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4篇
农学   1篇
  9篇
综合类   19篇
畜牧兽医   14篇
园艺   97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制约苹果产量的因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苹果生产经历前些年迅猛发展 中纬度地区, 适宜的理论产量为666.7 量3361.5千克的新记录,而在辽宁大连之后。现已进入基本稳定阶段。2001年 平方米产1666.7千克。在栽培和养分条 4年生最高只能达到1600千克左右;在苹果总产2001.5万吨,2002年1924.1 件较好的情况下,可达2000~2500千克。陕西礼泉秦冠最高可达8500千克,而在万吨,2003年可达2200万吨左右。居世 不同成熟期的叶子光合能力接近, 但由 延安最高才达4000千克左右…  相似文献   
52.
【目的】分析4种抗寒主栽苹果品种果实中主要糖、有机酸的种类和含量及其它果实性状,研究主要香气成分,为寒地苹果品种改良提供依据。【方法】选择黑龙江4个主栽抗寒品种为试材,检测果实的总酚、抗氧化能力、类黄酮、果皮花青苷、可溶性固形物、VC含量等成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糖酸,HS-SPME法检测分析香气主要组成及其含量。【结果】4个苹果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是龙冠>龙丰>七月鲜>金红。总糖含量由高到低顺序为:金红>龙丰>七月鲜>龙冠。总酸含量金红>七月鲜>龙丰>龙冠。共检测出9类挥发性化合物,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有7类,各成分排序由大到小:酯类>烯烃类>杂环类>酸类>醇类>醛类>烷烃类。香气成分种类和含量存在很大差异,果实香味物质主要集中在醇类、烯烃类和酯类,其中酯类含量最高(56.24%),表现为“果香”味。不同参试品种糖酸比和味感评价存在明显差异,龙冠最高为22.96,七月鲜最低为9.92,表现出酸的味感。【结论】4个苹果品种果实的糖酸组成与含量之间差异显著,均为“酯香型”苹果,酯类物质可能对这4个品种果实风味的形成起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53.
研究不同颜色果袋对果实香气成分的影响,测定红色、蓝色和绿色果袋套袋成熟果实挥发性物质。红色、蓝色和绿色果袋处理果实分别检测到43种、40种和36种发性物质,未套袋果实有36种。挥发性物质中酯类为最主要香气成分,红色、蓝色果袋套袋处理酯类均降低,红色、蓝色和绿色果袋果实酯类含量分别占总含量的84.91%、86.35%和88.74%,主要酯类有乙酸己酯、乙酸2-甲基丁酯、2-己烯-1-醇乙酸酯、乙酸丁酯、丁酸己酯;检测出的主要烯类和醇类物质分别是α-法尼烯和正己醇。红色果袋实烯类和醇类物质的相对含量较高,酯类物质的相对含量较低,蓝色果袋果实烯类物质的相对含量较高,酯类和醇类物质的相对含量较低,而绿色果袋果实酯类和醇类物质的相对含量较高,而烯类物质的相对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54.
为探讨褪黑素对干旱胁迫下苹果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以盆栽山定子砧1年生"红富士"苹果为试材,用不同浓度(50、100和200 mg/kg)褪黑素分别进行叶面喷施(连续喷3次,间隔期7 d)处理(以清水为对照)后,测定了控水(干旱胁迫)下各处理叶片水势、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等3种抗性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程度(控水时间)增加,叶片水势下降,MDA含量、Pro含量、SOD活性、POD活性和CAT活性呈上升趋势,复水后则基本恢复。喷施褪黑素能缓解叶片水势的下降,能降低叶片MDA含量,能进一步提高Pro含量、SOD活性、POD活性和CAT活性,且100和200 mg/kg处理的效果好于50 mg/kg处理,但100和200 mg/kg处理之间没有明显差异。叶面喷施褪黑素可以缓解干旱对苹果幼苗的影响,提高苹果幼苗的抗旱性。综合抗旱效果和经济因素,推荐褪黑素使用浓度为100 mg/kg。  相似文献   
55.
以当年定植的6种矮化中间砧的‘长富2号’幼树为试材,对其根系形态指标及矿质元素质量分数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以‘GM256’为中间砧的苹果幼树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尖数及分枝数最大,其次为‘辽砧2号’,‘SH1’最小,差异极显著;在d≤0.5mm、0.5mmd≤2.0mm和d2.0mm根径级中,‘GM256’为中间砧的苹果幼树根系形态指标均为最大值,其次是‘辽砧2号’,‘SH1’均是最小值;‘辽砧2号’为中间砧的苹果幼树根系N、P、K、Ca、Mg、Mn质量分数最高,其次为‘GM256’,‘SH1’为中间砧的根系Fe、Cu、Zn质量分数最高;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尖数、分枝数与部分矿质元素存在显著的相关性,根直径与各元素均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通过对嫁接不同矮化中间砧的苹果幼树根系形态及养分质量分数的比较得出,‘长富2号’苹果在采用山定子为基砧时,嫁接‘GM256’和‘辽砧2号’中间砧的树体根系发育好,养分吸收能力强。  相似文献   
56.
苹果越冬抽条问题的症结与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苹果越冬抽条问题的症结与治理当前,苹果幼树越冬抽条依然是生产上存在的重大问题,严重地影响了生产的持续发展,特别是偏北的黄土高原和西北果产区。本文根据近几年来各地的有关报道和实践,较全面地分析了问题的症结所在,并提出了综合治理方法。一、越冬抽条问题的症...  相似文献   
57.
矮化中间砧对华红苹果致矮机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了不同矮化中间砧对3年生华红苹果树生长势和叶片POD活性、IOD活性、可溶性糖含量、比叶重及净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矮化中间砧华红树体生长势依次为:SH38相似文献   
58.
针对目前我国果树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加快树种、产区、品种结构、产量、栽培周期的调整步伐,提倡栽培技术由复杂费工向简化省工方向转变,由人力化向机械化、自动化方向转变,由有袋栽培向无袋栽培方向转变,由一般果向功能性精品果转变,由分散果农向新型经营主体转变,以期为我国果业健康、合理、快速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9.
华兴是以金冠为母本、惠为父本杂交育成,2007年通过了辽宁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备案办公室备案,并定名为华兴。果实长圆形或圆锥形,单果均重236g,最大可达400g。果皮底色黄绿,果面鲜红色及浓红条纹;果面光洁,果粉较少,果点稀而小;果肉淡黄色,肉质细脆,汁液多,味酸甜适口,有浓郁香气;  相似文献   
60.
植物源有机物料对果园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苹果园土壤肥力持续下降,禽畜废弃物肥源严重不足,施用植物源有机肥成为生产中改善果园土壤状况的重要措施之一。本试验利用BIOLOG微平板技术研究了盆栽条件下添加植物源有机物料及其腐殖化过程驱动因子对果园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探讨葡萄糖、 尿素和蚯蚓在植物源有机物料向土壤碳库转化中的作用,为揭示果园土壤质量的演变机制提供参考。【方法】取苹果园020 cm土层土壤,与苹果枝条、 玉米秸秆和果园杂草粉碎物混合,栽植2a生苹果砧木山定子幼苗,分别添加尿素、 葡萄糖和蚯蚓,利用BIOLOG微平板技术进行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分析。不同处理的土壤浸提液在 BIOLOG生态测试板中培养,取培养96 h时微平板光密度值进行多样性指数计算,分别用丰富度指数S 表示被微生物群落利用的基质数量,多样性指数表示反应孔与对照孔光密度值之差和整块板总差的比值,均匀度指数 E表示可培养微生物的种类均匀度,优势度指数Ds用于评估某些最常见种的优势度。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利用BIOLOG微平板中六类碳源(碳水化合物类、 氨基酸类、 羧酸类、 多聚物类、 芳香族类和胺类)的情况进行主成分分析,明确不同处理微生物对碳源利用能力的差异。【结果】有机物料种类、 小分子有机物和蚯蚓数量均对平均吸光值(AWCD值)有显著影响,在培养0~24 h,玉米秸秆+葡萄糖+12条蚯蚓(T4)和果园杂草+葡萄糖(T9)处理的AWCD值明显高于其他处理,微生物群落的活性较强,碳源开始利用较早。2496 h时,AWCD呈指数增长,120 h后趋于平缓,以玉米秸秆+葡萄糖+12条蚯蚓(T4)、 苹果枝条+葡萄糖+6条蚯蚓(T2)、 果园杂草+葡萄糖(T9)处理斜率最大,其次为玉米秸秆+尿素+6条蚯蚓(T6)和苹果枝条+尿素(T1)处理; 小分子有机物种类对微生物群落丰富度指数(S)和优势度指数(Ds)的影响显著,丰富度指数(S)以苹果枝条+葡萄糖+6条蚯蚓(T2)最大,优势度指数(Ds)以玉米秸秆+葡萄糖+12条蚯蚓(T4)最大,各处理的多样性指数(H)和均一度指数(E)差异不显著; 对碳源利用主成分起分异作用的主要是碳水化合物类和多聚物类。【结论】与秸秆和杂草处理相比,苹果枝条处理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较丰富,加入葡萄糖为土壤微生物提供可迅速利用的碳源,微生物功能多样性也显著增加; 蚯蚓活动对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比葡萄糖小,尿素对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也较小,但同时添加尿素和葡萄糖有助于微生物多样性的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