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21篇
林业   68篇
农学   13篇
  14篇
综合类   44篇
园艺   2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不同贮藏温度对核桃生理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陇核3号核桃在(0±1)℃、(5±1)℃和室温(20-30℃)条件下贮藏180天期间生理与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温贮藏核桃的呼吸速率显著低于室温贮藏,而且含水量、可溶性蛋白质、总脂肪含量以及可溶性总糖含量均明显高于室温条件下贮藏的核桃。低温能较好地保持核桃的品级,其中0℃贮藏质量最好,但与5℃低温条件下贮藏180天期间总体上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2.
原产中国的榛属植物有8个种和2个变种,约占全世界种数的一半。榛子是传统的木本粮油树种,中国先民自古以来就采集野生榛子食用。中国榛属植物种质资源分布经纬跨度较大(24°31'~51°42'N、85°55'~132°12'E),从"东北—华北山区、秦岭和甘肃南部及河南—华中—云贵高原"呈斜带状,海拔从100~4 000 m都有分布,行政地域范围涉及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通过地理分布生态适应性研究,建立了榛属植物分布种数与气候因子间的回归方程:Y=11.883-0.051X_1+0.131X_2-0.003X_4-0.004X_5-0.001X_6+0.051X_8。初步提出了榛属植物资源描述与评价体系,开展了榛坚果、花粉形态及雄花序等形态多样性研究,并且在分子水平上对榛属植物遗传多样性和系统进化进行了研究,明确了川榛应该作为一个独立的种,平榛与欧洲榛尽管地理位置较远,但是遗传距离较近,这既说明了平榛和欧洲榛杂交成功的原因,同时也为进一步研究榛树植物地理距离和遗传距离的不一致性提出了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23.
冬枣优良单株果实品质的因子分析与综合评价#br#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建立一套适合冬枣果实品质评价的方法,探求冬枣果实品质评价中的主要影响因子,并为选择品质优良的冬枣单株(或候选单株)提供依据。【方法】测定20项冬枣优良单株的果实品质指标,采用隶属函数法对各项指标数据进行转化,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因子分析,采用四次方最大旋转法获得因子载荷矩阵,以公因子贡献率为权重,计算样品前6个公因子分值与相应权重之积的累加和,得到综合分值,结合公因子的二维排序图进行优良单株的选择。【结果】转化后的数据经因子分析,提取出6个特征根>1的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0.571%,第1公因子为果实甜脆因子,方差贡献率为26.257%,第2公因子为果重及其它内质因子,方差贡献率为16.734%,第3公因子为果皮质地因子,方差贡献率为14.503%,第4公因子为果实外观因子,方差贡献率为9.091%,第5公因子和第6公因子统称为其它因子;二维排序图揭示了不同优良单株前3个公因子的分布情况,可以为冬枣选优提供参照;20份冬枣优良单株及对照的综合排序为:16、22、14、15、18、5、12、17、4、21、1、19、8、10、13、6、2、7、3、CK和20号。【结论】隶属函数法同时考虑到果实品质指标对评价体系的正、负影响,采用该法转化的数据适于进行因子分析;影响冬枣优良单株果实品质综合评价的关键因子依次是果实甜脆因子、果重及其它内质因子、果皮质地因子、果实外观因子和其它因子;20份优良单株及对照冬枣的综合评价结果为:16、22、15和18号综合品质性状较优,可作为候选单株,结合其它性状进行下一步筛选,其它单株不宜选择。  相似文献   
24.
花期促果措施对冬枣内源激素和坐果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研究以冬枣为试材,在盛花期对枣头进行环剥、绞缢和喷施赤霉素处理,研究坐果后冬枣叶片、初花、初果、黄蕾和落花中内源激素(IAA、ABA、GA、ZR)的含量变化,结合不同处理后冬枣坐果率的调查,探讨花期不同促果措施对提高冬枣坐果率的实施效果。结果表明,环剥和喷施10-20ppm的赤霉素能够改善冬枣树体内源激素的平衡状态,两者结合使用,有利于提高冬枣坐果率;绞缢提高冬枣坐果率的效果低于环剥,不能改善冬枣树体内源激素的含量,同时存在技术缺陷,因此不宜应用。  相似文献   
25.
平欧杂交榛抗抽条能力及抽条临界含水量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平欧杂交榛的18个优良品种(系)为试材,研究各品种(系)在北京地区的抗抽条能力以及抽条与枝条含水量的关系。对田间自然鉴定法所得结果进行聚类分析,将18个品种(系)分为4类:抗抽条能力最强的一类为84-254、B-3、B-21、83-33、84-72和81-9;抗抽条能力较强的一类为84-48、81-23、85-127、84-237和84-1;抗抽条能力较弱的一类为82-11、84-545和84-226;抗抽条能力最弱的为84-572、84-402、84-69和84-349。室内模拟枝条失水程度与萌芽率关系的试验表明:不同品种(系)的抽条临界含水量不同,但多数品种(系)抽条的临界含水量在35%~30%间。田间材料的调查测定表明:北京地区平欧杂交榛枝条的失水集中在2月上旬到下旬,枝条含水量在2月下旬降到最低。试验结果表明:抽条与枝条含水量紧密相关,但抗抽条能力的强弱不完全取决于临界含水量的高低。  相似文献   
26.
研究了不同浓度柠檬酸、碳酸氢钠(NaHCO3)、氯化钠(NaCl)和洗涤灵等对冬枣果实3种有机磷类农药(敌敌畏、辛硫磷、对硫磷)残留的洗脱效果。结果表明:冬枣果实农药残留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清洗方式进行洗脱,其中0.50 g/L的柠檬酸对3种农药都有很好的洗脱作用;NaHCO3的洗脱作用依农药种类而定,对辛硫磷脱除较好;不同浓度的NaCl对这3种农药的洗脱均有促进作用;2.00 g/L的洗涤灵对辛硫磷和对硫磷有明显的洗脱作用,但对敌敌畏作用很小。  相似文献   
27.
1-甲基环丙烯处理对西洋梨常温贮藏的保鲜效果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为了探索西洋梨采后的常温保鲜方法,以“早红考密斯”为试材,研究了1-甲基环丙烯处理对西洋梨果实在20℃条件下生理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0℃贮藏条件下,1-MCP处理能明显延缓果实硬度的下降和色度的改变;抑制果实乙烯的合成,降低果实的呼吸速率,推迟乙烯、呼吸峰出现,并降低峰值。1-MCP处理与对照相比,乙烯释放高峰和呼吸高峰推迟6 d出现,同时降低了峰值,乙烯释放高峰和呼吸高峰分别仅为对照的69.6%和79.8%;1-MCP处理抑制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丙二醛含量的快速上升;在贮藏12 d时,果实的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分别为对照的 144.7%、113.5%、141.4%;另外,1-MCP还可以抑制果实的腐烂,降低果实腐烂率。因此,1-MCP处理可抑制西洋梨货架期的后熟衰老进程,有利于保持果实品质,提高贮藏效果。  相似文献   
28.
平榛脱水素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平榛(Corylus heterophylla Fisch.)花芽为试材,采用RT-PCR和RACE方法克隆了一个平榛与脱水素基因同源的cDNA基因,命名为ChDHN(GenBank登录号HM228389),其全长639 bp,具有一个504 bp的潜在编码区,编码167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具有LEA类家族成员具有的特征多肽序列,属于Y4SK2类型DHN基因,预测ChDHN蛋白质分子量18.03 kD,预测其理论等电点为7.28。对ChDHN的时空表达特性进行了研究,以Actin为内参,对ChDHN在4 ℃冷激条件下(0、2、4、8、24和48 h)的表达模式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冷激处理后ChDHN表现逐渐上调的表达趋势,24 h达到最大表达量,48 h表达量降低;推测ChDHN属于植物冷适应调节网络中的应答基因;定量RT-PCR分析ChDHN在不同器官中的表达,在种子中高丰度表达,其次是雄花序和花芽,在树皮中表达最低。用PCR、酶切和测序鉴定等方法检测已成功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ET-32a(+)-DHN,将鉴定完全正确的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经SDS-PAGE分析并经过Western blotting鉴定,表明重组蛋白被IPTG诱导后高效表达出一条比预测分子量18.03 kD大4 kD的融合蛋白。  相似文献   
29.
刚采收的猕猴桃硬果不产生乙烯,也无 ACC 氧化酶活性,但有少量 ACC 存在。随着果实的软化,乙烯开始出现并很快达到释放高峰,乙烯的释放与 ACC 氧化酶的活性及 ACC的含量变化一致。用外源乙烯或机械伤处理加速了猕猴桃果实内源乙烯释放的原因,是这些处理促进了 ACC 的合成并增加了 ACC 氧化酶的活性。与冷藏相比,气调贮藏强烈地抑制了ACC 氧化酶的活性和乙烯的释放。浸钙处理对猕猴桃果实的乙烯释放、ACC 氧化酶活性及ACC 含量影响不大,因此浸钙处理后减缓猕猴桃果实软化的作用可能是通过其他途径实现的。  相似文献   
30.
常温低氧贮藏对核桃脂肪酸氧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陇核3号核桃为试材,置于O2含量分别为(2±1)%、(5±1)%、(10±1)%的密闭容器中贮藏,并以空气贮藏的核桃为对照(CK),研究常温下(20~30 ℃)低氧贮藏对核桃脂肪酸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核桃的总脂肪含量和碘价在贮藏过程中下降,而酸价、过氧化值和皂化值升高;不同浓度低氧贮藏对防止总脂肪降解有显著的效果,贮藏180 d时低氧贮藏核桃的酸价、过氧化值显著低于CK,而碘价则显著高于CK,2%低氧贮藏对于防止皂化值的升高也有明显作用.低氧能较好地抑制核桃脂肪酸氧化,比空气贮藏保持核桃品质时间更久,其中2%低氧贮藏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