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21篇
林业   68篇
农学   13篇
  14篇
综合类   44篇
园艺   2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梨是我国栽培历史久、面积大、产量高的果树之一.鸭梨(Pyrus bretschneideri'Yali')果实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并且价格低廉,是我国主要消费水果.  相似文献   
32.
不同品种板栗贮藏前后主要营养成分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全国9个产区12个品种板栗贮藏前及0 ℃贮藏6个月后的含水量、脂肪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淀粉含量及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分析,研究不同品种板栗贮藏前后营养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贮藏前,各品种板栗含水量均较高,为52.47a.30%;脂肪含量较低,为11.530.0 g·kg-1;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为51.5357.93 mg·g-1;可溶性糖含量低,为67.3146.4 g·kg-1;淀粉是板栗的主要贮藏物质,含量达561.8727.1 g·kg-1.冷藏6个月后,各指标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含水量下降了1.23%5 00%;可溶性蛋白质减少了0.33.38%;脂肪、淀粉下降幅度较大,分别降低了28.5p.43%和25.47C.80%;可溶性糖含量上升了23.020.33%.贮藏前后各品种的含水量、脂肪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淀粉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均呈显著性差异(P<0.05),且这种差异具有地区性.  相似文献   
33.
【目的】研究乙烯对自发气调贮藏(MA)期间和货架期桃果实品质的影响。【方法】以"大久保"桃为试验材料,测定了4种不同处理(未经外源乙烯处理聚乙烯袋(PE袋)贮藏,5~10μL/L外源乙烯处理,10~20μL/L外源乙烯处理,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及对照(PE打孔塑料袋贮藏),对MA贮藏期间和出库后20℃下货架期3 d桃果实腐烂指数、硬度、可溶性固形物(SSC)和Vc含量、电导率等品质指标,以及乙烯释放量、呼吸速率变化等的影响。【结果】与其他处理相比较,5~10μL/L外源乙烯处理可以维持桃果实贮藏前期和中期较好的品质,其呼吸正常且较低,乙烯释放量正常,果实可以正常后熟软化,可溶性固形物和Vc含量较高,电导率较高,硬度适中;10~20μL/L外源乙烯处理与5~10μL/L外源乙烯处理类似,但其腐烂指数高于5~10μL/L外源乙烯处理;1-MCP处理桃果实贮藏期和货架期3 d乙烯高峰出现晚,且峰值较其他处理低,呼吸速率较低,可溶性固形物和Vc含量较高,电导率较低,贮藏后期出现不可逆硬化现象,即使回温后桃果实也无法正常后熟软化;PE袋密封处理效果比对照稍强,腐烂较轻,呼吸速率和乙烯释放量较低,Vc含量和SSC含量不高,贮藏后期品质变差;对照处理效果最差,腐烂最严重,呼吸速率很低,乙烯释放量较低,Vc和SSC含量不高,贮藏后期品质最差。【结论】5~10μL/L外源乙烯处理效果最佳,在贮藏前期和中期较好地保持了桃果实的品质。  相似文献   
34.
板栗贮藏保鲜的研究进展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概述了板栗贮藏保鲜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影响板栗贮藏保鲜的因素.并对今后的研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5.
以'燕昌'板栗为试材,研究了50%CO2和纯N2冲击处理5 d和 10 d对经过0 ℃ 7个月冷藏板栗的货架期呼吸强度、发芽率和胚芽内几种激素(ABA、GA3、IAA、ZR)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纯N2冲击处理对板栗货架期呼吸强度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50%CO2冲击处理与对照差异不明显;(2)50%CO2冲击处理可明显抑制板栗的发芽,货架期结束时,处理5 d和10 d的板栗发芽率分别为2.07%和3.65%,显著低于对照(18.06%);而纯N2冲击处理则显著促进板栗发芽,货架期结束时,处理5 d和10 d的板栗发芽率分别为45.04%和39.69%;(3)50%CO2冲击处理可明显提高板栗胚芽中ABA含量及ABA/GA3比值,而纯N2冲击处理使板栗胚芽中ABA含量下降,ABA/GA3比值降低;(4)虽然各冲击处理的IAA和ZR含量与发芽率之间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相关性,但50%CO2冲击处理后ABA/ZR比值较大,纯N2冲击处理10 d明显抑制了ABA/ZR比值,这与各处理影响板栗发芽的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36.
利用中性盐NaCl、碱性盐Na2CO3及混合盐碱(NaCl∶ Na2CO3=1∶1)设置3种盐碱胁迫处理,研究平欧杂种榛“辽榛3号”在不同类型、不同浓度的盐碱胁迫下生长指标及内源激素的变化,分析各内源激素与生长指标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3种盐碱胁迫对平欧杂种榛株高、新梢长度及叶片数净生长量、地上部生物量、总生物量抑制作用明显,且NaCl胁迫>混合盐碱胁迫>Na2CO3胁迫,而各处理根冠比显著增加;低浓度盐碱胁迫对地径有明显的增粗效应,在50、100 mmol·L-1 Na2CO3胁迫下,地下部生物量显著增加;此外,NaCl胁迫还显著降低了平欧杂种榛叶片含水量.3种胁迫条件下,平欧杂种榛叶片的ABA含量明显增加,且(GA+ IAA+ ZR)/ABA比值与对照相比均显著降低,同时发现Na2CO3胁迫下ABA积累更快,且与胁迫浓度无关,而NaCl胁迫下ABA含量与胁迫浓度显著正相关.相关分析表明:(GA+ IAA+ZR)/ABA比值与株高、新梢长度、新梢叶片数存在显著正相关,而与根冠比呈极显著的负相关.由上可知,平欧杂种榛在中性盐下的生长指标受抑制程度大于碱性盐和混合盐碱,不同盐碱胁迫下内源激素响应特征也存在差异,表明平欧杂种榛对Na2CO3的耐受力高于NaCl.  相似文献   
37.
板栗及其病原菌对低O_2、高CO_2冲击处理的耐受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安徽粘底板板栗及其主要致病菌Fusariumsp.和Colletotrichumsp.为试材,研究了低O2、高CO2冲击处理条件下板栗及其两种主要致病菌的耐受力。结果表明,在0℃条件下,低O2(0~1%)、高CO2(40%~80%)处理对板栗风味有较大影响:各处理组板栗在5d时均出现异味,在O2浓度一定的条件下,随着CO2浓度的升高,异味程度明显加重;同时发现,板栗风味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是可逆的,在冲击处理时间相对较短(<10d)、CO2浓度相对较低(40%~60%)时,将板栗从处理逆境转移至0℃正常空气条件中,则板栗异味会在7~21d内逐渐减轻、消失,风味可以恢复正常;若冲击处理时间相对较长(>10d)、CO2浓度相对较高(80%)时,板栗脱离处理逆境后异味虽然会有所减轻,但风味不能恢复正常。研究还表明,低O2、高CO2处理对板栗的两种主要病原菌Fusariumsp.和Colletotrichumsp.菌丝体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冲击处理后在26~28℃温箱中恒温培养7d,两种病原菌菌丝体生长速度也明显低于对照,且Fusariumsp.的生长速度较Colletotrichumsp.慢。  相似文献   
38.
高氧处理对冬枣货架期间膜脂过氧化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在- 1~ - 2℃条件下冬枣果实经流动的21% O2 (空气对照) 、70% O2 ( 30%N2 ) 、100% O2 分别处理7 d和15 d, 在20℃货架期期间测定果实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 含量以及保护酶系( SOD、CAT、POD) 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 高O2 处理可抑制冬枣货架期相对电导率的升高, 100%O2 处理效果好于70% O2 处理。70% O2 处理7 d对冬枣货架期期间的膜脂过氧化作用没有显著影响, 但诱导了SOD、CAT和POD活性的升高, 促进冬枣果实在货架期衰老。100% O2 处理能抑制冬枣果实货架期膜脂过氧化作用, 在货架期期间保持较稳定的SOD和CAT活性, 但对POD 活性的升高有促进作用。总体来看, 100% O2 处理15 d对减缓冬枣货架期的衰老代谢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39.
为研究桃果实酯类香气的生物合成,克隆了桃醇酰基转移酶基因AAT,并研究了外源乙烯对该基因mRNA转录水平的影响。根据桃基因组测序结果,采用RACE和反转录PCR技术克隆到1个与醇酰基转移酶基因同源的cDNA,序列全长1 486 bp,CDS区长度为1 353 bp,编码450个氨基酸,命名为PpAAT2。PpAAT2蛋白属于PLN02481超级家族,含有植物转移酶基因2个高度保守结构域HXXXD和D(N)F(V)GWG。基因位于桃第5条染色体,BAC注释为1条包含1个内含子的mRNA序列转录链,CDS区有2处碱基突变,其中,555 bp处碱基由C突变为G,导致丙氨酸突变为缬氨酸。AAT基因响应乙烯表达,0℃冷藏桃施加外源乙烯促进AAT基因表达水平;该基因在叶片、花和成熟果肉中均表达,且在叶片和花中的表达丰度比果实高,推测其在不同的生理过程中均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40.
猕猴桃果实乙烯代谢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刚采收的猕猴桃硬果不产生乙烯,也无ACC氧化酶活性,但有少量ACC存在,随着果实的软化,乙烯开始出现并很快达到释放高峰,乙烯的释放与ACC氧化酶的活性及ACC的含量变化一致。用外源乙烯或机械伤处理加速了猕猴桃果实内源乙烯释放的原因,是这些处理促进了ACC的合成并增加了ACC氧化酶的活性,与冷藏相比,气调贮藏强烈地抑制了ACC氧化酶的活性和乙烯的释放,浸钙处理对猕猴桃果实的乙烯释放,ACC氧化酶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