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21篇
林业   68篇
农学   13篇
  14篇
综合类   44篇
园艺   2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1.
【目的】研究榛子油氧化过程中的品质变化规律、自由基产生规律以及油脂内部分子结构的变化,揭示榛子油氧化特性,为榛子油品质检测与货架期预测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方法】以平欧杂种榛主栽品种‘达维’为试验材料,采用60℃烘箱法进行榛子油加速氧化试验,测定榛子油在氧化过程中过氧化值(POV)、p-茴香胺值(AV)、总氧化值(TV)、共轭二烯值、脂肪酸相对含量、总类胡萝卜素含量、自由基相对含量和分子内部结构的变化规律,并对各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榛子油氧化过程中,POV、AV、TV和共轭二烯值的初始值分别为6. 22 meq·kg~(-1)、0. 31、12. 75和0. 12,加速氧化40天后分别显著增加至370. 47 meq·kg~(-1)、25. 91、766. 85和3. 48,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分别从5. 96%、93. 69%变化至6. 35%、93. 20%,自由基相对含量从8. 41快速增加至28. 09;榛子油中总类胡萝卜素氧化30天时含量为0;拉曼光谱中类胡萝素1 158和1 524 cm~(-1)特征峰强度变化与总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变化趋势保持一致;拉曼相对强度I_(972 cm~(-1))/I_(1 441 cm~(-1))、I_(1 268 cm~(-1))/I_(1 441 cm~(-1))、I_(1 158 cm~(-1))/I_(1 441 cm~(-1))和I_(1 524 cm~(-1))/I_(1 441 cm~(-1))均与不饱和度呈正相关。【结论】榛子油氧化大致分为3个阶段,即初始缓慢氧化阶段、中间快速氧化阶段和后期深度氧化阶段,综合4个常规氧化指标(POV、AV、TV和共轭二烯值)可以很好评价榛子油的氧化程度;类胡萝卜素是榛子油色泽的主要贡献因子,与榛子油氧化程度密切相关;自由基相对含量、拉曼光谱特征峰强度和总类胡萝卜素含量指标与常规氧化指标具有极显著相关性,证明电子自旋共振和拉曼光谱技术可用于评价榛子油的氧化程度;电子自旋共振和拉曼光谱技术作为传统油质氧化评价方法的补充或替代具有很大潜力,可为油脂品质快速检测提供新方法。  相似文献   
92.
 【目的】比较3个品种群的24个主栽品种板栗粉膨胀势及其脱脂、脱蛋白处理后膨胀势变化的差异,分析板栗粉的主要物质组成与其膨胀特性的关系,为板栗粉加工产品的研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取板栗全粉,索氏提取法制取脱脂板栗粉,碱液沉淀法制取脱蛋白板栗粉,索氏提取法和碱液沉淀法制取脱脂脱蛋白板栗粉;采用吸水膨胀离心法测定系列板栗粉膨胀势,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索氏提取法测定脂肪含量,蒽酮比色法测定淀粉含量。【结果】板栗全粉的膨胀势在不同品种之间以及不同品种群之间均存在差异,其中北方品种群板栗全粉膨胀势最低。脱脂处理对板栗粉膨胀势的影响相对较小。各品种板栗粉脱蛋白处理后膨胀势均显著升高,脱蛋白板栗粉膨胀势以及膨胀势的变化值均在品种间存在差异。脱脂脱蛋白处理使大部分板栗粉膨胀势显著升高,不同品种之间存在差异,且脱脂脱蛋白板栗粉膨胀势按照北方品种群、中间类型品种群和南方品种群的顺序依次降低,其中北方品种群和南方品种群之间差异显著。板栗粉中的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和脂肪含量在各品种之间存在差异,淀粉含量与板栗粉膨胀势存在显著相关性。【结论】淀粉是影响板栗粉膨胀势的重要因素,板栗粉中的蛋白质和脂类物质的共同作用显著影响板栗粉的膨胀势特性。脱脂、脱蛋白处理使板栗粉膨胀势发生改变,脱脂处理对板栗粉膨胀势影响相对较小,脱蛋白处理使板栗粉膨胀势显著增加,这种变化趋势及变化量与品种密切相关,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地域分布特性。  相似文献   
93.
不同气体成分贮藏对大久保桃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13  
该文研究了大久保桃在不同气体成分下贮藏60 d以及出库后在20℃下货架期3 d后果实硬度、褐变指数、可溶性固形物含量、pH值、膜透性、出汁率和感官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1%的O2对桃果实产生伤害,表现为表面色泽非正常变化、桃固有风味丧失并产生严重异味;(5~10)%O2、(5~10)%CO2气体成分能够在60 d的贮藏期内保持桃果实的品质,尤其是10%O2+10%CO2处理较好地保持了果实的风味、质地和色泽,出库后果肉不褐变。与冷藏对照相比,气调贮藏能有效地延缓果实软化,抑制pH值和出汁率的升高,但对可溶性固形物的影响不大;在相同O2浓度下,随CO2浓度升高(<10%),果实在货架期期间的软化程度、褐变指数下降幅度、pH值上升程度和膜透性增加幅度均增大,表明果实能够进行正常后熟。本研究推荐的大久保桃果实气调贮藏的适宜气体指标是10%O2+10%CO2。  相似文献   
94.
通过贮藏原料延长罐藏白桃制品加工期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大久保”和“京玉”桃果实贮藏不同时间后其罐藏制品的感官品质、理化指标及原料利用率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大久保”桃果实在贮藏45 d内,罐藏制品的色泽改善、耐煮性增强,综合品质得到改善,原料利用率在贮藏30 d时为对照的151.47%;“京玉”桃果实贮藏15 d时其罐藏制品色泽有了显著改善,而硬度极显著地增加;“大久保”和“京玉”桃果实原料分别贮藏30 d和15 d时,进行罐藏制品加工具有扩大化生产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5.
外源乙烯对CA贮藏桃果实MDA含量、PPO和LOX活性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八月脆’桃果实为材料,研究了常温条件下,不同浓度外源乙烯(10~20μL.L-1和50~80μL.L-1)处理对气调贮藏(9%~11%CO2 9%~11%O2)期间以及在20℃回温3 d后桃果实MDA(丙二醛)含量、PPO(多酚氧化酶)和LOX(脂氧合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常温贮藏条件下,桃果实MDA含量随着果实的成熟而升高,PPO和LOX活性在第4 d出现高峰。外源乙烯提高了气调贮藏果实MDA含量,贮藏60 d时,高浓度外源乙烯处理果实MDA含量明显升高。回温后,冷藏对照果实MDA含量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且在贮藏60 d时,MDA含量高于常温贮藏果实的MDA含量。外源乙烯对LOX的作用与其对MDA的作用一致。高浓度的外源乙烯可抑制贮藏前期桃果实PPO活性,低浓度外源乙烯则降低了贮藏后期桃果实PPO活性,但回温后,低浓度外源乙烯处理果实PPO活性明显升高。综合考虑不同处理对CA贮藏桃果实MDA含量、PPO、LOX活性的作用特点,认为50~80μL.L-1外源乙烯处理对减轻桃果实的低温冷害、抑制果实褐变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96.
树莓的利用研究及其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7  
本文介绍了树霉的种质资源、植物学特征、生长结实习性及生态习性,对树霉栽培管理和采收、贮藏与加工进行了简述。文章针对我国树霉生产现状,提出了4点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97.
采后NaClO水浴处理对板栗沙藏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燕昌'板栗为试材,研究了采后不同浓度NaClO(100、500、1 000 mg·L-1)水浴处理对板栗沙藏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500 mg·L-1NaClO水浴处理有利于降低板栗在沙藏期间(30 ~150 d)的淀粉水解,有利于保持沙藏后期的淀粉含量.1 000 mg·L-1NaClO水浴处理抑制了蛋白质的降解,其它处理与对照没有差异.水浴处理促进了板栗在处理期间的乙醇积累,在沙藏过程中乙醇逐渐消失并且与对照没有差异.NaClO水浴处理对抑制沙藏板栗的发芽和腐烂有明显作用,经150 d沙藏,500 mg·L-1处理的发芽率和腐烂率均为2%,1 000 mg·L-1处理的均为0.500、1 000 mg·L-1NaClO水浴处理有利于提高沙藏板栗的质量.  相似文献   
98.
桃的采收成熟度与果实的耐藏性有较密切的关系,在7-8成熟时的绿熟期采收,经贮藏后果面新鲜,果实硬面脆,褐变和腐烂少;采收过晚则果实易软化,容易褐变和腐烂。采前1个月用100mg/kgGA3处理有利于提高桃果实的耐藏性情,贮藏后处理果的硬度比对照高1倍;采前1-2d用500mg/kg朴海因处理大久保,京玉和燕红桃,贮藏好果等分别增加22.8%,22.9%和18.3%;  相似文献   
99.
板栗贮藏保鲜条件及品质变化研究   总被引:27,自引:3,他引:2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板栗的贮藏方式,贮藏温度及贮藏过程中板栗品质的变化。在0 ̄2℃温度条件下,冷藏板栗干耗较严重,栗仁失水皱缩,并在贮藏后期发芽,用保鲜袋包装后冷藏,可有效地防止板栗失水,栗仁新鲜饱满,但在贮藏后期发芽;人工气调贮藏能较好的抑制失水和发芽,但贮藏成本较高且对技术要求较严格。采用保鲜袋包装并变温(即在贮藏后期将温度降至-2 ̄-4℃的临界低温)保持了板栗的新鲜度,贮藏期达8个月以上,干耗率为2.0%  相似文献   
100.
西洋梨气调贮藏不同时间后货架期品质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研究西洋梨不同气调贮藏时间出库后货架期品质的变化,将西洋梨品种“阿巴特”在1.8%±0.2% O2,0.8%±0.2% CO2气体体积分数条件下进行不同时间贮藏。结果表明,与冷藏相比,贮藏期内气调贮藏可显著地抑制西洋梨果实硬度的下降和色泽的变化,降低果实出汁率、淀粉含量和乙烯释放量,并推迟乙烯高峰的出现时间,抑制淀粉酶活性的上升;货架期间,不同贮藏期出库果实自货架6 d起气调贮藏与对照相比果实硬度和淀粉含量的下降速率和色泽变化较快,果实的出汁率和淀粉酶活性明显上升,同时果实的乙烯释放明显加快。气调贮藏与对照相比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贮藏期果实品质的下降,其中气调贮藏90 d、货架8 d的西洋梨果实能获得较好的后熟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