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9篇
农学   3篇
  2篇
综合类   13篇
畜牧兽医   1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1 毫秒
21.
旨在分析牛羊鲜乳冷藏过程中蛋白质沉淀率变化及粒度大小。通过离心沉淀、原子力显微镜、激光粒度分析仪、SDS-PAGE电泳分析牛羊鲜乳冷藏过程中蛋白质沉淀率变化、鲜乳蛋白质粒子形貌、粒径分布范围、酪蛋白组成。结果表明:羊乳蛋白质沉淀率显著高于牛乳;牛乳蛋白质粒子数目(45μL~(-1))、密度(1.8μm~(-2))低于羊乳蛋白粒子数目(437μL~(-1))、密度(17.48μm~(-2));牛乳蛋白粒度大小主要集中在1nm以下,羊乳蛋白粒度只有19.3%在1nm以下,主要分布在1~1 000nm,其中100nm左右最多;牛羊乳酪蛋白主要有β酪蛋白和αs1酪蛋白2种,分子质量分别为34ku和26ku左右。牛乳蛋白质冷藏稳定性显著高于羊乳,羊乳蛋白质颗粒直径大于牛乳,牛羊乳蛋白质粒子数目和大小是影响冷藏稳定性差异的主要因素;原子力显微镜结合激光粒度仪是分析乳蛋白粒度大小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2.
李林强  刘进 《家畜生态》2002,23(3):6-7,16
本文对羊奶酸乳饮料加工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鲜羊乳发酵和在饮料中添加柠檬酸消除羊奶膻味,羊奶酸奶添加量为32%,稳定剂添加总量为0.35%,柠檬酸添加量为0.35%,螯合剂添加量为0.2%-0.3%,羊奶酸乳饮料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23.
牛乳过敏是一种较严重的食源性疾病,通常因为乳中蛋白质和其代谢产物之间发生交互作用而导致人体出现免疫功能紊乱。目前已有研究证明,牛乳过敏逐渐成为全球性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尤其是在婴幼儿阶段。本文详细阐述酪蛋白、α-乳白蛋白和β-乳球蛋白的过敏发生机理,介绍目前成功应用于检测牛乳过敏成分的技术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不足,列举国内外研究人员利用改性技术研发出的一些低致敏性乳制品,并展望乳过敏原改性的发展方向和低致敏性乳制品的广阔市场前景,为低致敏性乳制品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24.
[目的]分析秦川牛胴体不同部位肌内脂肪酸组成成分及结构特点.[方法]比较胴体不同部位肌内脂肪的商品和营养价值,通过索氏抽提、GC-MS测定秦川牛胴体不同部位肌内脂肪含量及其脂肪酸组成.[结果]胴体不同部位部位肌内脂肪酸主要为C18:1和C16:0,C19:0~C22:5各脂肪酸含量极少,胴体不同部位部位各脂肪酸含量与该...  相似文献   
25.
【目的】比较牛、羊乳热处理后蛋白质变性程度,探讨牛、羊乳蛋白质热稳定性差异机理。【方法】采用离心沉淀法、全自动色差仪和SDS-PAGE电泳法,以未热处理的常温(18~20℃)牛、羊乳为对照,测定不同温度(95,121℃)处理15min后牛、羊乳蛋白质沉淀率、红值(a*)和酪蛋白的组成;并采用考马斯亮蓝法、菲林试剂法和激光粒度仪测定牛羊鲜乳蛋白质、还原糖质量浓度及蛋白质粒度大小。【结果】羊乳蛋白质沉淀率显著高于牛乳(P0.05),牛乳酪蛋白的红值显著高于羊乳(P0.05),牛、羊乳酪蛋白主要均为β-酪蛋白和αs1-酪蛋白2种,分子质量分别约为34和26ku;羊乳蛋白质质量浓度((37.67±1.67)g/L)显著高于牛乳((20.33±1.20)g/L)(P0.05),还原糖质量浓度((421.77±10.17)mg/L)显著低于牛乳((525.67±14.98)mg/L)(P0.05);牛乳蛋白质粒度大小主要集中在1nm以下,羊乳蛋白质粒度只有少部分在1nm以下,主要分布于1~1 000nm。【结论】牛、羊乳蛋白质粒度和还原糖质量浓度分别是影响其蛋白质沉淀率和羰氨反应程度大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6.
牛GDF5基因启动子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旨在了解生长分化因子5(GDF5)可能的调控序列。本研究通过基因组比对,扩增了牛GDF5基因5′侧翼区,并通过产物纯化、连接、转化及测序比对,确定了2043bp的启动子序列。同时综合考虑已经证实的人GDF5基因启动子结构及应用启动子在线分析软件,对该序列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牛GDF5基因5′侧翼区没有CpG岛,序列比对发现,牛和人GDF5基因启动子区域同源性为78%;牛GDF5基因启动子没有TATAbox或CAATbox结构,其转录起始位点位于翻译起始密码子ATG上游-359bp位置,其潜在的转录因子有AML-la,Ap-1,AmL-la,CdxA,SRY,CdxA,TATA,AmL-la,GTATA-1,MZF1,CdxA,Nkx-2,CdxA,S8和SRY,其中Ap-1,AmL-la,SRY,Nkx-2,S8和SRY高度保守,与人的序列完全一致;推测发现牛GDF5基因启动子-457至-423bp序列中的GT重复序列可以增强启动子的活性,且最小增强子处于-458和-377bp之间。研究结果推测判定了牛GDF5基因启动子的转录起始位置、转录结合位点、活性序列及最小增强子序列,为以后深入研究GDF5基因在牛软骨细胞中的表达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7.
正在人类生命的各个阶段,乳制品均是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骨骼和牙齿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牛奶中的营养极为丰富[1],但在热处理过程中,因热诱导而产生的化学反应可能会影响其品质。美拉德反应就是牛奶加热过程中常见的一种化合反应[2]。5-羟甲基糠醛(5-HMF)是含有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在热处理期间发生美拉德反应形成的Amadori化合物之一[3]。影响5-HMF在食品中生成的因素有碳水化合物含量、热处理、水分活度、贮藏时间和包装等[4-5]。  相似文献   
28.
[目的]本文研究乳酸菌干粉及其活化代数对牛乳乳酸发酵理化特性影响。[方法]分别添加乳酸菌干粉0.125、0.250、0.375、0.500、0.625 g/100 g 及其不同活化1、2、3、4、5代分别添加2、3、4、5、6 g/100 g 对巴氏消毒牛乳乳酸发酵6 h,每小时测定酸度、乳清析出率和粘度。[结果]表明:随着乳酸菌干粉添加量的增加,发酵乳酸度、乳清析出率和粘度均显著上升(P 〈0.05);随着干粉乳酸菌活化代数的增加,第2~5代酸度、乳清析出率均显著上升(P 〈0.05),其中第3代最高,粘度则依代递减。[结论]乳酸菌干粉发酵乳品质稳定,其活化菌发酵乳品质不稳定。  相似文献   
29.
千阳县发生高梁细菌性条纹病李林强,李润田(陕西千阳县农科所,721100)高梁是我地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年种植面积一直稳定在3万亩左右,1992年和1993年连续发生了一种新的高梁细菌性条纹病害,对产量影响很大。1992年全县发病面积2300亩,病株率...  相似文献   
30.
橡子含较多单宁等涩味物质,导致其淀粉利用率低。本研究通过测定脱单宁、酶解及发酵过程中的关键指标,探究70%乙醇对单宁脱除效果的影响。采用数码生物显微镜及酸碱滴定法比较4种常见黑曲霉在发酵液中的形态及发酵产酸量。结果表明,70%乙醇脱单宁处理会显著促进橡子粉的液化和糖化作用,发酵液中黑曲霉的生物量和产酸量显著提高(P0.05);黑曲霉SIIM M288在33℃下的柠檬酸产量为37.30 g/L,显著高于其他3株菌(P0.05),该菌在发酵液中以菌丝球形态分布,菌丝无色透明、短而粗、分支少、稀疏着生。说明,脱单宁处理会促进橡子粉的柠檬酸发酵,黑曲霉SIIM M288为橡子粉发酵柠檬酸的优势菌种,最佳发酵温度为3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