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122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3篇
  15篇
综合类   105篇
农作物   16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27篇
园艺   1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61.
鄂抗棉12(原代号Ps21)是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抗病品种, 2005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棉2005010。 1 选育经过 1996年以鄂抗棉5号为母本、鄂9011为父本  相似文献   
62.
冰冻雪压对杉木人工林近成熟林分危害调查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以受冰冻雪灾较为严莺的江西省大岗山林区杉木近成熟林分为研究对象,探讨杉木林分结构和立地条件与杉木受损类型及灾害发生程度的关系,得到几点主要结论:1)冰冻雪压造成大岗山林区杉木受害株数比例达66.84%,受灾相当严重,杉木林分受害类型可分为弯梢、断梢、斜干、断干、倒地及翻蔸等6种,其中断干和断梢为最主要的2种受害类型.2)杉木林分结构对冰冻雪压危害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灾害主要发生于径阶相对较小的林木,林分内径阶越大的林木其受害程度明显越轻;林分密度与受害强度具极显著正相关,密度越高,林分受损株数愈多,且密度主要影响断干、翻蔸这2种不可逆的受损类型,合理的密度调控至关重要.3)杉木林分的立地条件与受害程度紧密相关,高海拔、高坡位、陡坡处的林分更易受到冰冻雪压的危害,较高的立地指数有利于杉木在遭受冰冻雪压灾害时减轻损失.  相似文献   
63.
毛白杨材性指标预测及选择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采用非破坏性测定木材材质的Pilodyn测定指标,研究毛白杨28个无性系间的材性遗传差异.室外测定毛白杨活立木胸径(DBH)和南向Pilodyn测定值(Ps),室内测定木芯木材基本密度(Ds)和木材外侧基本密度(Dso),对Pilodyn测定结果与木材密度作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按照Ps、Dso及Ds分别将各个无性系的平均值进行排序,3个序列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关系(-0.749~0.651).毛白杨单株间Ps、Dso和Ds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关系(-0.506~0.706),毛白杨各个无性系Ps、Dso和Ds平均值间也存在极显著的相关关系(-0.840~0.808),使用Ps、Ds和Dso3个材质性状对毛白杨无性系进行方差分析,均得到各个无性系间存在极显著差异的结果.以这3个材性指标分别和胸径的平均值各自将28个无性系分为4类:A)高密度快生长;B)低密度快生长;C)高密度慢生长;D)低密度慢生长.经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结果证明,使用3个材性指标所分的4类各个类别间均差异显著.通过分类结果选择出11,12,346,191,337,24,384共7个生长快且木材密度高的毛白杨无性系.  相似文献   
64.
国外森林生态系统管理模式的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介绍了美国、加拿大和德国3个国家森林生态系统管理模式的基本情况及其相应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背景, 分析比较了它们的基本特征, 并在此基础上讨论对我国开展森林生态系统管理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65.
油酸去饱和酶FAD2(fatty acid desaturase 2)在油酸中引第二个双键生成亚油酸,是负责植物体内产生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第一步关键酶。本研究采用RT—PCR和RACE(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技术,以中间锦鸡儿未成熟种子为材料,克隆了三个fad2基因(分别命名为fad2-2A,fad2-1A和foa2-1B)。将这三个基因与汪阳东从中间锦鸡儿枝叶中克隆的fad2—2B(CaFAD2基因,GenBank登录号AY957394)一起进行了序列比对和分析。序列同源性比较结果表明,fad2—1A与fad2—1B同源性很高,fad2—1A编码的前283个氨基酸与fad2-1B的同源性高达98.9%,fad2—2B与faa2—1A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最低,只有64.7%。这四个基因的成功克隆,为进一步研究基因分工、调控方式打下了基础,为实现对锦鸡儿属植物脂肪酸成分直接、精确调控提供了保证,也是从一个物种中克隆四个fad2基因的第一次报道。  相似文献   
66.
中间锦鸡儿fad2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酸去饱和酶FAD2(fatty acid desaturase 2)在油酸中引第二个双键生成亚油酸,是负责植物体内产生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第一步关键酶.本研究采用RT-PCR和RACE(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技术,以中间锦鸡儿未成熟种子为材料,克隆了三个fad2基因(分别命名为fad2-2A、fad2-1A和fad2-1B).将这三个基因与汪阳东从中间锦鸡儿枝叶中克隆的fad2-2B(CaFAD2基因,GenBank登录号AY957394)一起进行了序列比对和分析.序列同源性比较结果表明,fad2-1A与fad2-1B同源性很高,fad2-1A编码的前283个氨基酸与fad2-1B的同源性高达98.9%,fad2-2B与fad2-1A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最低,只有64.7%.这四个基因的成功克隆,为进一步研究基因分工、调控方式打下了基础,为实现对锦鸡儿属植物脂肪酸成分直接、精确调控提供了保证,也是从一个物种中克隆四个fad2基因的第一次报道.  相似文献   
67.
几种针叶树种引种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20世纪80年代引种到湖北宜昌大老岭林场的北美、西欧、日本原产优良工业用材针叶树种的生长适应性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欧洲云杉、日本冷杉表现突出,后期生长较快,后8 a年平均高生长都超过50 cm;欧洲赤松不同种源差异显著,其中优良种源在本地区有一定发展可能,法国奥尔良种源可作为优良种源进行推广;花旗松生长适应性较差,不经严格的再选择,难以直接大量引种.  相似文献   
68.
甜菜碱是在生物界广泛存在的一类细胞相容性物质,它不仅能使细胞在干旱等胁迫条件下与环境保持渗透平衡,而且还具有稳定复杂蛋白质高级结构的能力。胆碱单氧化酶(CMO)在植物体中是催化胆碱转变为甜菜碱的关键酶,单独转化CMO基因的转基因植物可以完成甜菜碱的合成,起到抗盐、耐旱的作用。小叶杨是我国特有乡土树种,具有抗旱、耐瘠薄、适应性广、生长优良、寿命长等特性,在荒沙及黄土高原区均能生长。本研究以小叶杨为材料构建了干旱胁迫和正常生长条件下的cDNA文库,以特异性引物从中扩增出一条1269bp大小的DNA片段,经序列分析证实该片段编码胆碱单氧化物酶(CMO);将该片段构建入植物表达载体pBI121中,在落叶松杂交育种中利用花粉管通道法将带有该CMO基因的植物表达质粒转入杂种落叶松,收获球果取出种子,提取转化种子发芽长出幼芽的DNA,特异性PCR扩增和Southern、WesternBlotting检测证实落叶松中CMO基因的插入。因此,我们不仅克隆得到了小叶杨编码胆碱单氧化物酶(CMO)的基因,还将其导入杂种落叶松,得到CMO超重表达的转基因杂种落叶松。  相似文献   
69.
为探寻日本落叶松人工林在中龄林或近熟林阶段地力衰退的机制,以分子生物学实验手段与常规实验分析方法结合,分别对不同发育阶段林分枯落物未分解层、半分解层以及全分解层微生物的数量、群落结构以及理化性质进行分析,并采用冗余分析法探索枯落物层微生物群落结构与理化性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枯落物储量及养分储量随林分发育呈倒“V”字型变化趋势,在近熟林阶段最大,微生物数量、均匀度指数在中龄林或近熟林最低。不同发育阶段林分优势细菌种类基本相同,但相对含量不同;优势真菌的种类明显不同,尤其是在近熟林半分解层。中龄林与近熟林未、半分解层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主要受pH、有效磷、碱解氮、速效钾、全钾、C/N以及林下植被生物量影响。因此,日本落叶松纯林在中龄林与近熟林阶段需强化植被管理,适时开展修枝间伐等经营措施,促进林下植被发育、改善枯落物性质,加速养分循环,缓解地力衰退。  相似文献   
70.
为了获得纯度高、活性好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蛋白A(SPA),取改良营养肉汤培养基上生长18h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培养物,采用溶菌酶裂解细胞壁释放蛋白质,用磷酸盐缓冲溶液(PBS)溶解后转入透析袋透析,透析物用小鼠IgG-sephrose4FF亲和层析柱纯化,采用二喹啉甲酸(BCA)法测蛋白质浓度。结果表明:SPA浓度为0.933mg/mL;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结果在42ku处有明显的电泳条带,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blot)进一步证实小鼠IgG与SPA在42ku处发生较强的反应;以SPA为抗原,提纯的小鼠IgG为样品进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结果小鼠IgG稀释到1∶25600时仍能与SPA结合,说明提取的SPA活性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