箭虫(Sagitta crassa)3个物种在2个区域均呈现优势。小拟哲水蚤和夜光虫在调查水域的分布特征较以往研究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