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18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4篇
  31篇
综合类   122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29篇
园艺   34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61.
不同保鲜配方对瓶插百合切花保鲜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不同浓度的1-MCP(1-甲基环丙烯)、6-BA(6-苄基腺嘌呤)、GA3(赤霉素)、蔗糖为主要保鲜剂成分,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金百合切花进行配方保鲜,研究各成分及不同浓度水平对金百合切花的保鲜效应.结果表明:配方中各因子对金百合切花瓶插寿命影响效应的大小次序为蔗糖>1-MCP>6-BA>GA3,各因子对花朵盛开天数影响与花径变化率的影响效应一致,即大小次序都为1-MCP>蔗糖>GA3>6-BA;试验配方中各主要因子不同浓度水平间对保鲜效果影响的方差分析显示,30 g·L-1.蔗糖在延长瓶插寿命方面效果较显著(P<0.05),1-MCP在百合切花盛开期的效应比瓶插至盛开前这段时间要强,1 000 nL·L-1的1-MCP比30 nL·L-1的浓度水平显著增大花径变化19.45 9%6(P<0.01),促进花朵的开放程度,提高其观赏效果.  相似文献   
162.
正食用菌和其它农作物一样,种子是保证高产、稳产、优质、抗病等的关键。而影响菌种质量关键因素:一是菌源;二是制种技术。大球盖菇作为一种珍稀食用菌,其菌种质量的优劣是关系到球盖菇栽培的命脉,育菌技术程度直接影响到育菌成品率,是决定产量大小、菇体品质好坏、商品价值高低的重要关键因素。大球盖菇目前生产上应用的品种主要是从国外引入的菌株,品种较少,各地由于气候条件不同,也选育分离出一些的民间种源。如:黑龙江省  相似文献   
163.
奋进新时代,江苏省新洋农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洋")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推动高质量发展是第一要务"的理念,深刻认识良好的政治生态不仅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屏障,更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国有企业政治生态体现在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工作作风、职业操守以及基层党组织党的建设与党风廉政建设的水准等.良好政治生态作用于...  相似文献   
164.
猴头菇野生资源丰富,可作为新品种选育的重要来源。以采集到的2株野生猴头菇为材料,基于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进行鉴定,并开展生物学特性分析、驯化出菇试验和栽培模式研究。结果表明,2株野生菌株均为猴头菇,蔗糖、酵母粉、KH2PO4 0.15%+MgSO2 0.1%分别为2个菌株通用的最适碳源、氮源和元素,最适培养温度均为20~25℃。2株野生猴头菇均可驯化出菇,与栽培菌株相比,2个野生菌株的子实体较大,菇形好,肉质紧密,产量高。其中野生驯化菌株A的平均生物学效率高达110.43%。2个野生菌株的最优栽培模式均为棚内立体床架摆放式栽培。本试验结果可为猴头菇野生菌株的驯化栽培提供参考,同时为今后猴头菇育种提供新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65.
精准估算冬小麦净光合速率(Pn)对监测植物生长状况和产量估计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小麦旗叶高光谱反射率通过Bior1.3小波基进行多层小波分解,分析不同尺度与净光合速率的相关性,最佳分解层次敏感波段构建光谱指数,建立BP神经网络模型并与敏感波段模型比较。结果表明:基于Bior1.3小波基变换的5层分解重构效果最好,敏感波段集中在400、600和800 nm附近;5层小波分解中高频分量cD4最能体现与Pn有关的光谱细节信息,788与404 nm构建的差值指数(DVI[788-404])和比值指数(RVI[788-404])相关性最高,R2分别为0.75和0.72,其次为高频分量cD5中788和400 nm的差值指数(DVI[784-400]),R2为0.71;敏感波段与高频分量cD4光谱指数建立的BP神经网络模型对比发现,光谱指数模型精度最高,R2为0.86,RMSE为1.99。表明基于小波变换的光谱指数构建不仅可行,且精度高于敏感波段模型,能更多地反映小麦旗叶Pn的光谱细节信息,为Pn反演提供了一种有效快速的可选方案。  相似文献   
166.
5β黄体酮还原酶是强心苷合成途径中的第一个关键酶,在强心苷合成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为了研究牛角瓜中强心苷生物合成途径的关键酶基因,本研究依据牛角瓜转录组数据设计特异性引物,采用RT-PCR方法从牛角瓜中克隆得到关键酶基因p5Br(5β黄体酮还原酶基因)的2个开放阅读框(ORF),分别命名为Cgp5Br1(GeneBank登录号MH094753)和Cgp5Br2(GeneBank登录号MH094754)。序列分析结果表明,Cgp5Br1的序列长1 164bp,编码387个氨基酸,Cgp5Br2的序列长1 158bp,编码385个氨基酸。进化树分析发现,Cgp5Br1和Cgp5Br2在进化上属于旁系同源。qRT-PCR分析表明,Cgp5Br1和Cgp5Br2在牛角瓜的根、茎、叶、花和种子中均有表达。Cgp5Br1在根中相对表达量最高,而Cgp5Br2在根、茎、叶和花中的表达量都相对较高,种子中最低。本研究为今后利用代谢工程提高强心苷含量提供了重要的基因资源。  相似文献   
167.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是促进农村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保障,主要是对农村集体资金、资产和资源的管理,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本文在分析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解决对策,为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力度,促进新农村建设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8.
169.
<正>小麦纹枯病又称尖眼斑(点)病,是由禾谷丝核菌(Rhizoctonia cerealis)和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引起的一种以土壤传播为主的小麦真菌病害~([1])。引起小麦纹枯病的病原菌主要是禾谷丝核菌的第一菌丝融合群(CAG-1)~([2~4])。在自然条件下,病原菌首先侵染寄主植株基部叶鞘,随着  相似文献   
170.
作为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近年来,"三农"问题一直饱受国家关注,直接关乎农民群众利益。全面提升农村土地资源管理效率,可切实改善农村土地流转效益。然而,在土地资源管理中,难免会存在一些问题。基于此,本文就围绕农村土地资源管理,积极探讨其现存问题及原因,并相应地提出了解决对策,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