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科学   4篇
  1篇
综合类   21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7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
为了探究民猪和大白猪胴体和肉质性状之间的差异,试验以民猪和大白猪为研究对象,在相同的饲养方式及饲养条件下,选取大白猪(日龄180 d)、民猪(日龄180 d和240 d)各6头屠宰,分别测定活体重、活体瘦肉率、背膘厚、眼肌面积等胴体性状;测定pH值、肉色、滴水损失、剪切力、肌内脂肪含量等肉质性状。结果表明:胴体性状同体重与同日龄民猪和大白猪比较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民猪背膘厚显著高于大白猪,眼肌面积极显著低于大白猪,活体瘦肉率和生长速度显著低于大白猪;肉质性状同体重民猪和大白猪相比,民猪肌内脂肪含量极显著高于大白猪,滴水损失和剪切力极显著低于大白猪,肉色红度显著高于大白猪,肉色黄度、亮度和pH24h值与大白猪差异不显著;同日龄民猪肌内脂肪含量和肉色a*值显著高于大白猪,滴水损失和剪切力极显著低于大白猪,肉色黄度、亮度和pH24h值与大白猪差异不显著。说明民猪和大白猪具有较大的遗传基础差异,民猪生长速度慢、瘦肉率低,但肌内脂肪含量高、嫩度和保水性好、肉色鲜红,肉质明显优于大白猪。  相似文献   
12.
牛IgG轻链的分离纯化及其多克隆抗血清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实验应用凝胶过滤和盐析等方法直接从牛初乳中分离纯化IgG,并应用化学方法断裂回收IgG轻链。分离纯化获得分子量约27.66 ku的IgG轻链蛋白溶液,蛋白质含量为0.105 mg.L-1,浓缩后免疫家兔,获得抗轻链抗血清,效价>11∶6,免疫双扩散和免疫电泳均为特异性条带,表明得到了纯化的IgG轻链及其特异性抗血清。  相似文献   
13.
采用3×3拉丁方试验设计,每组奶牛分别饲喂不同日粮,(基础日粮)为Ⅰ组、(基础日粮+200mg大豆黄酮/(d·头-1))为Ⅱ组、(基础日粮+200mg染料木素/(d·头-1))为Ⅲ组,测定大豆黄酮和染料木素对奶牛采食后2h瘤胃内与粗纤维、淀粉及蛋白质降解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二者在一定程度上均显著提高了瘤胃内微晶纤维素酶、羧甲基纤维素酶、水杨苷酶、木聚糖酶的活性(P<0.05);淀粉酶和蛋白水解酶活性方面,大豆黄酮和染料木素均没有对各组活性产生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采用RT—PCR方法对大白猪的RXR—γ基因在1日龄、90日龄、t80日龄、270日龄和360日龄的心、肝、胃、脾、肾、肺、大畅、小肠、肌肉、子宫、卵巢共11个组织的表达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RXR—ymRNA在大白猪的心脏、脾脏、大肠、小肠和肌肉组织中持续高表达,而肾脏不表达该基因,肝脏组织也只在360日龄时有微量表达。  相似文献   
15.
猪是对外界环境温度较为敏感的一种恒温动物。为了探讨低温环境对猪肌肉组织线粒体的影响以及民猪与大白猪间的代谢差异,以民猪(耐寒品种)和大白猪(非耐寒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Real-time PCR的相对定量方法,检测了轻度和重度冷处理下两个猪种的腓肠肌、比目鱼肌及趾长伸肌线粒体DNA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轻度冷处理下,民猪腓肠肌、比目鱼肌和趾长伸肌的mtDNA表达量均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而大白猪则表现为不变或略有上升。重度冷处理下,民猪的腓肠肌显著下降,民猪和大白猪其余的肌肉组织均表现为显著上升,而且比目鱼肌的上升倍数最大。据此认为,轻度冷处理下,民猪各肌肉组织的代谢模式不同于大白猪的;重度冷处理下,以红肌为主的比目鱼肌是颤栗性产热的主要肌肉组织,推测低温环境会诱导肌纤维类型的转化。  相似文献   
16.
17.
野猪是重要的兽类资源之一,对于维持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对野猪的遗传资源进行研究评估,既能起到保护遗传资源的作用,又能利用它们来改良家猪形成新的猪种。文章主要从野猪的生物学特性、与家猪的起源进化关系及开发利用前景等方面对野猪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野猪资源的进一步研究和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共轭亚油酸(CLA)又被称为过瘤胃脂肪酸。近年来,随着CLA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被陆续发现,通过饲养途径如何提高反刍动物产品中CLA含量成为当前动物营养研究领域的热点。本文在查阅国内外CLA最新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对影响反刍动物产品中CLA合成的因素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9.
影响青贮饲料品质的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阐述了青贮饲料的发酵机制,对影响青贮料品质的因素-青贮原料的水分、糖分、缓冲能力、厌氧状况、发酵温度、添加剂进行了分析。旨在对优质青贮饲料的调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试验通过研究不同生育期(现蕾期、盛花期和结荚期)饲料油菜的体外发酵特性,为合理利用饲料油菜提供理论依据,填补试验数据的空白。试验以不同生育期饲料油菜为样品,利用体外发酵产气法测定4、12、24、48、72 h的累计产气量、氨肽氮(NH3-N)浓度和挥发性脂肪酸(VFA)浓度。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期对饲料油菜体外发酵存在影响,总产气量随着生育期的延长逐渐降低(P0.05),结荚期的产气延滞期显著低于现蕾期(P0.05)、低于盛花期(P0.05)。累计发酵72 h后,盛花期的NH3-N浓度显著高于现蕾期(P0.05)和结荚期(P0.05),盛花期乙酸浓度和乙酸/丙酸比值高于现蕾期和结荚期(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